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私募的快速增長态勢,已不可遏制。
資事堂日前發現,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橋水中國”)的最新管理規模突破100億元人民币。
這是協會公布的資訊内首次出現規模破100億的外資證券私募機構。
這家買方機構是美國對沖基金“頭牌”橋水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後者以“風險平價”和“全天候”基金聞名市場。
據悉,橋水中國通過最新一次募資,獲得至少80億元的增量規模,這背後有着多大的客戶群體?
更重要的是,橋水中國顯然在“本土化”政策中銜枚疾進,這個過程又會有如何的考驗?
據中基協備案資訊,橋水中國的管理規模區間更新為“100億元以上”。而一周前,備案資訊還是20億-50億元區間。
這一規模變化也意味着外資證券類私募機構已經突破了百億規模這一“天花闆”。
橋水中國的這一突破,或許與其最新一輪募資有關。
據悉,近期橋水在中信證券、中信銀行、平安銀行等重點管道募資,新增規模或達到80億元人民币。
這一次基金發行也是橋水入華以來,聲勢最大的管道代銷活動。
此前,橋水中國在華僅有兩隻在岸私募産品,主打全天候增強型政策,管理規模在外資私募中屬于中上遊水準。
事實上,近期外資私募的規模增長都在加速。
自2017年,中國正式對外資開放私募管理人備案制度,已有30餘家外資機構開始中國本土化運作,加速增長意味着外資開始度過政策的适應期。
此前,外資私募中管理規模居前的是元勝投資(母公司是CTA巨頭元盛投資,50億-100億元規模區間)、瑞銀資管(20億元-50億元區間)、德劭投資(母公司是美國量化DE.SHAW,20億元-50億元規模區間)。
橋水中國通過此次募資,實作了彎道超車,率先晉升百億私募陣營。
據官方備案資訊,橋水中國新增了30隻産品資訊,産品名稱為華潤信托-創意擇優XX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代銷管道人士透露,這隻基金發行時,每位客戶的起購門檻是200萬元,每個子号的信托計劃最多200位客戶。
以此估算:
橋水新發行的30隻子号産品,募集總規模80億元,意味着平均每個子号産品募集規模2.7億元人民币。按照每位客戶200萬元申購,那麼平均每個子号有135位投資者。 按照上述模式估算,此次募資或有4000位(家)左右的高淨值人士/機構。
當然,通常在發行中,會有機構/個人客戶豪擲數億元購入,是以也可能最終新增客戶少于4000。
業内人士回報,橋水中國的在岸産品出現爆款發行,與今年市場震蕩環境有關,客戶開始尋找能夠抵禦市場波動的政策。

如上圖所示:以2018年10月運作的首隻産品為例,截至2021年10月,橋水中國的産品年化收益達到18.7%。
最大的亮點是曆史最大回撤為4.4%,在多個震蕩時點淨值回撤控制得較好。
據悉,橋水在華的全天候增強型政策,是一種多資産混合型政策,投資标的為中國股票、中國國債,以及在中國交易的大宗商品及其衍生品。
值得注意的是,橋水中國的權益資産持倉不涉及個股與行業ETF。交易執行的是一籃子股票指數,滬深300、中證500、中概股指數按一定比例組成股票資産頭寸。
橋水中國路演時曾指出:橋水并不将自己視為量化基金,挖掘的Alpha和大部分國内管理人的不同,并不是在選股或者行業的層面捕捉到的,更多的是在尋找市場的拐點。當股票市場表現不好的時候,也有機會創造不錯的收益。
對于中國的産品是否做空資産,該機構表示,全天候是一個做多的政策,阿爾法會在全天候倉位的基礎上多配或少配資産,但兩者結合而成的全天候增強型政策整體一般不會真正做空。
橋水中國還對政策容量上限有如下解釋:并不認為容量限制對橋水政策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隻交易規模 大、流動性強的市場。特别是對于股票,因為并不是選股政策,是以不太涉及 到個股容量的問題。
業界觀點認為,橋水中國率先突破百億規模固然可喜可賀,但其仍有多個“适應性”問題待解。
首先是如何适應國内客戶和管道的生态需求。首破百億後,橋水中國的客戶數大幅增加,未來客戶服務需求亦大量增加,如何高效服務代銷管道十分關鍵。特别是遇到淨值波動、股債市場異動,如何應對持有人,頗值得觀察 其次是适應在華市場的資訊溝通需求。據悉,或許是繼承了海外傳統,橋水中國的月報除了淨值報送以外,具體持倉變動、資産配置詳細資訊皆無,無法滿足合作方和持有人對資訊披露的要求。 再次是政策的溝通問題。橋水中國的政策在何種市況下跑輸市場,這點并未詳細透露,這直接涉及投資者承擔的風險。
想了解更多内容歡迎進入資管讀者群内交流,加小編芝士糖好友入群(微信号:cpt20180918)。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下傳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