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洛陽起風了,這屆網友的DNA動了

文/Ammi

一夜之間,人人都想去洛陽。饕客眼饞流水席胡辣湯,驢友向往龍門山色南市遺迹,懸疑愛好者腦子裡有大大的問号,現在買票去洛陽,能偶遇窈娘嗎?

歲末,一部名為《風起洛陽》的華夏古城傳奇劇風靡社交網絡,“一部劇帶火一座城”的社交奇觀在年輕人中間迅速蔓延。

自從開播到現在,《風起洛陽》靠着絲絲入扣的劇情和精良考究的制作賺足了眼球。據全球最大亞洲影劇社群資料庫MyDramaList顯示,該劇開播即獲得9.3分高分,目前穩定在8.5分。

據人民文旅研究院最新資料顯示,洛陽文旅熱度借勢《風起洛陽》重回新媒體傳播影響力榜首,成功帶動洛陽城市當地的文旅價值,而《風起洛陽》也成為目前社交平台上最熱、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娛樂内容。

如果說此前一輪又一輪的國潮、國風熱已經證明了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是寫進基因的,那麼《風起洛陽》振興傳統,傳承文化之風,則讓年輕人的DNA動了。

跟年輕人對話的若幹方式

劇本殺、海龜湯、密室逃脫,當代年輕人對懸疑燒腦沉浸式體驗的審美追求在日趨多元的内容品類上可見一斑。《風起洛陽》懸疑探案的故事外殼對年輕使用者自然有着得天獨厚的吸引力。

高秉燭、百裡弘毅、武思月三人組成的“神都小分隊”步步為營,“十六夜”身份之謎,春秋道圖謀之事,呼之欲出的真相,欲蓋彌彰的線索,講好故事是溝通對話的基礎,先讓觀衆看進去,才有開掘精妙文化,品味深沉底蘊的可能。

為了全方位展示洛陽古都的恢弘大氣,《風起洛陽》在拍攝期間置景4萬多平方米,複原場景100多個,服裝、造型各5000多件,美術道具1.5萬多個。城建布局上,劇組對大量城市地标進行複刻還原,很多細節均參照和考究真實洛陽輿圖。

劇中的“南市”,從美術手稿到實景搭建,曆時90天的搭建才有了包羅萬象的市景風貌和萬國來朝的商業盛景。而“不良井”則利用光線、道具營造出了不見天日的環境氛圍,與神都的繁華盛景形成鮮明對比。

洛陽起風了,這屆網友的DNA動了

即便是挑剔的“高嶺之花”,面對考據的胡服、襦裙,講究的建築、構圖,也很難不為《風起洛陽》中活起來的傳統文化符号啧啧稱奇。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年輕使用者的審美力源自文化自信。《風起洛陽》能大火,最重要的還是講好了中國故事。作為一部以古城洛陽為背景的古裝劇,該劇融合了大量中國元素,卻不僅僅是元素的堆疊。同時開啟了全方位洛陽“種草”模式,為古城IP賦予了更廣泛的傳播力和生命力。

劇集熱播的同時,洛陽美食率先出了圈,成為網友讨論的熱點。除了上文提到的黑魚外,劇中出現過的冰酪、羊肉湯、水席等洛陽美食令衆多年輕使用者食指大動,表示要去洛陽親自體驗一下百裡二郎的快樂。

洛陽起風了,這屆網友的DNA動了

年輕人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是近些年的潮流趨勢,随着中國軟實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正在被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所效仿和追捧。

《風起洛陽》不僅在國内取得了非凡反響,海外觀衆也為該劇的超高水準所震撼,将它評為“今年最佳”。曼谷、吉隆坡、雅加達的市中心都能看到《風起洛陽》的大幅宣傳片,有關話題也在外網登上了熱搜榜,外國年輕人被劇中蘊含的中華文化元素所感染,開始自發研究劇中的鏡頭、音效、剪輯,成為“洛陽美學”的“野生代言人”,讓華夏文化的種子在全球的土地生根發芽。

「洛陽」的新叙述者

《風起洛陽》作為洛陽IP的一部分,在劇集領域打響頭炮固然可喜。然而放眼整個影視内容領域乃至泛文娛産業,如何令IP價值最大化始終是常思常新的問題之一。

在閱聽人主導的内容市場,價值與閱聽人審美密切相關,更要兼顧内容肩負的社會價值與精神使命。

劇集《風起洛陽》讓年輕人的文化基因動了,尋找洛陽IP的更多可能方可成型。故宮的“守門人”,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曾講過,“曆史永遠歡迎新的叙述者”,之于IP開發,或可拓展為“IP永遠不會拒接新的内容樣态”。

