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三野後勤司令員,戎馬一生為官清廉,女兒官至副總理

導語:在我黨的内部有一位抗戰時期的後勤司令員,戰争年代奔赴前線,和平年代清廉執政。他的一生是為祖國奉獻的一生,始終将人民群衆的利潤放在第一位。在對子女的教育上,他也絲毫不含糊,最終子女也不負衆望成為國家的第四任女副總理。那就是紅14軍創始人劉瑞龍。

他是第三野戰軍後勤司令員,戎馬一生清廉為官,後來女兒當了副總理

年幼喪父的劉瑞龍,劉瑞龍是江蘇南通人,1910年出生,在他出生不久,他的親生父親就因為意外去世,留下幼小的她和母親兩個人相依為命。生活過得十分的清貧,三天兩頭揭不開鍋。劉瑞龍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依靠鄰裡的幫助長大成人。

在命運面前,他的母親并沒有放棄,始終堅信子女的教育至關重要。盡管家庭條件很差,她也靠着自己的雙手養家糊口,拼命掙錢供兒子讀書。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用在年幼的劉瑞龍身上,也十分的合适。

他從小就非常的懂事,看着母親的辛勞,他一邊刻苦學習,一邊在業餘的時間常常幫家裡幹活。原本母親的家庭就是書香門第,外祖父更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儒生,是以母親的性格很好,也十分的通情達理,略通筆墨。在耳濡目染之下,劉瑞龍對知識的渴望和接受能力要比同齡人強很多。

由于外祖父的影響,他對中國古典詩詞有很濃的興趣。是以從小便熟讀詩詞,這也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上本身在軍隊呆的年份夠長,是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戰争時期所寫,這也為我們後世研究我軍抗戰曆史留下了寶貴的财産。

後來劉瑞龍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了通州師範學校讀書,也是在同一時期,他接觸到了外面世界的新知識,思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最終引領他走上革命的道路,在1927年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我們知道那段時間,中國共産黨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國内外的形勢不容樂觀,但是他依然義無反顧的加入了黨,并且通過自身的努力,組織了許多優秀青年加入進來,不斷地發起愛國運動,比如當時有名的江上青就是劉瑞龍引進黨的。

20歲的時候,風華正茂的劉瑞龍開始着手建立紅14軍,可惜的是14軍在後來敵人的圍剿下走向了分裂。而劉瑞龍也因為叛徒的出賣,被迫放棄南通老家根據地和紅14軍。轉戰川陝蘇區,并加入了紅29軍任政治部主任。

當年劉瑞龍在29軍慘敗之後重新組建陝南遊擊隊,在當地進行遊擊作戰,戰鬥中不幸被捕。被俘虜之後,敵方對他嚴刑拷打,他沒有透露半個黨的秘密,一句話也沒說,經過了幾個月艱難的日子,終于在共産黨的救援下,他恢複了自由,重新回到了黨組織内部。

在前線下來之後,劉瑞龍在第三野戰軍中擔任後勤司令員,這個職位在當時至關重要,因為部隊不斷地在增兵,所有的糧草辎重都需要他親自過目盤點,是以他軍務十分的繁忙,所面臨的壓力也十分的巨大。

當時的運輸裝置比較簡陋,而作為後勤總司令員的劉瑞龍,親自帶領後勤部隊,用最原始的方法和工具,為前線提供必要的物資。為我軍決戰提供了最充足的準備。

後來在1955年授銜儀式上,劉瑞龍因為年齡關系已經退休,是以未能參加授權儀式。然而退休的他仍然對黨的事情念念不忘,在人民群衆中也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在他78歲的高齡也時常參加工作會議。由于勞累在一次會議上,他突然去世,永遠地離開了黨和群衆。

結語:劉瑞龍的一生為祖國的發展和建設奉獻了一生,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培養了下一代優秀的中國共産黨人。他的幾個女兒在她的培養和熏陶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二女兒劉延東更是成為新中國第四任女副總理,這是何等的榮耀!

黨的曆史是抗争的曆史,在這部曆史中少不了像劉瑞龍這樣的革命英雄,無論在戰場前線還是在幕後,都無私的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