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是灌香腸時

#2021生機大會#天氣越來越冷了。下班路上,我不由自主地縮緊了身子,快步向前。忽然,我停住了腳步。不遠處,挂着一串串紅白相間的東西。啊!是香腸。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這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北魏學者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專有一篇“灌腸法”,詳細地記載了香腸的制作過程及配料方法。

說到吃,我們中國人可以說是很在行的。老祖宗就說過:民以食為天。單說這香腸就有廣式香腸、川味香腸、北京的蒜腸(澱粉肉和大蒜灌的)、東海邊上的青島的啤酒腸火腿腸、東北的血腸(豬血)、青海的血腸(羊血)、哈爾濱紅腸(俄式風味)。

廣式香腸外形美觀,色澤明亮,皮薄肉嫩,香醇味鮮;川式香腸麻辣、甜、鹹,輔料中有檸檬、玫瑰、桂花,有的添加蝦米、花生仁、芝麻等,其特征肥多瘦少,肉質紅白分明,外形細緻,味道鮮美;而我們江蘇的香腸肥瘦适中,香味濃郁,甜中有鹹,味美可口。

看到香腸,讓人在日子的滑動裡聞到一絲要過年的味道。

今年立冬後,我便惦記灌香腸這點事了。不過母親說過,灌香腸要等到天完全冷下來。在天天的等待中,看到已有“先驅”者,當即決定明天就去灌香腸。

無數次遙想過肉攤的“繁華”,可趕到菜場時,還是被攤前擠擠挨挨的大媽大爺小媳婦雷住了。平時兩人的夫妻攤,今天已是三個人,老闆的哥哥負責賣肉,老闆負責灌香腸,老闆娘則忙着大塊分肉。對衆多顧客的問話,平日熱絡的老闆娘也是有一搭沒一搭地回着。

“前胛沒有了,要提前三天預定。”

“後座還有三個,自己選。”

“前面還有七八個人,先買肉,下午再來灌吧。”

.......

面對老闆娘的“傲慢”,顧客們卻顯得耐心十足,一邊淡定有序排着隊,氣定神閑地點評今年誰家灌得最多,閑聊着關于香腸的各種心得體會,一邊打趣着老闆娘,“今年又發了!”

老闆娘則苦着臉說:“灌香腸真不掙錢,人都累死了!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除了吃飯,上廁所,真的幹不動了!”

排着隊。陸續還有人來灌香腸,弱弱問着還有麼還有麼?似乎一夜間回到憑肉票供應的計劃經濟時代。排隊中的人立即有人幸災樂禍地笑着,“這個時候才來,肉早就賣完了!”

正在懊惱之時,老闆娘發話了,“可以預定!”

“可以預定?”就像撈到一根救命稻草,

“那我訂個前胛。”老闆娘熟練掏出小本子記着。

“我訂一個前胛、一個後座。”

突然之間就冒出幾個預定香腸的,之前我都不知他們在哪轉悠?

一直排隊到兩腿打顫,錢貨兩清,提着香腸回家,倏忽間,有了劫後餘生的快樂。到得家來,拿出早就清洗停當的S型“曬腸勾”,兩截一個分段,小心翼翼地挂上架,這灌香腸的任務算是暫告一段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