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造景山镇压元朝龙脉,揭秘北京城风水格局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造景山镇压元朝龙脉,揭秘北京城风水格局

古人相信风水,认为风水会影响世代运势。明清时期在北京城东南西北中5方向,分别设置5个镇物,中央镇物为景山,明成祖朱棣建此山除了用于镇住前朝龙脉,另外还有改风水造命运的作用,也影响北京城的位置与格局

公元1421年,明朝第三皇帝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城,但当时北京城规划依旧是元朝时的模样,明成祖朱棣迁都后,无法接受沿用前朝的建筑,除此之外,宫城内的元朝皇帝居住地延春阁,更是让明成祖觉得晦气,因此改建延春阁便成为他迁都后的首要任务。

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朱棣开始翻修北京城,并刻意将故宫北墙向南移500公尺,将延春阁移出宫外,还用护城河挖出的土,在延春阁遗址上堆一座山,取名为镇山,寓意就是压制前朝,而此山被后世称为景山,由于想让故宫拥有背山面水的地理条件,因此建造金水桥与景山。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造景山镇压元朝龙脉,揭秘北京城风水格局

不过元朝首都元大都,是1267年按照太极八卦所建,其中太极中心点为现今的银锭桥附近,北京城以此点向外布局,因此风水位置极佳,但故宫北墙南移后,北京城的风水也受到影响,因此太极中心点也必须南移,而此位置正好就落于景山,使北京城跟着往南移动,也成为日后北京的城市基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