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萬曆皇帝陵中怪現象,揭示一段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宮鬥内幕

1957年,一支考古隊經過一年多的發掘,終于走進了這座規格絲毫不遜色于紫禁城的皇陵——定陵,塵封了300餘百年的秘密展現在了世人面前。墓室裡逝者那怪異的埋葬姿勢,棺椁和屍身不同損壞程度,以及他們的身份,又給學者們帶來了新的曆史課題,也給後人再述了一段萬曆年間的深宮鬥争故事。

明朝萬曆皇帝陵中怪現象,揭示一段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宮鬥内幕

定陵

一、定陵規模格局不輸紫禁城

作為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也就是萬曆皇帝死後栖息的宮殿,定陵的規模和格局不輸于真正的皇宮。萬曆生前所在的宮城——紫禁城,總占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定陵地面建築面積為18.2萬平方米,光從規模上看,它就絲毫不比紫禁城遜色。

按照皇陵的格局,定陵地面上建有一整套的建築群,它由一圈外羅城城牆圍成,外羅城正門前是三座漢白玉石橋,緊接着是一座碑亭,其周圍有定陵監、宰牲亭、祠祭署等300多間建築物。進了外羅城,中間是一座三進式的寬闊院落,院落中心是祾恩殿,最裡面便是明樓和寶城。

明朝萬曆皇帝陵中怪現象,揭示一段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宮鬥内幕

定陵地宮平面圖

定陵寶城之下有地宮,也就是皇帝死後的“寝宮”,其總面積有1195平方米,分為前、中、後殿以及左右配殿共五個部分,左右配殿裡各有一張漢白玉床,中殿有三張漢白玉的龍鳳椅,後殿則是停放着三具金絲楠木的棺椁以及堆放着無數的珍寶;萬曆生前的寝宮——紫禁城乾清宮的建築面積約為1400平方米,主體建築分前後兩個部分,前面9間房,後面5間房,共安放了27張床。這麼看來,定陵的地宮規模與紫禁城裡乾清宮的規模也不差上下。

同時,定陵地宮中的建築形式和裝飾與紫禁城也保持一緻。例如,地宮有七道漢白玉石門,每扇石門上都有九九八十一枚半球形門釘,這正是與紫禁城裡大門的形制是一緻的,代表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

明朝萬曆皇帝陵中怪現象,揭示一段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宮鬥内幕

紫禁城乾清宮示意圖

二、逝者怪異的埋葬姿勢及其映射的政黨鬥争背景

打開後殿裡停放的三具金絲楠木棺椁,考古隊看到了一男兩女三副屍骸以及各種陪葬品。最初讓考古學者們訝異的并不是裡面珍奇的寶藏,而是死者安葬的怪異姿勢。

衆所周知,在中國傳統的喪葬形式中,最常見的就是讓死者平躺在棺底。而定陵裡的這三具屍骸安葬的方式竟然都是“側卧”,屍體自然腐敗後,最終形成了一個“S”形。這與常理不符的喪葬形式,一時間成為了考古學者研究的新課題,對此不同專家都有自己的見解。

經研究,主流的解釋有兩種,其中一種是“北鬥七星”說,另一種是“獅子卧”說。下面分别來說一說這兩種解釋。

明朝萬曆皇帝陵中怪現象,揭示一段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宮鬥内幕

萬曆

(一)“北鬥七星”說

自遠古時代起,中國就有關于“紫微帝星”的傳說。公元前1000多年,也就是周朝時期,紫微星就是當時的北極星,它當時處在北極天中心,幾乎正對着地球的地軸,是以從地球上看,天上的所有星星都圍繞着它旋轉。中國古人将北極星周圍的星星分為三撥,并想象其為三個城池,分别命名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居于北極天正中心,古人認為這裡就是天帝的居所,便稱其為“紫微宮”,北極星就被稱為“紫微帝星”。

皇帝作為天帝之子,居住的宮城要與天上的紫微垣一般居于正中,并名為“紫微城”。後來,因為皇城都嚴禁老百姓靠近,又被稱作“紫禁城”。

“北鬥七星”一年四季總是指向北極星,在紫微垣的“城門口”,是紫微垣裡最重要的星座,《晉書·天文志》中說:“鬥為人君之象,号令之主也。”也就是說,北鬥七星是地上皇帝的象征。是以,有學者認為萬曆死後以北鬥七星姿勢入葬,是代表着他尊崇的地位。

鬥轉星移,到了隋唐時期,天上的北極星已經不是周朝時期的那顆了,但“紫微帝星”的名号卻沒有因北極星的更替而變更。

明朝萬曆皇帝陵中怪現象,揭示一段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宮鬥内幕

紫微垣星圖

(二)“獅子卧”說

關于萬曆奇怪埋葬姿勢的另一種解釋,是“獅子卧”說。獅子卧是佛教信徒睡眠或高僧涅槃時一種吉祥的姿勢,也就是側卧。萬曆是虔誠的佛教信徒,他也善于利用這種信仰為自己政權的鞏固加分。

