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城的風骨;水,是城的靈魂。
橋,就像銜接内外、融合物我、溝通城市精神與物質文明的琴弦。
小城信陽,地處淮河流域、大别山區,峰巒高秀,人文莊重;水流豐盛,人氣靈動。貫城而過的浉河,風景最勝。
浉河,古稱訾水,原為小溪。古時有名隐胡超,居此溪邊,頗具聲望,衆人贊之為師,遂稱小溪為師溪,南北朝時更之為浉溪,齊建武二年改稱浉水,後定為浉河。
跟“大河向東流”反着來,浉河是從東往西流。
作為淮河的主要支流,最早源于浉河區譚家河鄉與湖北省應山交界的韭菜坡。1955年,南灣水庫建成,浉河從水庫大壩流出,由西南向東北流經信陽浉河、平橋二區,于羅山縣顧寨村附近彙入淮河。
常言道:有河之處,必有橋梁。
人人皆知大喬小喬美,卻不知信陽浉河的橋,美之尤甚!
一路蜿蜒的浉河,輕攜衆小支流款款前行,由西南至東北,大橋小橋輕跨其上,天水一色之際,登高遠眺,恰如白鹄展翅,振振欲飛。
這些橋,活了。它們用或古老或年輕的生命,默默地支撐着我們憧憬幸福未來的夢,不動聲色地诠釋着這夢的意義,融于我們的生活,構築常新的曆史,無論它們長在,或已不在。
@賢橋
“賢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春花初綻的一年之始,浉河上遊為首的賢橋就會展現其姿态的多嬌。
此橋最早修建于1975年,三肋兩波雙曲拱橋。
橋旁即黨校,老市民稱其黨校大橋,又因南依賢山,2008年9月遂改名“賢橋”,寓意周邊人文環境甚好,為建設魅力信陽蘊育了大批賢才。賢橋位置舉足輕重,是通往信陽市著名景點南灣湖風景區的一大通道,緩解了景區道路交通壓力,友善了遊客出行,促進了信陽市旅遊業發展。
@茶韻橋(肖家河橋)
沿浉河往下遊行走,很快就到了位于信陽市西郊肖家河流段。
綠瑩瑩的橋欄柱宛如一片片毛尖嫩葉,舒展于白橋之上。
這座橋建立于2019年,前身是獨木窄細的肖家河小便橋,隻通行人兼小自行車。枯水時,橋下清流緩緩流淌,探足即可至底;洩洪時則波濤洶湧,激流漫橋而過,不見橋影。
如今,每當夕陽落下,明亮碧綠的橋燈就照亮了來往行人的信步,這座橋并不擁擠也不喧鬧,每次經過,都能享受安步當車的輕松、自在。
@虹橋
“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
如今河畔雖無鶴,古樹卻依然倚傍長虹,這講的便是位于浉河中遊的虹橋。
虹橋位于南北交通要道107國道上,氣勢非凡、恢宏壯觀。
有史記載,虹橋的前身是一座不太寬的橋,名“備戰橋”,顧名思義,随時準備保家衛國、奮起作戰,是文革時期熱烈宣傳下的産物。改革開放後,國家要修建107國道,這才扒掉重建新橋。
1995年107國道浉河橋重建工程竣工,并于10月正式通車。當時的彩虹橋号稱“亞洲第一橋”(無橋墩拱型橋,且是跨度在亞洲數一數二的景觀橋),屬鋼索直拉橋,主跨跨徑185米,跨徑組合為單跨,行車道寬24.4米,标準雙向四車道。
承載拉索的構件呈弧形,橫跨浉河之上,被漆成朱紅,望之宛若一道彩虹從天飛落,彩虹橋由此得名。
虹橋是信陽人最喜歡拍攝的三橋之一。河風綿綿時,常有皮劃艇渡河,老中青垂釣,連那河邊的石獅子也在笑。
橋邊就是天倫廣場,每至夏夜,附近居民來此納涼散步,或跳廣場舞,或品茗閑聊,橋上橋下河灘沙洲釣個魚,實在惬意。
@關橋
繼續順遊而下,不遠處一座五洞連拱橋,乃關橋。
關橋是最繁華熱鬧的橋,是信陽人最喜歡打卡拍照的第一橋。
關橋因位居信陽西關,2008年9月命名,寓意信陽人彼此關心、關懷、關愛、關照。
此橋采用雙邊菱形鋼架雙色燈照明,夜色下富麗铿锵;外形酷似機器人的十指彎折相向而手掌相連,象征保護信陽的鋼鐵長城,實為一奇景。
關橋和申橋之間有着輕柔旖旎的風光,夜燈下最繁盛的煙火氣。
沿岸弱柳扶風,恰如細腰美女,青絲飄逸。柳樹下一排及腰高的白色石欄,倒映水中,碎影幽幽浮晃,與水面小憩的白鹭相映成趣。
旁邊浉河公園曲折的走廊和紅亭在竹林深處若隐若現。竹之幽綠、柳之青蔥、石欄水鳥之乳白,這些淡雅的色調混合交融,織出浉河沿岸怡人之景。
沿河常年擺着茶座酒攤,春夏最盛,茶香河韻,晚風下酒,來信陽,不去坐坐,虧了。
@申橋
“申城橋邊弄夕霏,菱歌聲裡棹船歸。”
夕陽西下之際,遙望一橋烈焰火紅,鮮豔奪目,與晚霞融成一色,是連接配接申城大道及湖東大道的申橋。2001年建成,是信陽市區連接配接南北河岸的交通樞紐。
那鮮明火紅的是橋上高大的燈柱,設計理念沿襲了羊山新區百花之窗的風格,采用四棱體鋼架機構,每隔10米豎一杆燈,每杆燈整體形狀呈倒置的“L”形。
這遙相輝映的火紅,象征着全市人民開放熱情地迎接八方來賓建設發展信陽。
@民橋
“五嶽歸來不看山,民橋歸來更無橋”。
過申橋,順流而下,遙望一架銀白色獨塔斜拉式大橋,挺拔大氣,高俊現代。
這就是民橋,原浉河大橋,又名民權路斜拉橋,展現城市建設發展核心的民本思想。
大橋在原南關民權路浉河大橋舊橋上建立而成,是标準式雙向四車道橋,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座獨塔斜拉式橋梁。
數十根拉索如同一把豎琴高聳于浉河之上,陽光穿射而下,銀光微爍,優雅美麗;橋面呈微弧狀,頗具層次感。
當夜幕降臨,一片黑暗之中,橋上星星點點的燈光,橋下紛紛沓沓的舞步,記錄着這座城市安逸、自得的消閑時光。
每座橋除了自身的風景與曆史,更有橋兩岸的人文故事。下次,我們唠唠浉河橋邊信陽人的那些事兒。
(本文來源于【浉河文旅】,經【凱升融媒】編輯,轉載此文請标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