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自海怪咖啡店:星巴克小姐姐的故事

作者:山東艾豐日用品

導語:公司旁邊開了個星巴克烘焙工坊,還挺熱鬧的。前些天在機核辦公室翻看《海怪》一書,裡面有好幾幅商标小姐姐的古代版畫,很好玩!

轉自海怪咖啡店:星巴克小姐姐的故事

三位創始人在第一家星巴克店鋪門口的合影。左起:澤夫·西格爾、傑拉德·鮑德溫、戈登、伯克。

星巴克的創業史衆所周知:1971年3月30日,三個美國人——教書先生傑拉德·鮑德溫、澤夫·西格爾和作家戈登·伯克共同在西雅圖西大街2000号開設了這個超級IP的第一家店鋪,當時最主要的業務是為當地居民提供烘焙咖啡豆。

轉自海怪咖啡店:星巴克小姐姐的故事

1956版電影《白鲸記》裡的斯塔巴克(裡奧·真飾演),這版的劇本是雷·布拉德伯裡和導演約翰·休斯頓合寫的,可以有。

由于三人都頗喜歡梅爾維爾的名著《白鲸記》,是以起初打算将鋪子叫做“裴廓德”(Pequod),這是書中那艘捕鲸船的船名,但并不好記也不上口。思來想去,他們就參考書裡那個喜歡喝咖啡的大副斯塔巴克(Starbuck),把店鋪命名為“星巴克”(Starbucks),全稱Starbucks Coffee Tea Spices。

轉自海怪咖啡店:星巴克小姐姐的故事

特裡·海克勒為星巴克創作的商标速寫稿。

轉自海怪咖啡店:星巴克小姐姐的故事

第一版星巴克商标和版畫原型。

轉自海怪咖啡店:星巴克小姐姐的故事

1970年代的星巴克元年店和送貨卡車。

要想兜售商品,光有響亮的名号還不夠,必須得有一個讓人過目難忘的商标。為此,伯克請自己的另一位合作夥伴——設計師特裡·海克勒出馬擔任設計。海克勒認為既然店名來自講航海的書籍,商标最好也與海事相關。他查證了很多有關航海的古老書籍,最後參考一些十五至十六世紀木版畫海圖中的雙魚尾塞壬形象,完成了第一版星巴克商标:寫有店名和主營業務内容的褐色圓環中,畫着一個手握一對魚尾,光着膀子的露點大姐。

轉自海怪咖啡店:星巴克小姐姐的故事

“生意麼,有得做就好,做大做小,這種事不好強求啦。”(設計台詞)。三位創始人在第一家星巴克店鋪賣咖啡豆,攝于1971年。

轉自海怪咖啡店:星巴克小姐姐的故事

霍華德·舒爾茨目前仍是星巴克的老大,一度是過去西雅圖超音速球隊的老闆。

在整個1970年代,星巴克的規模一直不大,分店不多,算是一家中規中矩的地方性企業,除了1976年将元年店搬到派克魚市場邊上外,沒有太多變化。

1982年,來自紐約的猶太商人霍華德·舒爾茨入職星巴克,帶來了不小的革新。作為星巴克的市場營銷負責人,舒爾茨拓展了公司業務,在門店開始提供咖啡飲品,雖然商業成績喜人,幾位創始人卻很謹慎,不願意大規模擴張。1985年,舒爾茨從星巴克離職,開辦自己的“每日”咖啡廳(Il Giornale),由于囊中羞澀,創業所需的四十萬美元資金還是星巴克的三位老闆友情贊助的。

轉自海怪咖啡店:星巴克小姐姐的故事

星巴克四十年商标變遷,1971-2011

舒爾茨的生意極為成功,1987年出資近四百萬美元并購了星巴克的主要業務部門。在他的建議下,星巴克從這一年開始使用新的商标,配色改為綠、黑色為主,保留了店名,業務内容隻留下咖啡一項,并配以兩顆五角星。圓圈内塞壬的形象沒有太大變化,隻是把頭發放到了前面,遮住了露點部分。

1992年,星巴克在納斯達克上市,商标裡的塞壬也突然挪近了一步。

轉自海怪咖啡店:星巴克小姐姐的故事

如今的星巴克元年店。

2011年,星巴克在店慶四十周年之際再次更新商标設計,這一次幹脆去掉了外邊的圓環和字樣、星星,隻留下全綠的塞壬形象。不過,位于西雅圖的第一家門店至今還保留着第一版商标,也是全球獨一份。

轉自海怪咖啡店:星巴克小姐姐的故事

新的幾版星巴克商标同樣是特裡·海克勒的作品。不知下次改版小姐姐是不是離得更近隻有一張笑臉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