萬曆登基時才九歲,處理政務全倚仗當時的幾個輔臣,其生母李太後代為聽政。李太後出身卑微,沒有什麼強大背景給萬曆及自己做支撐。鑒于此,李太後便想方設法為自己找了個“菩薩”做靠山。

某日睡醒,李太後便聲稱自己在夢中遇見了九蓮菩薩,菩薩向她傳授了《九蓮經》。随即,她一字不落地将經文背誦下來,萬曆立即将這篇經文收入了佛家典籍。

接着,李太後命人為自己建造一座慈壽寺,寺廟竣工之時正值萬曆親政。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背景,也為萬曆親政制造出是順應天意的祥瑞,在初秋時節,李太後讓自己的居所慈甯宮内開出了蓮花。

為此,萬曆特意下诏,命内閣大臣作辭賦來歌頌此祥瑞,這事還記錄在了《神宗實錄》裡。随後,在李太後誕辰,萬曆讓人将珍藏的吳道子畫的觀音像改成李太後的樣子,并命名為“九蓮觀音像”。

李太後在世28年裡,萬曆不斷深化她的菩薩形象。李太後去世後,萬曆直接尊其為“九蓮菩薩”,至此萬曆是菩薩之子的身份也坐實了。借着九蓮菩薩的強大靠山,萬曆在親政後期數十年的内閣、政黨紛争中,始終能穩控局面,即使他自己懈怠政事,連續28年不上朝,國家也能運作如常。

這麼看來,在李太後與萬曆合作的造神活動背景之下,萬曆作為“九蓮菩薩”之子,死後采取佛陀涅槃時“獅子卧”的姿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明朝萬曆皇帝陵中怪現象,揭示一段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宮鬥内幕

九蓮菩薩像

三、棺材裡的怪現象揭示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後宮争鬥

定陵地宮三副棺材裡分别躺着的是萬曆、孝端皇後、孝靖皇後。相較之下,孝靖皇後的屍身及棺椁損毀十分嚴重,而且不僅她的棺椁有破損,裡面的陪葬品也大多都殘缺不全。但是,三具棺椁同處一個墓室,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這就牽扯到萬曆在世時,後宮裡四個女人合演的一出宮鬥大戲,她們分别是李太後、王皇後、王恭妃、鄭貴妃。

王皇後與王恭妃是同一批入宮的秀女。在這次民間美女的海選中,王皇後拔得頭籌成為了萬曆的原配妻子,并被封為皇後。王恭妃卻留在宮中成為了李太後的宮女。

新婚燕爾,萬曆與王皇後感情甚是深笃。王皇後為人處事都十分得體,獲得後宮的一緻好評,但她為萬曆生了一個長女後便再無生育,在這個“母憑子貴”的年代,王皇後逐漸失去了丈夫的心。

明朝萬曆皇帝陵中怪現象,揭示一段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宮鬥内幕

孝端皇後鳳冠

三年後,身份還是宮女的王恭妃已經褪去了早年的青澀,出落得成熟大方,而且富有女性魅力。在一次去慈甯宮給李太後請安的時候,萬曆一眼便瞧見了明豔照人的王恭妃,當時把持不住就“私幸之”,使王恭妃有了身孕。

王恭妃的身形變化引起了李太後的注意。面對李太後的詢問,萬曆起初想賴賬不認,卻被李太後用《起居注》裡的記錄怼得啞口無言。随後,李太後命萬曆封王恭妃為妃。無論從什麼角度看,王恭妃能上位,對于李太後都是有好處的。

李太後雖然是萬曆生母,卻還不是後宮的“一把手”,陳太後才是後宮之主。她倆同為明穆宗的遺孀,明穆宗在世時,陳太後為皇後,李太後為貴妃。明穆宗去世後,陳太後被尊為“仁聖皇太後”,李太後則被尊為“慈聖皇太後”。同時兩位在世皇太後有徽号,這是史無前例的。然而,雖然在稱謂上李太後與陳太後平起平坐,但李太後出身卑微,并且不是皇帝的嫡母,身份上和陳太後相比還是低一等。

李太後大力提拔王恭妃,這相當于給自己在後宮扶植了一個親信,如果王恭妃再能為萬曆生一個皇長子,自己的保障又多了一層,倘若将來這個孫子能立為太子,李太後在後宮的地位就無人能撼動了。事實證明,李太後的預感是正确的,王恭妃後來果然給萬曆生了一個長子朱常洛。

明朝萬曆皇帝陵中怪現象,揭示一段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宮鬥内幕

王恭妃

然而,花心的萬曆卻對王恭妃一點感情都沒有,他最愛的女人是新入宮的鄭貴妃。鄭貴妃不僅明豔照人,情商還高,比之溫婉低調的王皇後以及低眉順眼的王恭妃,她能說會道、才情橫溢、善解人意,讓萬曆對她神魂颠倒。

