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溥儀退位後在宮中貪玩,偶然間發現一聖旨,解開幾百年來一樁疑案

衆所周知,溥儀這位清朝最後一任皇帝是在1912年的時候由于民國政府的因素,被迫退位,此時的他隻有6歲,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溥儀都隻能居住在皇宮之中,不能出去,相當于變相的軟禁。之後他的弟弟溥傑也被送進宮中與溥儀為伴,兩人相差隻有一歲,自然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話題與玩耍。

溥儀退位後在宮中貪玩,偶然間發現一聖旨,解開幾百年來一樁疑案

兩兄弟經常在一起玩耍,雖然溥儀當時已經退位,但對于溥儀來說,在他心裡他依舊還是那個所謂的皇帝。隻不過作為當時隻有幾歲的小孩對于身份這個概念,并沒有過多的重視,尤其是在玩的正是興奮之時,兩小無猜的小孩都選擇遺忘了彼此的君臣身份。

于是溥儀也就脫下了那束縛住活潑好動本性的“龍袍”,而溥傑也忘記了他的哥哥在宮中還是所謂的皇帝身份,兩人盡情的在養心殿玩耍。但是對于太監宮女來說,他們可不敢忘記溥儀的身份,在溥儀的吩咐下隻能在養心殿外等候兩位。

溥儀退位後在宮中貪玩,偶然間發現一聖旨,解開幾百年來一樁疑案

對于七八歲小孩正是好動的年紀,這兩兄弟也就進行着你追我趕,互相打鬧。在這過程中溥傑不小心被溥儀絆倒撞上了東廂房的一個櫃子上,這一撞擊正好将這櫃子裡的一個盒子給露出來了。溥儀和溥傑兩個人對于這個突然出現的盒子很是吃驚,出于好奇心,溥儀就指使着溥傑去将這盒子給拿下來。

無奈的溥傑隻能隻身前去,誰叫溥儀是皇帝,他是臣子呢。溥傑站在闆凳上将櫃子上的盒子拿下來,并小心翼翼的将盒子上的灰塵盡數彈去,交到溥儀手中讓他做決定看還是不看。都說“好奇心害死貓”,何況還是幾歲大的孩子呢?于是溥儀就将這盒子打開,發現有一張卷紙,正是乾隆皇帝所寫的“後世若有開啟者,便是不肖子孫”。

溥儀退位後在宮中貪玩,偶然間發現一聖旨,解開幾百年來一樁疑案

對于這一句話着實吓到了兩個孩子,但兩個人又十分好奇這裡面到底是什麼能讓乾隆皇帝說出這樣的話來呢?于是他們就給自己找了一個借口,既然乾隆皇帝寫下了這封遺诏,那就說明他還是希望後人能看到,但又不想随意的讓他人看到,就寫了這句話吓唬人。找到了借口那就抓緊打開來看看裡面到底隐藏着什麼驚天大秘密。

溥儀退位後在宮中貪玩,偶然間發現一聖旨,解開幾百年來一樁疑案

等到兩人看到這诏書中的内容後,兩個人徹底傻眼了,原來這裡面寫的是乾隆老爹雍正奪位的辛密。雍正是通過了“九子奪嫡”才最終登上皇位,而這過程中,他将兩位弟弟毒殺之後才順利繼位(也就是康熙的第八子允祀、第九子允禟)。也是因為這件事讓雍正一直心有愧疚,也就在臨死前将這段辛密告訴了乾隆,希望在他死後,乾隆可以為死去的弟弟平冤昭雪。

溥儀退位後在宮中貪玩,偶然間發現一聖旨,解開幾百年來一樁疑案

隻不過在他登基之後,一開始由于政局并不是十分穩定,就沒有進行這件事,等到時間差不多了,乾隆考慮再三,并沒有将這件事公布于世,就寫在了聖旨上放在了盒子裡。可能乾隆并不想讓自己的父親在死後名譽受損吧,但又不好違背父親的遺願,也就有了這一幕,這件事被記載在了《末代皇弟溥傑傳》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