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吉思汗軍隊戰無不勝的原因探秘(三)騎兵的武器裝備

伴随着成吉思汗威名的是那支猶如一股旋風橫掃八方、勢不可擋,戰無不勝的蒙古軍隊。

那麼,蒙古軍隊戰無不勝的原因是什麼呢?

現在,就讓我們從蒙古騎兵的武器裝備來探索一下。

俗話說,“人強不如家夥強”,這說明先進的裝備對人做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戰争中,武器的先進與否,當然不能說是決定性的因素(偉大的毛主席上司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但它也是決定戰争勝負的重要因素。那麼,戰無不勝的蒙古軍隊的武器裝備又精良在哪裡呢?

騎乘裝備---蒙古馬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蒙古軍隊的核心力量當然是蒙古騎兵。

是以,我們就先簡單介紹一下蒙古騎兵的騎乘裝備---蒙古馬。

成吉思汗軍隊戰無不勝的原因探秘(三)騎兵的武器裝備

蒙古馬原産蒙古高原,處于半野生生存狀态,它們既沒有舒适的馬廄,也沒有精美的飼料,在狐狼出沒的草原上風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蟲,冬季能耐得住-40℃的嚴寒。蒙古馬體形矮小,其貌不揚,在現代賽馬場上是沒有立足之地的。然而,蒙古馬在風霜雪雨的大草原上,沒有失去雄悍的馬性,它們頭大頸短,體魄強健,胸寬鬃長,皮厚毛粗,能抵禦西伯利亞暴雪;能揚蹄踢碎狐狼的腦袋。進而造就了蒙古馬超強的耐力和不畏嚴寒的習性。是以,在廣闊的空間裡作戰,使蒙古騎兵的長途奔襲、包圍穿插、繞道側擊得以實施,而歐洲騎兵因戰馬耐力不足,有效活動半徑太小,在對壘中幾乎喪失了機動力。

同時,蒙古馬對環境和食物的要求幾乎是最低的,無論是在亞洲的高寒荒漠,還是在歐洲平原,蒙古馬都可以随時找到食物,生命力極其頑強,對其它馬種絕對是壓倒性的優勢。可以說,蒙古馬具有最強的适應能力。無論嚴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而且,蒙古馬可以随時勝任騎乘和拉車載重的工作。

成吉思汗軍隊戰無不勝的原因探秘(三)騎兵的武器裝備

正因為蒙古馬的特殊優勢使得蒙古軍隊具有當時任何軍隊都難以比拟的速度和機動能力。

在21世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唯一僅存的有部隊編制的軍馬場就是紅山軍馬場。而其原因就在于紅山軍馬場的蒙古馬非常耐寒,即便是在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天氣依然可以行動自如,耐力非常好。

(在此,我們再拿汗血寶馬簡單對比一下。汗血寶馬,學名阿哈爾捷金馬(拉丁學名:Akhal-tekehorses),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為中國人乃至全世界所深愛。

可是,汗血馬雖然速度較快,但是它體形纖細,相對說起來負重能力不強,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士兵騎馬作戰,身批甲胄、手提兵器,總重相當大,更願意選擇粗壯的馬匹。并且由于馬具的原因,汗血馬不能駕轅,而粗壯的蒙古馬則無此劣勢,最後幾乎所有從中亞、西亞引入的種馬都歸于消亡。)

另外,他們的馬镫也是他們制勝的一個關鍵因素。有軍事史家言,蒙人可征服世界,短镫功不可沒。蒙古人使用的是短馬镫,短馬镫可以讓蒙古人在馬背上站立起來,這樣他們在馬背上就可以靈活自如的砍殺敵人;而歐洲和阿拉伯騎兵卻使用長馬镫,馬镫隻是放腳的地方,騎兵隻能坐在馬背上。這樣,他們的靈活度大大下降,戰鬥力也就比不上蒙古軍隊了。

