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AI與管理創新:人類智慧和人工智能互補 AI和産業融合剛起步

聚焦AI與管理創新:人類智慧和人工智能互補 AI和産業融合剛起步

學者聚焦“展望AI·管理WE來”主題,從不同次元展現AI與管理科學的傳承與創新。 複旦大學管理學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3日獲悉,學者、業界精英等,彙聚複旦大學管理學院“瞰見”對話科創人物年度論壇,聚焦“展望AI·管理WE來”主題,從不同次元展現AI與管理科學的傳承與創新。

人類智慧和人工智能是相親相愛,還是相愛相殺?複旦大學原副校長馮曉源教授分享智慧醫療領域内人工智能應用的未來。馮曉源認為,人工智能處理規律和邏輯問題,人類智慧處理創新和人性問題。他以無人駕駛和重複性勞動為例,強調人類智慧和人工智能具有互補性,并指出:“相親相愛的人類智慧和人工智能一定會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談及“智慧醫療”,馮曉源教授認為,智慧醫療帶來的變化絕不僅限于醫療技術領域,可能會涉及醫療生态的改變,“是醫療生态圈的革命”。智慧醫療緻力于解決醫療資訊不對稱、醫療可及性和公平性、醫生個體差異和效率、醫療健康産品拉動消費等方面的問題。他說,醫學應當有溫度,智慧醫療是人類智慧利用新科技在醫學方面的能力延伸,可以讓醫生回歸人性關懷,讓健康更有保障,讓人類的生活更惬意。

當下,創新是熱點話題。在展銳首席執行官楚慶看來,創新具有三個特征:一定是有破壞性的,一定是能發現與未來連接配接的因素,一定是面向未來的。他提出,知識創新是高科技企業的核心使命。關于知識創新時代的資本,楚慶認為,在新的時代,資本要找到新的位置,跟知識創造者、創新管理緊密結合,并強調,以所有權為中心的公司治理架構已經成為過去,管理與知識創新的結合則面向未來,“創新管理是政府和所有企業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複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教授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在各個領域發生,對許多中小企業而言,科技革命給予了其平等的競争機會。創新和管理是企業微觀發展的雙引擎,科創企業家的成功,技術、資本、管理,三者缺一不可。

據悉,論壇由複旦大學管理學院管理教育推廣與發展中心、科創辦公室、資訊管理與商業智能系聯合發起,并與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長三角數字聯盟等合作舉辦。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大資料中心副主任徐雲程表示,随着AI的不斷落地,技術嵌入生活的各個場景,同時帶來了很多痛點,需進一步解決商業模式的問題,智能時代的新基建也需要進一步完善。

在科創與管理之間關系等的讨論中,中科智雲CEO兼首席科學家魏宏峰指出,人工智能是新基建的基礎架構,AI将從更有效的資源利用、更安全的保障關懷、更智能的推理決策等方面發揮巨大價值。AI和産業融合才剛剛起步,會有各種曲折、挫折、瓶頸,但AI進入生活和生産是必然趨勢。

雲從科技集團董事、進階副總裁楊桦指出,AI技術需要規範和标準,才能確定機器和人的協同工作。布局隐私計算等技術,在保護資料不外洩的前提下、實作資料分析,即讓資料“可用不可見”,進而推動資料安全流通與使用,釋放資料價值。楊烨認為,未來,智慧城市和數智化相關的應用場景會進一步得到快速發展。(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