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比伍子胥還狠!伺機替父報仇,掘墓毀屍,還把仇人的骨灰吃了!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本是楚國人,但因其父伍奢被費無極讒言陷害,于是被楚平王殺死,伍子胥是以逃到了吳國,投入後來的吳王阖闾帳下,積極幫助吳國加強軍備,伺機替父報仇。

他比伍子胥還狠!伺機替父報仇,掘墓毀屍,還把仇人的骨灰吃了!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死。但伍子胥并沒有是以忘記仇恨。公元前506年,吳王阖闾親自挂帥,以伍子胥為大将,率領吳國軍隊深入楚國,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擊敗楚軍主力。不久,吳軍攻陷楚國都城郢都。而伍子胥進入郢都後,第一件事,就是尋得楚平王之墓,掘墓并鞭屍三百。

他比伍子胥還狠!伺機替父報仇,掘墓毀屍,還把仇人的骨灰吃了!

曆史過了1195年後,又有一個人再現了伍子胥的這段故事。這個人叫王頒[bān],他的父親是南朝梁名将王僧辯。他與後來的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因為政見不合,在建康城下一場大戰,最終兵敗被殺。而王頒由于當時身關中,聽說父親被殺以後悲痛不已,立志報仇。

他比伍子胥還狠!伺機替父報仇,掘墓毀屍,還把仇人的骨灰吃了!

隋開皇八年(公元588),隋文帝楊堅派晉王楊廣率兵50萬,發動滅陳統一戰争,王頒主動要求參戰。由于整個戰役非常順利,在第二年的2月,江南基本平定。王頒秘密的召集了父親的舊部,得到一千多人。王頒面對這些父親的老部下,并不說話,隻是面對他們痛哭不已。其中有一個人了解王頒的心意,對他說,雖然沒有親手殺陳霸先報父仇,但可以把陳霸先掘墓毀屍,也算報了父仇。于是他們當晚便發掘陵墓,打開棺椁,将陳霸先的屍體拉出來,一把火燒掉,王頒又把仇人的骨灰和着水吃了下去。

他比伍子胥還狠!伺機替父報仇,掘墓毀屍,還把仇人的骨灰吃了!

而事後,王頒知道私自為父報仇,觸犯國法,于是自縛向晉王楊廣請罪,楊廣将此事彙報給了隋文帝。但隋文帝念在他是為父報仇,是“孝義之道也”,沒有将王頒治罪。

不過,王頒之後在論功行賞時,有司根據其戰功,“加柱國,賜物五千段”。但王頒堅決推辭說:“我憑借國家的強大,報私仇,自己的初衷就不是為了國家,不能接受國家的賞賜。”隋文帝答應了他。王頒後來拜代州刺史,官聲不錯,最後死于任上,終年五十二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