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到金陵拜會幾位老師,想約個地方邊吃邊聊。各位老師知道我算是個正兒八經的吃貨,點名要求我選擇餐廳,并且負責點菜。盛情之下,不免惶恐,想來想去,既然聚會地點選擇在了人來人往的新街口,那麼要麼就再去金陵飯店的梅苑吃一次?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之是以說是再一次,其實上次來也是五年前的事情了。當時住在金陵飯店,正值盛夏時節,赤日炎炎,南京的火爐威名實在不是吹的,看看外面明晃晃的太陽,實在沒有勇氣逃離空調的庇護,便選擇了酒店自帶的餐廳,沒想到留下了出人意料的好印象。念念不忘,時隔這麼多年,正好趕上今天這個機會,便來一次故地重遊,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氣象。

店面顯然是重新布局過,不過還是走的傳統中式的路子,素雅的很。看的出來生意非常之好,午市高峰尚未開始,店内便已經座無虛席。包廂自然是不用想了,店家給我們安排了一道屏風隔開的一處角落,權當是個雅座吧。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三位老師都是率性之人,揮揮手讓我全權做主,隻好恭敬不如從命,憑着對于南京的一知半解和舊日印象,勉為其難點了一桌,直到上菜之前,心中未免有點忐忑。

不過再怎麼躊躇,菜還是在我們的談笑聲中一道一道的端上來了,或者伴随着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遠征歐亞的步伐,或者陪伴着瓦爾登湖畔那一抹清冷的月光,又或者參雜着幾許當年民國時代的晨鐘晚唱。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金陵鹽水鴨,鹽水鴨是南京的招牌菜,街頭巷尾可謂比比皆是,如果一家南京餐廳端不出一道像樣的鹽水鴨,恐怕是沒有顔面留在金陵城裡面的。不過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梅苑飯店的這一道做得尤其出色,當年就對其嫩,香,鮮,軟的口感贊不絕口,今日重逢,風采尤勝往昔。冷盤精選了鴨身上最為肥腴豐美的部位,吸飽了鹵水的滋味,随便夾起一塊,輕輕咀嚼,滿口濃香,而且越嚼越香,一層層滋味逐第釋放,簡直令人欲罷不能。老師笑言,雖然這是一道家常菜,但是能把家常菜做到這個水準的,确實也是一門好功夫。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煙熏鳜魚,之是以選擇這道菜,純屬好奇,吃過松鼠鳜魚,清蒸桂魚,紅燒鳜魚,包括臭鳜魚,但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煙熏的做法,是以既然看到,便不想錯過。雖然是一道冷盆,但是原料選的應該是非常碩大的上品,廚師刀工一流,不然沒有辦法切出來如此完整且方正的大片。煙熏的火候掌握的恰到好處,深入肌理卻又不會過分的搶風頭,鳜魚原本Q彈的肉質經過一番煙火熏陶之後,變得回味綿長,竟然帶出了些許飽經歲月的滄桑感,不禁想到此時要是溫上一壺老酒,三五好友據窗而坐,消磨一個漫漫長夜,必是一樁人間快事。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鹵冬菇,莫要看端上來黑黝黝的一盆,瞅着樣子不咋地,味道确實真的不賴。這個季節的冬菇肥厚敦實,看上去圓滾滾,胖乎乎,十分的喜人。配上店家自制的鹵汁,吸飽了之後,整個身軀便愈發的舒展開來,慵懶的橫卧在盤中,令人不禁食指大動。輕輕一咬,汁水四溢,甜中帶鹹,鹹中帶鮮,鮮中微辣,辣味散去之後,回味尤甘。幾層滋味重重疊疊,細細品嘗是一種滋味,要是大口咀嚼,同樣别有風味,雖然是一道素菜,倒是平添了幾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感。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糖醋洋花蘿蔔,洋花蘿蔔又名楊花蘿蔔,是長江中下遊的一道特産,因為個頭乖巧,色澤鮮豔,和櫻桃有幾分類似,是以常常被人喚作櫻桃蘿蔔。這道菜做法不難,隻要材料選的好,成功機率八九不離十,刀背拍松,澆上糖醋汁,做法雖然簡單,不過味道卻是出奇的妙。蘿蔔本身的清甜微辣,自帶幾分卓爾不群的風味,一口一個吃起來又脆又爽,為餐桌上愈加濃厚的談興算是又填了一把幹柴,大家的興緻越發的高漲起來。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馳名軟兜,這是一道非常展現梅苑餐廳功力的硬菜。原料選的好,不僅一條條膘肥體壯,而且隻取了鳝魚全身上下最為肥美的鳝背,餘則棄之不用,在這種細微之處老字号的底氣便不動聲色的展現出來。做法并不複雜,寬油,旺火,爆炒,镬氣十足,一根根鳝背裹着料汁,熱乎乎的端上來便香氣四溢,但是又清清爽爽,吃起來滋味十足,卻又毫無拖沓油膩之感,最妙之處莫過于那一撮堪稱點睛之筆的白胡椒粉,鮮香熱辣,活潑潑的靈動十足,整道菜便愈發的大氣。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一頓飯吃到這裡,可謂是道道滿意,主賓皆大歡喜,對于接下來的幾道熱菜未免期望值也被拉高了些許,不曾想世事難料,令人大跌眼鏡。

