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皇帝之中的翹楚,開創成立帝國最難之路,他完成了人生逆襲!

最難的開國皇帝當屬朱元璋了,這個理論的基礎建立在朱元璋的出身,他是曆代大一統開國皇帝中,出身最差的草根皇帝,完成了從低谷到九五的絕地逆襲,是一位震爍古今的開國大帝!

朱元璋參加起義之前

這位老哥在參加起義之前,他的生活和廣大勞苦大衆是一樣一樣的,他出身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這個家族往上翻幾代人,都是貧苦農民,并沒有任何名人。

他們一大家子人,四處漂泊躲債,就想安安穩穩當佃戶,隻要能活着,有口飯吃,就心滿意足了,偏偏這樣的願望在元末卻極難實作,導緻朱元璋的家庭被迫開始分崩離析。朱元璋在家裡排行老四,家族排行老八,有一年瘟疫,父母和大哥離開了這個家,朱元璋無奈和二哥一家分開求生,走上了颠沛流離的求生路。

開國皇帝之中的翹楚,開創成立帝國最難之路,他完成了人生逆襲!

這一路,朱元璋當了和尚,和尚沒飯吃又出去做了3年乞丐,3年的乞讨生活讓他親眼看到了各地的民情,他也在一次次生死危機中看透了人性,為了生存,他的性格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對他影響挺深的,其實仔細想想,在民不聊生的年代要了三年飯,應該什麼都會經曆過,韓信那種胯下之辱又算什麼呢?

适逢亂世,大丈夫當建功立業,面對這樣殘破的山河,面對這樣腐朽殘暴的元朝,朱元璋接到了夥伴的邀請,他毅然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25歲的朱元璋從乞丐,變成了義軍,走上了他的傳奇之路。

開國皇帝之中的翹楚,開創成立帝國最難之路,他完成了人生逆襲!

奮鬥的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人間疾苦,朱元璋多次瀕臨死亡,此刻能作戰有飯吃,朱元璋把内心壓抑的所有情緒都釋放出來,他憑借不要命的勇猛和作戰智慧,很快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他深知農民起義軍貪圖小利的特點,他獲得戰利品從來都是全部交給郭子興,郭子興很喜歡他,其實換做誰都會喜歡他,畢竟他什麼都不圖,郭子興又怎麼知道,他圖的是天下,又如何會對這些蠅頭小利心動呢?

後來朱元璋娶了郭子興的養女,被稱為朱公子,還有了字國瑞。徐州紅巾軍主将芝麻李,内讧開始了,郭子興被綁架,朱元璋将他救出後,覺得還得有自己的勢力才行,于是反鄉募兵,一共招募了700多人,這群人中有徐達、周德興、郭英等。這一次招募,朱元璋有了自己的心腹,他是以被郭子興封為了鎮撫。但是眼看半年過去了,這支起義軍仍然在濠州沒有任何動作,朱元璋于是帶領了24名心腹選擇離開,南略定遠。一路之上,朱元璋張家堡驢牌寨、招降了豁鼻子秦把頭、攻破定遠橫澗山的元軍營地。擴軍到2萬人,攻下滁州,結識李善長。但是朱元璋不好高骛遠,當郭子興來到滁州的時候,朱元璋将兵權交給了郭子興,郭子興很高興,看着這三萬精銳士兵,感慨萬千!

開國皇帝之中的翹楚,開創成立帝國最難之路,他完成了人生逆襲!

直到郭子興死後,其子郭天叙為都元帥,但是掌握實權的确實朱元璋,畢竟這些人都是朱元璋一手帶出來的兵,朱元璋在浙西穩了6年,他的口号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發展壯大之路

朱元璋有了原始積累以後,他的開始發展壯大,此時的他不再是一無所有的乞丐,而是有些資本的奮鬥者,雖然有些家底了,但是他還是無根的浮萍,未來的一切全靠自己打拼,并沒有金主和大勢力背後支援。

朱元璋在和州駐守的時候,他沒糧食了,或許是老天幫他,正好有兩支紅巾軍的巢湖水軍來投奔,朱元璋于是帶着自己的部隊,乘坐水軍船隻,到達對岸奪取了采石,在采石得到了不少的糧食。士兵開心不已,因為這場勝利讓他們的溫飽得到了滿足,他們想帶回家慶祝勝利,朱元璋的志向可不隻是過點好日子,他想争霸天下,于是他一咬牙,把所有的船隻都順流放開,斷了回去的路。見到此舉,所有人都明白了朱元璋的意圖,于是軍心大振,一往無前,拿下了太平。在太平朱元璋完成了根據地的建設,置太平興國翼元帥府,自己做元帥,任命李善長為帥府都事。

開國皇帝之中的翹楚,開創成立帝國最難之路,他完成了人生逆襲!

