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古代有人臉識别技術,曹操與孫權早已被捕殺,更無三國鼎立

興平元年八月,曹操圍攻呂布于濮陽。

如果古代有人臉識别技術,曹操與孫權早已被捕殺,更無三國鼎立

濮陽縣大戶人家田氏,表面上聲稱願意作為曹操的内應,約定時日放曹操率軍入城,實則是在幫助呂布實施反間計,準備趁曹操入城後捕殺之。

到了約定的日期,曹操果真率部進入濮陽城,落入呂布早已經布置好的包圍圈,雙方于是陷入短兵相接的街巷戰。

如果古代有人臉識别技術,曹操與孫權早已被捕殺,更無三國鼎立

以無意對有心,曹操所率領的軍隊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呂布軍打得四處潰散,曹操本人也隻能獨自落荒而逃。

呂布部下的騎士捉到曹操,卻不認識這人就是曹操,反而問曹操道:“曹操在哪裡?”曹操急中生智,趕緊胡亂指着前面一個騎黃馬的逃兵說:“騎黃馬逃走的那人,就是曹操。”

陣前擒獲敵人主帥,功勞自然比擒獲一個普通的蝦兵蟹将大得多。呂布的騎士聽說曹操就在前面,趕緊扔下眼前的“蝦兵蟹将”曹操,而去追那騎黃馬的人。

就這樣,曹操終于僥幸得以逃脫,回到城外自己的軍營。

如果古代有人臉識别技術,曹操與孫權早已被捕殺,更無三國鼎立

建安二十年八月,孫權親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

此時,曹操正在攻打漢中的張魯,負責駐守合肥的是張遼、李典、樂進和護軍薛悌等少數幾位将領,兵力也隻有七千人。不過,曹操在出兵攻打張魯之前,曾留下一個“錦囊妙計”(一份作戰指令)給薛悌,并在指令的封套邊上寫道:“敵人來了,再打開看。”

及至孫權親率大軍來攻,張遼等人打開指令,卻見指令中寫道:“假若孫權到來,張将軍、李将軍出戰迎敵,樂将軍守城,護軍不要參戰。”

這算什麼錦囊妙計?原本以為有破敵良策的合肥城内衆将領看到曹操的指令,全都傻眼了。他們認為,眼前的局勢是寡不敵衆,合肥城内這點兵力守城都不夠,怎可以再分兵主動出擊呢?

如果古代有人臉識别技術,曹操與孫權早已被捕殺,更無三國鼎立

就在大家對曹操的訓示紛紛表示懷疑時,曹操的“死忠粉”張遼站出來說道:“魏公遠征張魯,等他派救兵到達,敵人必定已将我們攻破了。是以他訓示趁敵人未集結時予以迎頭抗擊,以摧折敵軍鋒芒,安定我軍軍心,然後才可能拒守。”

樂進等人聞言,還是将信将疑,一言不發。張遼于是氣憤說道:“勝負的關鍵,在此一戰。諸位若還有疑問,我張遼将獨自出戰,以決勝負。”

李典原本與張遼不和,但此時見張遼如此堅決,也慨然說道:“這是國家大事,隻是看您的計謀将會怎樣罷了,我怎麼能因為私人的恩怨而損害公義呢!我請求和您一起出戰。”

于是,張遼當夜募集敢于與自己出戰的“敢死隊”八百人,殺牛設宴隆重犒賞他們。第二天清晨,張遼身穿铠甲,手持戰戟,高喊着“我是張遼”,身先士卒,一路沖鋒陷陣,勢如破竹,并在斬殺了東吳兩員大将和士兵數十人後,終于沖破東吳軍營壘,直殺到孫權的大帳前。

如果古代有人臉識别技術,曹操與孫權早已被捕殺,更無三國鼎立

張遼當時并不認識孫權,當他殺到孫權大帳前,隻見一名紫髯将軍驚慌失措地退向附近的一座高丘,便大聲叫喊着要紫髯将軍下來交戰。我們後世人現在都知道,這位紫髯将軍實際上就是孫權。

孫權确實被張遼打蒙了,一時之間竟不敢動,待到看清楚張遼所帶的人馬并不多,這才下令将張遼重重包圍。

張遼帶領部下數十人破開重圍,沖了出來,其餘的人高喊:“将軍要抛棄我們嗎?”張遼又返身殺回,再度突圍,救出其餘的戰士。孫權的人馬都望風披靡,不敢抵擋。

這一戰,從清晨一直戰到中午,直打得東吳的士兵魂飛魄散,鬥志全無,張遼才指令回城,部署守城,整修城防,人心軍心于是安定。

如果古代有人臉識别技術,曹操與孫權早已被捕殺,更無三國鼎立

戰後,張遼詢問從東吳投降過來的人說:“向有紫髯将軍,長上短下,便馬善射,是誰?”降人回答:“那就是孫權。”

張遼聞言後悔不已,對樂進說,如果早知道那位紫髯将軍就是孫權,自己再加把勁追上去,一定能夠捕殺了孫權。

呂布的騎士錯失捕殺曹操的機會,張遼錯失捕殺孫權的機會,都是因為不認識。于是我想,如果古人有我們現代的人臉識别技術,或者呂布的騎士和張遼的手裡有我們現在的人臉識别機器,那麼,曹操和孫權恐怕都早已經被捕殺了,根本就不會有後來的三國鼎立的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