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姜子牙三顧茅廬,訪隐士高人,隐士匿而不見,太公:留你何用,殺

姜子牙三顧茅廬,訪隐士高人,隐士匿而不見,太公轉身下令:殺!

提到“三顧茅廬”,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會想到是三國時期劉備請諸葛亮出山輔助的典故。然而,“三顧茅廬”并非劉備首創,早在周朝的時候,神機軍師姜子牙就已經用過了,隻不過兩個“三顧茅廬”的結果卻有着天壤之别。

無論是在奴隸制社會,還是封建主義社會,中國都不乏隐士高人的存在。

姜子牙三顧茅廬,訪隐士高人,隐士匿而不見,太公:留你何用,殺

史料《微子》中記載:“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隐”!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實則透漏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政治清明,就可以積極入仕,治國平天下;

政治黑暗,如果還入仕的話,就有可能面臨兩種危局:一則是同流合污、為虎作伥,這樣勢必會被天下人唾棄,人人得而誅之;二則是堅持原則,仗義執言,這樣就會得罪小人,遺禍身家。

是以,當政治昏庸的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急流勇退,獨善其身。要麼是小隐隐于野,淡薄所謂的榮華富貴;要麼是大隐隐于朝,藏智示愚,和其光同其塵,自保其身,同時不随波逐流,随時伺機待發。

正是由于這種思想的影響,曆朝曆代出現了很多的隐士高人。

姜子牙三顧茅廬,訪隐士高人,隐士匿而不見,太公:留你何用,殺

商朝末年,周朝初期的狂矞,就是一位隐士,姜子牙三顧茅廬拜訪的對象就是他。

史料《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中記載,“太公望曰:狂矞,議不臣天子,不友諸侯,吾恐其亂法易教也,故以為首誅!”

這裡的狂矞是一位齊國東海之濱的隐士,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因他曾發表過“不臣天子,不友諸侯”的言論,成為了不慕權貴的代表人物,很受當時人們的追捧。

武王伐纣大戰結束之後,姜太公就被封到了齊地,姜太公這個人十分重視人才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以,當他聽說在自己的封國之内,竟然有如此一位高人,就像請他吃出山輔助自己治國安民。

可是,狂矞似乎有點高傲過了頭,姜子牙先後備厚禮,前往拜望三次,狂矞居然都避而不見,态度十分明顯:就是不合作,看不起你。

姜太公也很幹脆,轉身就下令:“殺”。

姜子牙要斬殺隐士狂矞的消息,驚動了遠在魯國的周公,周公素知狂矞是齊國的名士,就勸阻姜子牙三思而行,不然就會落得一個“殺賢”的惡名。

姜子牙對周公說:“狂矞是有才,但恃才傲物,沽名釣譽,既然滿腹經綸不能用來治國安邦,又有何用?殺了他沒有什麼可惜!”

姜子牙三顧茅廬,訪隐士高人,隐士匿而不見,太公:留你何用,殺

姜太公留給後人的形象一直都是英明神武、平易近民,但他殺了狂矞卻是真實存在的事情。但是仔細想想,不難發現在姜子牙的身上,同樣具備統治階級的通病“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隻不過被粉飾雕琢的曆史所掩蓋了而已。

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狂矞這位隐士死的一點也不冤,在半奴隸半封建時期,人權是大于法治的。作為大周王朝的開國元勳,齊國的一國之君,放下面子,先後三次請你出山,這對于草民出生的狂矞已經是莫大的恩寵了。

狂矞卻選擇匿而不見,自己作死,可悲可歎。是以古人們常說:“識時務者在乎俊傑”,人在屋檐下,要學會低頭,否則就有可能自取其辱,面臨殺身之禍。

姜子牙三顧茅廬,訪隐士高人,隐士匿而不見,太公:留你何用,殺

由此,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選擇匿而不見的話,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結局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