以這代年輕人獨有的審美趣味為起點,愛奇藝在向上開發之時不放過每一個圈層使用者的偏好,圍繞洛陽IP進行了全産業鍊的垂直開發,覆寫文學、漫畫、劇集、綜藝、網絡電影、動畫、遊戲、紀錄片、舞台劇、VR全感電影、衍生品、地産在内的十二個領域的細分開發,建構“一魚十二吃”的娛樂生态。

在這一娛樂生态中,傳統文化找到了二次元的發力點,包括漫畫《風起洛陽之腐草為螢》,動畫《風起洛陽之神機少年》和動畫電影《風起洛陽之雙子追兇》,以及真人電影《風起洛陽之陰陽界》,内容都是年輕人喜歡的關于青春和成長的故事。放在洛陽城的盛世迷局之中,再加上古風、奇幻和虐戀的題材,戳中的全都是最吸引當下年輕人的熱點。另外,該系列的男主角裴坤是《風起洛陽》主角百裡弘毅的師父,這對于劇迷來說無疑又是一個福利。

洛陽起風了,這屆網友的DNA動了

傳統文化發掘了科技與曆史的共生力。讓年輕人更直接感覺傳統文化的紀實綜藝《登場了!洛陽》和紀錄片《神都洛陽》。二者兼具專業性和娛樂性,屬于年輕人塑造曆史文化觀的絕佳方式。《登場了!洛陽》每一期都以洛陽曆史上一個脍炙人口的重要曆史事件、人物或典故為切入,通過博物館裡的國寶級文物展開不同主題的探索之旅,用當代人的視角發掘曆史。

傳統文化更在探索落地生活的落腳點。當IP遇上文旅,采用年輕群體鐘愛的密室逃脫+VR體驗形式,未來還會有主題酒店、劇本殺、VR遊戲體驗店等一系列圍繞洛陽IP展開的沉浸式新奇體驗,讓每一種年輕人都能在“洛陽宇宙”找到自己的熱愛。

在對傳統文化價值内容的全方位挖掘開發下,“洛陽宇宙”的成功幾乎是可以完美預見到的。而洛陽IP的成功并不是終點,愛奇藝還将打造完整的“華夏古城宇宙”。即,通過挖掘文化核心,借助前沿創新的科技應用,打破不同故事的時間、空間、人物、事件壁壘,為全球使用者重制中國華夏文明曆程,讓使用者仿佛置身于中華文明曆史之中,體驗衣、食、住、行别樣人生。洛陽是華夏古城宇宙的首發,此後還會有更多地域文化鮮明的作品加入這個豪華陣營。

中國故事的傳聲筒和放大器

從漢服唐裝融入日常生活到如今洛陽美學席卷全球,“Z世代”們對傳統文化的接納和傳承遠高于大衆想象。其中,新世紀以來文藝工作者們大力開掘并弘揚文化精粹,并賦以與時俱進的時代新解功不可沒,文化的滋養潛移默化。

很多内容創作者在創作曆史故事時都發現過這一點,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現代人對于古代的人和故事沒有興趣。然而,真正打動讀者的永遠不是古代的人和事,而是讀者從這些人身上找到的共同之處。曆史文學的現代性是最重要的,要能讓觀衆從中看到自己的困惑和生活經驗,才能真正觸動當代年輕人。

就像“洛陽宇宙”的世界觀,表面上講的是一批能人異士守護洛陽城,拯救神都百姓的故事,實則核心是一出洛陽版“小人物守護正義之旅”。

洛陽起風了,這屆網友的DNA動了

想要吸引年輕人,必須在深刻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抓住精髓,再結合對于新時代流行文化的把握,二者的碰撞和融合之下,才能夠産生令當代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傳統,在創作者的妙手生花下,以全新的面貌出現。

立足于全球化的視域中,傳統文化不僅要在當下年輕的國人心目中生根發芽,同時傳播開去。回望屬于華夏文化的傳播曆程,“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交相輝映,李小龍、成龍等作為“中國功夫”的人物符号全球聞名。

當威漫宇宙、迪士尼宇宙、哈利波特宇宙成為泊來文化中的翹楚成為一代人成長中的一部分的時候,傳統文化以何為載體走進千家萬戶,如何漂洋過海點亮五洲?這也是“華夏古城宇宙”這一多元娛樂形态全景内容的價值追尋和宗旨,通過系列IP故事的多元業務開發,為全球使用者重制中國華夏文明曆程。

最後在這裡小小劇透,《風起隴西》《廣州十三行》《兩京十五日》以及《敦煌》等一系列劇情熱血、演員陣容豪華的劇集都将加入“華夏古城宇宙”,大家可以期待一下自己家鄉的全新打開方式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