清炒蝦仁,這是一道包郵區常見的高檔菜,對于原料選擇,廚師技藝都有一定的要求,可以說是評價江南餐館水準的标準砝碼之一。梅苑今天端上來的這盤,一露面感覺變少了幾分精氣神,綿軟無力的散在盤中,入口一嘗,蝦仁軟塌塌的,沒有那種招牌式的彈牙Q爽。毫無疑問,原料出了問題,這必然不是新鮮河蝦活剝出來的,嘗起來感覺已經在冷櫃裡呆了不短的時間,無論廚師再怎麼手段高超,同樣是回天乏力。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如果說清炒蝦仁是原料出了問題,那麼這道淮揚菜的招牌大煮幹絲,可以說是從選料到制作,一無是處了。堂堂的金陵飯店,居然容忍如此出品端上餐桌?所謂高湯,隻能用清湯寡水來形容,一嘗便知是預制湯料沖調出來的工廠産品,幹絲切的出來,不知道是該替廚師害臊還是該為機器不值,最大的敗筆來自于那幾顆無精打采的青菜,又老又硬,純屬畫蛇添足,倒人胃口。這道菜出現在這裡,給人的感覺就是格格不入,就像是一位不請而至的不速之客,衆人唯有瞠目結舌。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金陵方糕,如果一家餐廳願意把自己的LOGO印在自己的點心上面,想必對于自己的手藝是很有信心的,這一籠金陵方糕便是如此。選用上等米粉和豆沙,成品色澤潔白如霜,散發着淡淡的米香,咬開一嘗,内層的豆沙餡料甜而不膩,入口綿軟細滑,混合着米粉,越嚼越香,回味悠長,透出幾分江南魚米之鄉自有的精緻味道。這道菜一定要趁熱食用,一旦涼了之後,米粉變硬,口感便會差強人意了。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一品鍋貼,點菜的時候,看我選擇了這道,服務員特别加了一句,這是一道素餡的點心,見我稍顯猶豫,馬上又補充了一句,是我們家的招牌,您值得試試。事實證明他一點也沒有說大話,端上來的一品鍋貼,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漂亮的冰花底,金黃酥脆,令人眼前一亮。在服務員的提醒下,輕輕咬開,飽滿豐盈的汁水便瞬間占領了口腔,雖然是以雞蛋韭菜為主的素餡,但是鮮美程度和南京馳名的牛肉鍋貼有的一拼。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酒釀雞頭米,一頓飯吃下來,最後總得來點湯湯水水收尾。此時雖然已經不是雞頭米最好的季節,不過既然看到了,總是心癢難耐。又軟又糯的雞頭米配上熱乎乎的酒釀,一碗下肚,甚是落胃。寒意散盡之後,大家的興緻愈發的高漲起來。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今日又見梅苑,好的地方,自然是非常之妙,對得起自己的金字招牌,不過不足之處,倒也是小小的令人吃了一驚,幾道淮揚菜有點發揮失常,這個水準拿出來,可真的算是有點砸了自己的場子,不知道廚房裡面發生了什麼樣的變故。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老師們倒是不像我這麼介意,反倒安慰我不必過慮,大家言談甚歡,甚是暢快。吃飯嘛,味道自然是很重要的,不過最重要的是和誰吃,那才是頂頂重要的。

這句倒是一句真理呢,遇到對的人,吃什麼都香。

探店報告:又見梅苑

梅苑

江蘇省南京市漢中路2号金陵飯店2樓

并非多餘的說明:

*僅代表本人口味體驗;

*自己買單,沒有代言;

*如果你去吃,要是和我的體驗一樣,那很開心,要是和我不一樣,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探店報告

巴适,巴适,巴适的飛起!

不知道想吃什麼的時候,那就到蘇州去逛一逛吧

每次隻要一想到南美,就恨不得馬上到這裡大吃一頓 | Colca

在迷·上海的迷之體驗

老字号的味道 | 冶春

這家米其林真的好贊!

老傳統·新手藝·小心思

一言難盡小粵樓

饕餮盛宴,快活快活

濃油赤醬,米道老好

每次想到成都,都會瑟瑟發抖

這裡有一家燒鳥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