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向大臣請教10個生僻字的讀法,大臣讀出8個,回家後便自盡了

曆史上皇帝懲罰罪人,最嚴重的是要“株連九族”。其實在其之上還有“誅十族”的說法,那麼誅“十族”中的第十族指的是什麼呢,就是連罪人的門生故友都要被殺掉,以至于世間再也沒有和他相識的人。

曆史上,隻有方孝孺遭到如此酷刑,而施行這個酷刑的就是皇帝朱棣。那麼為什麼方孝孺會遭到這般酷刑呢?接下來筆者就來說說方孝孺和朱棣之間的故事。

這個故事還要從我們的主人公方孝孺說起。方孝孺,甯海人,字希直,号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裡舊屬缑城裡,故稱''缑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

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機警靈活,長大後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方孝孺是一個明朝十分有名的文人,是儒學大家。才學出衆的方孝孺在洪武三十一年,就被惠帝召進京城做官,先後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可見惠帝十分重用他。

朱棣向大臣請教10個生僻字的讀法,大臣讀出8個,回家後便自盡了

故事的高潮發生在建文元年七月,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誓師“靖難”,揮軍南下京師,最終占據京城。朱棣為了名正言順的當上這個皇帝,招降了大文人方孝孺,希望由他撰寫新皇帝即位的诏書。

方孝孺心中懷着對惠帝的忠誠之情,文人的骨氣不允許他為朱棣寫诏書,方孝孺對朱棣破口大罵。朱棣以滅十族威脅他,方孝孺不怕,“滅十族又如何?”朱棣下令誅方孝孺十族,死者達八百七十三人,行刑七日方止。

朱棣向大臣請教10個生僻字的讀法,大臣讀出8個,回家後便自盡了

是以忠君愛國的方孝孺最終死在殘忍的朱棣手下,連帶着一衆無辜人的性命,可見朱棣也是個心狠手辣的人,那麼方孝孺死後,朱棣又找了誰來寫诏書呢?

方孝孺死後,朱棣又找了王達善來寫,王達善此人是不遜色雨方孝孺的文學大家,政治大臣。他性子簡淡,博通經史,與解缙、王偁、王琏等号稱東南五才子。有《耐軒集》《天遊稿》。野史中有記載道,王達善看到方孝孺下場就隻好幫朱棣寫。

可是朱棣明面上對他客氣,當他幫朱棣寫完诏書之後,朱棣還是做了一些表面工作,給他封了官。

朱棣向大臣請教10個生僻字的讀法,大臣讀出8個,回家後便自盡了

可是朱棣還是看不起王達善,之後還想要殺了他。于是有一次,朱棣故意刁難他,便問他10個生僻字讀法,王達善隻認出8個,而朱棣聽後故意表現出十分憤怒的樣子,大斥道:要你何用。王善達聽後惶恐不已,随後就明了,原來朱棣是純心刁難自己,于是他回家後就自盡了。

朱棣向大臣請教10個生僻字的讀法,大臣讀出8個,回家後便自盡了

為什麼朱棣想要殺了王達善呢?對于朱棣,王達善沒有任何威脅。

原因是朱棣對這種沒有忠誠心的官員不喜歡,朱棣十分讨厭阿谀奉承的人。朱棣覺得王達善今天背叛建文帝,明天也可以背叛他。于是朱棣起了殺心,但又不想明面上表現出來,是以就設計了生僻字這個辦法刁難王達善。

朱棣向大臣請教10個生僻字的讀法,大臣讀出8個,回家後便自盡了

以上這個說法出現在野史中記載,而在正史中卻有另外的說法。原來王達善壽終,但王達善的幾個好友,下場比較凄涼,比如解缙,他是自殺而死的。或許是民間傳着傳着,就把他朋友的凄涼結局裝到了王達善身上,便有了這個生僻字故事。

朱棣向大臣請教10個生僻字的讀法,大臣讀出8個,回家後便自盡了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做人千萬不能像王達善一樣左右搖擺,不堅定自己的立場,否則到最後最吃虧的還是自己,要向方孝孺一樣做一個忠君愛國的正直之士,這才是人間正道,在死後也能給自己留一個好的名聲,被後人深深的緬懷。筆者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