天天看點

新華時評:不做曆史的旁觀者

作者:追趕小天才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 題:不做曆史的旁觀者

新華社記者蔣芳、邱冰清

新華時評:不做曆史的旁觀者

這是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南京進入“曆史時刻”。凄厲的警報聲長鳴于耳畔,提醒人們不忘84年前日本侵略者在這座城市制造的人間慘劇。

曆史,從未走遠。30萬死難者,不隻是一個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有名字、有家庭、有夢想的鮮活生命。61位仍在世的幸存者也不隻是“活着”,每每回憶沾滿鮮血的童年噩夢,有人仍會泣不成聲。

曆史,殷鑒不遠。随着中日關系重回正軌,總有人想要遮住陳舊傷疤,然而“不知道”“不承認”“不要提”正是部分日本政客對待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态度。

總有人問: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系?事實上,這段曆史不隻是一城一地的受難日,它與你我的過去、未來勾連。它告訴我們,何以從昨天走到了今天,又如何在把握現在中走向未來。

國盛民強、國弱民孱,正是近代以來中國的貧弱,才導緻河山被踐踏,生靈遭塗炭。今日之銘記,不隻是民族的悲怆,還有孱弱必将遭欺的訓誡。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道路決定命運,發展才能自強,更是苦難曆史留下的深刻啟示。

水有波而明其流,車有轍而後可循。失去記憶的個人必然迷茫,忘掉曆史的國家民族不會有未來。1937年的劫難留給南京、留給中國的這道傷疤,不能遮蓋,唯有正視!國行公祭,既是哀悼,更是警醒!

如今,我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曆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新征程上,吾輩當自覺背負曆史的重托,堅定汲取奮進的力量,自省、自立、自強,中國人的命運就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走向偉大複興的曆史腳步必将不可阻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