鄭貴妃為萬曆生下了第三個兒子朱常洵,出于對鄭貴妃的專寵,萬曆有心要将朱常洵設立為太子。然而,這一下就成為了各大政治利益集團鬥争的焦點。四個女人的宮鬥也由暗鬥變成了明争。

李太後當然要全力保全王恭妃和自己的長孫,幾次三番質問萬曆為什麼遲遲不立朱常洛為太子,萬曆隻能推說:“朱常洛是‘都人’之子。”李太後怒了,罵道:“你也是都人之子!”所謂都人就是宮女,原來李太後最早也是裕王府的一個侍女,出身十分低微。這麼看來她力保王恭妃除了要扶植自己的勢力外,也有一定的心理情結在裡面。

鄭貴妃處處找茬子打壓、陷害王恭妃,王恭妃出身低微,隻能一味隐忍,而萬曆卻視而不見。在這種情形下,王恭妃及兒子朱常洛在宮裡受盡欺淩,莫說正常的王室該有的待遇根本無法兌現,即便與一般的貴族相比,王恭妃母子的生活也顯得十分寒酸。

明朝萬曆皇帝陵中怪現象,揭示一段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宮鬥内幕

鄭貴妃

王恭妃母子被安排在紫禁城裡最冷清的宮殿——景陽宮,不僅無人問津,萬曆也從來不與他們見面。因害怕兒子被人暗算,直到朱常洛13歲,王恭妃還與他一同起卧。

所幸的是,王皇後對王恭妃這個同年入宮的姐妹還是十分照顧,經常為她周全、解圍并時常接濟他們,這樣才使得朱常洛能順利地長大成人。雖然從情分上說,王皇後的确跟王恭妃有感情基礎。但面對鄭貴妃這樣咄咄逼人的對手,王皇後自然要選擇幫助王恭妃。王皇後自己沒有兒子,選擇一個對自己沒有攻擊性的王恭妃做姐妹,并扶植其兒子為太子,肯定比恃寵而驕的鄭貴妃要好太多。

在各方的壓力下,萬曆最終不得不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王恭妃卻沒有是以而過上好生活,一直被關在景陽宮裡。直到咽氣前,朱常洛才強行打開宮門闖進去與她見了最後一面。王恭妃死後,萬曆遲遲不肯按應有的規格給她安排葬禮,并随便找了一處地方埋葬了,以至于王恭妃的屍身腐爛得面目全非。同時,王恭妃數十年被幽禁冷宮,她的陪葬品很少,并多是些不值錢且破損的物件。

即便如此,鄭貴妃也沒有死心,多次安排人暗算朱常洛。有一次竟然找了個名叫張差的三十多歲男人,手持木棍闖入朱常洛的住所慈慶宮,見人便打。最終,這個張差被制服,并供出自己是受鄭貴妃指使。

為了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萬曆竟然一改近三十年不上朝的習慣,親自主持了“梃擊案”的處理。在萬曆的協調下,朱常洛表示不再追究此事。萬曆對朱常洛的“懂事”表示十分欣慰,立即以“瘋癫奸徒”的罪名處死張差,草草了結此案。

且不論這個張差是否真的是鄭貴妃派來的,還是朱常洛演的苦肉計。單從結果來看,朱常洛太子的位置在這件事情中終于暫時穩定了下來,并對鄭貴妃進行了有力的反擊。

明朝萬曆皇帝陵中怪現象,揭示一段從紫禁城延續到墳墓的宮鬥内幕

朱常洛

王皇後比萬曆早去世3個月,按照皇後葬禮規格,她被葬在了定陵裡。而萬曆對鄭貴妃的真愛至死不渝,他臨終前還留下遺言:封鄭貴妃為皇後,并且死後埋進定陵,和自己一起合葬。

然而,身後事卻不在萬曆的掌控中了。他死後,朱常洛登基做了皇帝,鄭貴妃及其兒子的生活自然不會十分好過。在朱常洛的主持下,王恭妃被追尊為“孝靖皇後”。但朱常洛的皇位還沒坐熱,就因吃了一顆“紅丸”而蹊跷駕崩了,在位時間還不足一個月。緊接着,朱常洛長子朱由校登基,在他的主持下,王恭妃棺椁又被從土裡挖了出來,重新以皇後的規格送進了定陵地宮,與萬曆及王皇後合葬在了一起。幾經周折下來,王恭妃的屍身與萬曆、王皇後的相比,腐爛程度要高很多,她的棺椁多處破損,陪葬品也不多,這就是定陵地宮裡三具棺椁奇怪現象的原因。

鄭貴妃去世後,被單獨埋在了銀泉山下。自此,紫禁城裡四個女人的宮鬥戲才徹底落幕,她們之間的恩怨情仇被埋葬進了墳墓,世人隻能通過史料上的記錄了解其中的片段。直到考古學家們打開定陵地宮及她們都棺椁,這個故事的全貌及其内幕才真切地展現在人們眼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