蒙古騎兵的主要武器---弓

蒙古人對敵時,先在遠處放箭,敗退時也是放箭來阻滞敵軍,隻有在用箭雨大量殺傷乃至擊潰敵軍後才會去短兵相接,在稱霸歐亞大陸的戰争中蒙古人的“騎射之精”發揮了極其巨大的作用。

成吉思汗軍隊戰無不勝的原因探秘(三)騎兵的武器裝備

蒙古士兵的主要武器是弓,每個士兵至少攜帶兩到三張弓,或者至少一張良弓,以及三個裝滿了箭的巨大箭袋。

當年蒙古騎兵使用的弓是複合弓,較長大,需大約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開,射程遠,幾乎是蒙古騎兵的最重要的殺傷武器。蒙古複合弓通常由桦木制成主幹,将水牛角或岩羊角用動物或魚鳔制成的膠粘貼合成,其有效射程可以達到300米左右,而根據一塊蒙文石碑記載,在西征花剌子模班師後的一次宴會上,哈撒爾的次子也松格射中了五百米左右的目标(矢中三百三十五虞)。

蒙古騎兵的箭支,箭頭非常尖銳,箭頭兩邊磨得很鋒利,好似一把兩邊有刃的劍。而且他們一般身帶兩種箭支,一種比較輕,箭頭小而尖利,用于遠射;另一種比較重,箭頭大而寬,用于近戰。制造箭頭的材料有鐵、鋼、角或者骨,箭頭長度在5公分左右,用沙柳制作箭杆。

這樣強的弓,這樣尖銳的箭,基本上可以射穿敵人的裝甲,對敵人造成極大的傷亡和心理震懾。

蒙古騎兵的近戰武器

成吉思汗從未對兵種的武器進行嚴格的分工,是以蒙古騎兵通常随身攜帶各種武器。

蒙古騎兵随身攜帶的近戰武器通常有馬刀、短刀、長矛、斧頭、狼牙棒等等,或挂在腰間,或者置于馬鞍上。

在他們之中,其中一些人還有矛(矛是槍的前身,兩者明顯的差別是矛較長,為兵刃中最長之物,而槍帶有槍纓)。這種矛在其鐵頸上有一個鈎,他們就用這個鈎把敵人從馬鞍上拉下來。

簡單來說,輕騎兵主要兵器是弓箭,重騎兵的主要兵器是長槍。每種騎兵其攜帶的近戰武器基本相同,并無太多的特殊之處或者說并沒用什麼特别優秀之處。

特色之處,也僅僅在于蒙古騎兵常常根據個人愛好裝備其他新穎獨特的武器,譬如套馬的繩套和網馬的網套,另敵人難以防範。這在正規的軍隊中較少見。

蒙古騎兵的護甲

蒙古騎兵的甲胄以皮甲為主,有些戰馬也披有皮馬甲。在蒙古人征伐四方積累了更多的财富時,開始裝備更多鐵甲,随着蒙古人相繼征服中原、花剌子模、羅斯和西亞等地,其甲胄制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

從事突擊行動的重騎兵,戰馬披有皮馬甲,士兵全身披着盔甲,雙腿也有護甲覆寫着,盔甲通常是皮制的,而且有兩倍或三倍的厚度;或者是從敵人那裡繳來的鎖子铠甲。他們頭戴當時通常所用的簡易頭盔。

成吉思汗軍隊戰無不勝的原因探秘(三)騎兵的武器裝備

輕騎兵,他們除了戴一頭盔外,身上有較簡易、輕便堅韌的護甲,或者身上不披盔甲,使其更自由靈活,容易保持長時間的戰鬥力。輕騎兵的任務是偵察,掩護,為重騎兵提供火力支援,肅清殘敵以及跟蹤追擊。

而其比較有特色且實用的一種護甲,就是有條件的蒙古士兵在戰鬥開始前要披一件綢長袍。這種綢用生絲制成,編織得十分細密。成吉思汗發現箭很難穿透這種綢衣,隻會連箭帶布一同插進傷口,能有效的降低箭支的殺傷力。而且治療時隻須将綢子拉出便可将箭頭從傷口中拔出,然後敷藥就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