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樹葬發明人王雪峰在操作示範
放入存放裝置後要進行消毒、抹抗生素、塗愈合劑等保護性處理,確定不影響樹木生長。
□大河報·豫視訊記者 蔡君彥 文圖
12月12日上午,一項“創新生态樹葬實驗”——植入式樹葬實驗在河南福壽園舉行。大河報·豫視訊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已經連續舉行14屆鄭州市公益生态樹葬活動的河南福壽園樹葬花園,四棵直徑超30厘米的大楊樹樹幹上,被挂上“植入式樹葬實驗樹”的牌子,牌子下方,一小塊正方形的樹皮被裁切,掀起樹皮,可見裡面鑽有一個直徑約4厘米、10厘米深的橫向樹洞……這裡,是植入式樹葬實驗的“核心地”,樹洞中将放入骨灰存放裝置。
“剛開始很多人都反對我!”植入式樹葬發明人王雪峰告訴記者,植入式樹葬有創新之處,也面臨一些質疑,他認為,這一從醫學“人體内植物”找到靈感的創新方式,對推進綠色殡葬改革有積極意義,值得嘗試。
植入式樹葬實驗,咋做的?
植入式樹葬實驗怎麼做?現場,植入式樹葬發明人王雪峰和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博士賀亮亮進行了操作示範和講解。
兩人依次走到四棵植入式樹葬實驗樹前,揭開裁切過的樹皮,把一個圓柱形、裝有骨灰替代物的鋁合金安置裝置,放入前期鑽好的橫向樹洞中,再把樹皮封上。
“接下來,還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消毒,抹生長素,再塗一些愈合劑,進行封閉,還要進行複雜的保護性處理,確定不影響樹木的生長。”賀亮亮說,通常,兩個月後樹皮就能愈合好,人們看到的還是“完整的樹”。
據介紹,此次實驗為期4個月,後續将持續跟蹤記錄樹木的生長情況,并以此作為判斷實驗成功與否的依據。
“雖然在樹洞中放入骨灰安置裝置的實驗是第一次做,但是,這方面的樹皮恢複技術在林業、園藝上都做過實驗,技術是比較成熟的。”賀亮亮說,這是因為,樹幹由樹皮、韌皮部、木質部和樹芯四部分組成,樹木生長的有機物運送主要是靠韌皮部,木質部主要起支撐作用,植入後不影響養分輸送和物質交換,隻要及時修複使樹皮愈合,樹木的生長就不會有問題。當然,後期對樹木的管護會更嚴格、完備。
植入式樹葬的靈感從哪兒來?源于“人體内植物”
此次創新生态樹葬實驗現場,最激動的人當數植入式樹葬發明人王雪峰。他說,近幾年一直在申請專利,目前已拿到名稱為“用于樹葬的骨灰存放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
“我是從醫療領域經常用的‘人體内植物’找到的靈感,覺得也可以運用到殡葬領域。”王雪峰說,人體内植物如心髒支架、人體關節等,如今被廣泛運用,展現了生物共融性。
王雪峰關注生态殡葬多年,一直思考既能保留追思紀念功能,又更加節地、生态、長久的生态殡葬方式,突發靈感想到的植入式樹葬,可以通過巧妙的結合,為進一步推進生态節地安葬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剛開始很多人都反對我,通過逐漸溝通,我希望更多人能了解我的想法。”考慮到科學的嚴謹性,王雪峰還特意找到醫學、農業科學領域的專業人員,從技術上尋求支撐,進行印證。此次實驗,就是為了驗證植入式樹葬對樹木生長有多大影響。
那麼,植入式樹葬對樹種選擇有啥要求?到哪兒去找足夠的樹木?如何解決可能出現的後續問題?
對于這些老百姓關心的問題,王雪峰表示,普通的行道樹、果樹等約九成樹種都可以進行植入式樹葬。實驗用的骨灰存放裝置長度為10厘米,要求實驗樹的樹幹直徑在30厘米以上,如果後期推廣的話,骨灰安置裝置的大小可以更靈活,樹木的選擇餘地就更大。此外,植入式樹葬盡量選擇相對固定的樹木,也可以進行移栽或重新植入。
植入式樹葬,你怎麼看?
說到樹葬,很多鄭州人并不陌生。從2008年到2021年,由鄭州市民政局等共同發起的鄭州市公益生态樹葬,已經在河南福壽園舉行了14年,先後為1100個家庭的約1500位逝者免費舉行了莊重的公益生态安葬,讓生命在綠色中永恒。
從2019年開始,鄭州市公益生态樹葬統一采取使用可降解骨灰盒、将逝者骨灰安葬在樹下草坪中的方式,滿足群衆對生态殡葬的基本需求,真正意義上實作土地的可循環使用,讓逝者歸于自然,也更加注重人文紀念。
在創新生态樹葬、福蔭子孫後代——植入式樹葬實驗釋出會現場,多位與會嘉賓在從業人員引導下,全體肅立,通過敬獻花籃、默哀等方式,向樹葬先行者默哀緻敬。
“我們提供樹葬花園的大樹,支援植入式樹葬實驗,就是希望以科學的态度、敬畏的心情,進行全新生态樹葬的實驗,探索文明綠色殡葬的新方式。”河南福壽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對此次植入式樹葬實驗,多位嘉賓持支援态度,認為這是推進殡葬改革的好事兒,希望實驗能夠取得成功,并将這種創新方式發揚光大,為推進殡葬改革貢獻一份力量。
“希望借助這一契機,讓科技工作者與殡葬工作者加強溝通和交流,讓科技為殡葬工作賦能,讓科技為綠色發展助力。”與會嘉賓王清彬認為,植入式樹葬的骨灰存放方式是一項具有時代意義的創新成果,通過一種“很玄妙的方式”傳承延續生命,對生态安葬的推廣具有建設性意義,有助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采訪中,有市民對植入式樹葬的方式存疑,有人認為,不保留骨灰的公益樹葬已在鄭州開展14年,上千戶家庭參與其中,說明群眾正在逐漸接受這種生态殡葬理念,植入式樹葬要留存骨灰,多少與不留存骨灰的先進生态殡葬理念相悖,還要在樹上裁切、鑽洞,如果日後推廣的話,擔心會影響樹木生長。
也有人認為,推進生态殡葬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間,群眾的接受程度參差不齊,需要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殡葬需求,植入式樹葬在适當儲存逝者骨灰、顧及親屬追思情緒的同時,對推動綠色殡葬、文明殡葬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植入式樹葬實驗結果怎麼樣,需要時間來檢驗,能否推廣也要看政府部門和廣大群眾的态度,如果實驗成功且能得以推廣的話,對群眾而言,也多了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