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造景山鎮壓元朝龍脈,揭秘北京城風水格局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造景山鎮壓元朝龍脈,揭秘北京城風水格局

古人相信風水,認為風水會影響世代運勢。明清時期在北京城東南西北中5方向,分别設定5個鎮物,中央鎮物為景山,明成祖朱棣建此山除了用于鎮住前朝龍脈,另外還有改風水造命運的作用,也影響北京城的位置與格局

公元1421年,明朝第三皇帝明成祖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城,但當時北京城規劃依舊是元朝時的模樣,明成祖朱棣遷都後,無法接受沿用前朝的建築,除此之外,宮城内的元朝皇帝居住地延春閣,更是讓明成祖覺得晦氣,是以改建延春閣便成為他遷都後的首要任務。

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朱棣開始翻修北京城,并刻意将故宮北牆向南移500公尺,将延春閣移出宮外,還用護城河挖出的土,在延春閣遺址上堆一座山,取名為鎮山,寓意就是壓制前朝,而此山被後世稱為景山,由于想讓故宮擁有背山面水的地理條件,是以建造金水橋與景山。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造景山鎮壓元朝龍脈,揭秘北京城風水格局

不過元朝首都元大都,是1267年按照太極八卦所建,其中太極中心點為現今的銀錠橋附近,北京城以此點向外布局,是以風水位置極佳,但故宮北牆南移後,北京城的風水也受到影響,是以太極中心點也必須南移,而此位置正好就落于景山,使北京城跟着往南移動,也成為日後北京的城市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