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立嘉慶為太子時,特意讓他去拜祭早逝的哥哥,有什麼深意?

雖說古人的壽命一般比較短,但是乾隆卻很長命,在他宣布嘉慶為太子時,已經是八十多歲了。在他立下太子時,做了一件讓很多人都無法了解的事情——讓太子去拜祭一位早亡的哥哥,也就是乾隆的另一個兒子。按理來說太子的地位已經很高了,乾隆為什麼還要讓他去拜祭一位已逝之人呢?别人不明白,可不代表永琰本人也不明白,因為他所拜祭的這個哥哥名為永琏,也是他的父親最喜歡的兒子,去世那年年僅九歲。永琏出生時,乾隆還沒有當上皇帝,還是一個王爺。永琏的母親則是富察氏,也是雍正最為看好的未來皇後人選。雍正皇帝早就有意把位置傳給乾隆,是以對于他的婚事非常看重,親自挑選他的嫡妻人選。富察氏就是雍正親自下旨替乾隆挑選的并賜婚的。

乾隆立嘉慶為太子時,特意讓他去拜祭早逝的哥哥,有什麼深意?

古代對皇後的出身要求非常嚴格,尤其是滿人掌管的清朝,等級制度比較嚴重。富察氏的出生也非常高貴,正經的鑲黃旗人。她的祖上曾經跟随努爾哈赤打天下,建立了清朝以後,對朝廷一直忠心耿耿,是朝廷少有的元老。之後他的後代一直都受到朝廷重用,其中富察氏的父親還和雍正交情甚笃。清朝所有貴族都非常注重子女的素養,富察氏也樣樣精通。在家人和先生的教導之下,她的修養也很好,稱得上賢良淑德。在雍正為乾隆選妃時,乾隆已經被秘密立為太子了,是以對于選妃一事非常慎重。雍正在第一次看到富察氏時,覺得此女很有皇後威儀,經過慎重考慮以後,決定把她選為乾隆的福晉。

乾隆立嘉慶為太子時,特意讓他去拜祭早逝的哥哥,有什麼深意?

雖說兩人的婚姻全是雍正一手促成的,在結婚以前連面都沒見過。但是富察氏無論在面容還是在品德方面都非常過人,很快就吸引住了乾隆的目光,兩人之間相處非常和諧。再加上乾隆本身也是非常有才華的人,富察氏深受吸引,兩人的感情逐漸由淺入深。不久過後,這位福晉就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也是乾隆的嫡長子。既是自己的嫡長子,又是自己心愛的女人所生的,乾隆自然非常喜歡。就連雍正對這位嫡孫也非常上心,特地為他取名為“永琏”。翻開字典,不難發現“琏”有非常美好的意義,足以看出雍正對這位嫡長孫的重視,甚至還有意讓他繼承位置的意思。

乾隆立嘉慶為太子時,特意讓他去拜祭早逝的哥哥,有什麼深意?

雍正去世之後,時年二十五歲的乾隆順理當上了皇帝。乾隆雖說在政績方面略遜于長輩,但是也可圈可點。他在上位不久過後,就效仿他的父親立下了一道密诏放在了牌匾後面,密诏指明在自己駕崩之後把皇位留給永琏。其實清朝在立儲君方面向來不像其他朝代,并不一定非要立嫡長子為儲君。當時乾隆還那麼年輕,完全不用那麼着急把永琏立為儲君的,或許其他皇子同樣優秀。可是他卻偏偏急着讓永琏接替自己的位置,足以看出他對這個長子的喜愛程度了。可惜乾隆縱然身為皇帝,依然無法掌控所有的事情,他一心想要永琏接替他的位置,卻沒想到這個讓他驕傲的兒子,竟然在九歲的時候因為風寒而去世了。

乾隆立嘉慶為太子時,特意讓他去拜祭早逝的哥哥,有什麼深意?

在這位嫡長子去世以後,乾隆非常傷心,既然密诏已經無效,隻能拿出來把他追封為皇太子,并且加以厚葬了。乾隆還特地把這位兒子的墓地建立在自己旁邊,希望來世還能再做父子。之後不管乾隆有多忙,都會抽出時間到永琏的墓地上看看,陪伴自己那位可憐的兒子。在這位儲君去世之後,乾隆先後立了幾位皇子為太子,可是不知道出于什麼緣故,隻要哪位皇子被立為太子,過不了多久都會去世。乾隆在傷心之餘,也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再也不敢輕易提立儲君一事了。

乾隆立嘉慶為太子時,特意讓他去拜祭早逝的哥哥,有什麼深意?

乾隆這一拖直接拖了幾十年,轉眼間他自己已經六十多歲了,不管怎麼拖,都需要把儲君一事給确定下來了。經過衆多變故以後,乾隆的兒子已經剩下四個,除了永琰以外,其他三個都不太優秀。再加上這個兒子是他比較喜愛的妃子所生,于是他便把這位兒子的名字寫進密诏裡。

乾隆立嘉慶為太子時,特意讓他去拜祭早逝的哥哥,有什麼深意?

乾隆的壽命實在太長了,一直到了八十五歲,依然非常健壯,這時候他已經不好意思繼續待在皇位上了,這才把永琰立為了太子。之後又特地讓他祭拜永琏,并且向永琰透露了一個資訊:你原本并非我意屬中人,更要兢兢業業,日後當個好皇帝。在乾隆的敲打之下,永琏确實更沒敢觊觎皇位,一直到乾隆甘願退位,他這才當坐上高位。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制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