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育孩子為避免傷害到孩子的内心,父母要做到“四不說”

很多父母隻認識到打孩子才會傷害孩子,卻不知道語言上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同樣會在孩子心裡留下一輩子的陰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為避免傷害到孩子的内心,父母要做到“四不說”。

第一、“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經常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較的父母,可以說是最失敗的父母。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要做的就是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進而鼓勵孩子、引導孩子,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育孩子為避免傷害到孩子的内心,父母要做到“四不說”

第二、“再哭的話媽媽不愛你了”

這句話,應該說是很多寶媽的口頭禅,孩子但凡有一點哭鬧,家長就會把這句話搬出來吓唬孩子。可能當時确實是起到了作用,但同時也給孩子灌輸了“媽媽可能随時不愛你”的思想。這種話隻會讓孩子喪失對父母的信任感,進而導緻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

第三、“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這樣的父母,往往性格比較強勢,太過強勢的父母,對孩子說話都是指令式語氣,不允許孩子有絲毫的違抗,一句“我說不行就是不行”就噎回孩子的反抗。長此以往,隻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主見,性格也越來越懦弱,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會依賴于父母。

第四、“這孩子笨得不行”

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至于現在很多家長遇到别人誇獎自己的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否認:他們馬上說“哪裡哪裡”,甚至還會加上一句“其實這孩子笨得不行。你是謙虛了,但是孩子卻認為這就是父母對自己的真實評價,覺得自己就是笨,怎麼也做不好,于是幹脆就放棄吧。是以,家長在面對别人對孩子的誇獎時,不妨大大方方得接受,不要再無底線地謙虛!

教育孩子為避免傷害到孩子的内心,父母要做到“四不說”

其實語言也是一門藝術,也是需要父母終身學習的課程。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一定要拒絕“語言暴力”,給孩子一個明淨快樂的童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