随後又拿下了城外的陳兆先軍營,其三萬六千人歸降,為了收買人心,朱元璋做了一件大膽的事情,他在降軍中挑選了500人做親軍,除了這500人,身邊就隻留了親兵統領馮國用。降軍們一看朱元璋對他們如此信任,于是都死心塌地的跟着朱元璋幹了。這裡展現了朱元璋的膽識和謀略,若非有此,這三萬六千降軍恐怕沒有什麼助力,反而是一個去留都是痛的頑疾。

随後,經過朱元璋部的拼殺,他的地盤雖然不大,但是在小明王部已經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刻擁兵十萬,朱元璋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盡管四面有張士誠、徐壽輝、元軍等敵人為鄰,但是朱元璋一點也不怕,還是按照自己的政策進行,那就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此刻有了根據地的他算是完成了“高築牆”,随後他開始“廣積糧”,朱元璋放棄了原來的強征制度,大力發展屯田,興修水利,同時減免賦稅,一時間熱火朝天,幾年下來,府庫充盈,軍糧充足。

在“廣積糧”的同時,朱元璋也積累了很多的人才,他對人才非常重視,在這幾年中,朱元璋韬光養晦,完成了自我蛻變,其實力已經不容小觑。

開國皇帝之中的翹楚,開創成立帝國最難之路,他完成了人生逆襲!

消滅敵人

朱元璋的主要敵人有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方國珍、陳友定屬于小富即安的人,不足慮,張士誠屬于搖擺之人,沒什麼雄心大志。隻有陳友諒是朱元璋的勁敵。

陳友諒

朱元璋自然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的主要攻擊方向定了陳友諒。陳友諒定下的首要敵人又何嘗不是他朱元璋呢?

陳友諒約張士誠一起進攻應天,瓜分朱元璋的地盤。朱元璋馬上做出了應對,讓部下康茂才詐降,聲稱自己為内應,與陳友諒裡應外合,康茂才與陳友諒是老朋友,陳友諒以為康茂才是在他和張士誠給的壓力下,做出了良禽擇木而栖的抉擇,他有哪裡知道,這是一個計策呢?随着陳友諒中計,朱元璋趁機利用伏兵大敗陳友諒,奪取了陳友諒多個地盤。

當朱元璋和陳友諒再一次碰面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二十九日,這一天開始,他們開始了最後的決戰——鄱陽湖水戰。最終朱元璋利用小船靈活性,火燒陳友諒大軍,陳友諒戰敗被亂箭射死,退出了曆史舞台。

開國皇帝之中的翹楚,開創成立帝國最難之路,他完成了人生逆襲!

張士誠

朱元璋剛開始收拾張士誠的時候,檄文剛釋出,同年杭州、湖州先後投降。張士誠死守平江,朱元璋将平江圍起來,慢慢打,築牆,築高樓,向城内日夜騷擾,射箭,令張士誠部痛苦不堪。就這樣一直消耗,張士誠誓死頑抗,直到城破,張士誠還以巷戰的形式負隅頑抗。不過,張士誠的掙紮是擋不住大勢所趨的,最後被朱元璋抓獲,亂棍打死了。

至此,朱元璋消滅了他的主要敵人,又将其他的小股勢力清理後,完成了江南統一。

建立大明

經過半生戎馬,朱元璋終于來到了大元的面前,他劍指大元,揮軍沖鋒,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為綱領,一呼百應,大元在大勢面前應聲而倒,退出了中原。

朱元璋最終建立了大明朝,朱元璋于南京稱帝。

結語

在沒有世族大家支援的情況下,朱元璋以乞丐身份,在亂世完成了逆襲,從人類食物鍊底端,經曆了無數次生死危機,憑借自己的努力和上天的眷顧,最終成為了九五之尊!在曆代開國皇帝之中,再無出身如此之低的開國帝王,堪稱奇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