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從1919年開始,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命運,無數革命先輩們參與到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實踐中來。

受到黨組織的号召,懷着挽救民族危亡的中華兒女們加入黨組織,成為紅軍、八路軍、新四軍等黨組織上司下的革命軍隊中的重要組成力量。他們去多次上陣殺敵、保護百姓的安全。

新中國成立,國家穩定時,一些革命者們深藏功與名,選擇了主動隐藏自己曾經的革命鬥争的經曆。他們成為一個真正的老百姓,生兒育女,過着普通、平凡的生活。

其中,湖北的賈春英就是這些深藏功與名的革命者中的一位。直到她去世了28年之後,她的後代才知道了她曾經的英勇事迹。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農婦的去世

改革開放之後,在中國大地上掀起了一陣陣改革的浪潮。一些從革命和戰争年代走過來的老人們,再次看到了中國向前發展的新契機。

其中,在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陶港鎮潘彥村生活了多年的賈春英就是這些老人中的一員。在這裡,賈春英和兒子住在一間普通的農宅裡。與村裡其他的農民們一樣,賈春英一家每天都會到地裡耕種勞作。

1984年,已經七十二歲高齡的賈春英在家人的陪伴下與世長辭。賈春英的去世,與其他的農家老人去世一樣,隻有村裡人來吊唁。在度過母親去世帶來的悲痛之後,賈春英的兒子仍然要去地裡耕作。他們一家的生活并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改變。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随着時間的流逝,這個在1984年去世的湖北村婦賈春英在人們記憶中的印象也逐漸淡忘了。然而,在她去世28年後,一件偶然的事情卻讓人們發現了她的秘密。

2012年,賈春英的孫子潘平整理家中的物品時,偶然間翻閱到了一些奶奶遺留下來的資料。在其中的一張紙上,赫然寫着“女俠”、“雙槍春姐”等字。

潘平帶着疑惑去詢問自己的父親。此時,潘平才知道,已經去世了28年的祖母,她的真實身份是:保護百姓、殲敵無數的革命英雄。他也慢慢地了解到奶奶賈春英曾經那段不凡的經曆。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巾帼英雄

1912年,賈春英出生在湖北省黃石市的一個農村家庭裡。在那個年代,農家生活的貧困,再加上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的影響,出生的女嬰多是被抛棄或送給他人。

是以,在賈春英隻有八個月大的時候,父母就将她送給親戚做童養媳。在親戚家裡,賈春英需要做很多的農活。在一次上山砍柴的時候,她不慎從山坡上跌落下來。也正是這一次的意外,使得她的人生出現了轉機。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從山坡上摔下來之後,賈春英被一個路人救了起來。這個救她的人,正是她的嫡親表哥羅冠國。當時,羅冠國已經接受了新式的教育,是當地有名的進步青年。

得知表妹賈春英的遭遇之後,羅冠國将表妹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并經常給她提供幫助。漸漸地,在表哥的影響下,賈春英也加入了黨組織,成為一名對革命工作充滿熱情的革命者。

參加革命之後,賈春英積極地向廣大農村地區的婦女們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為婦女的思想解放做出傑出的貢獻。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此外,她還多次參與到與敵軍對抗的前線工作中去。為了保護黨組織的革命者們,賈春英參加了陽新慘案、平江秋收暴動等鬥争。在一次又一次的與敵人鬥智鬥勇的過程中,賈春英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革命者。

在革命過程中,賈春英也收獲了愛情。她與戰友潘濤互相愛慕。1935年,早已經擺脫了童養媳身份的賈春英,嫁給了潘濤。婚後,二人伉俪情深,始終互相扶持。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因為黨組織的安排,丈夫潘濤被調往長江附近工作。組織考慮到了兩人的夫妻關系,是以想讓賈春英随着丈夫一同前往新的工作地點。出于大局的考慮,賈春英以“國無甯日,何談家全”的理由拒絕了組織的提議。

1936年,在為紅軍運送物資的途中,因為叛徒的出賣,賈春英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面對反動派的威脅,賈春英始終堅持着舍生忘死的精神,不向敵人屈服,不出賣戰友。

直到了1937年,國共合作的全國統一戰線正式建立之後,賈春英才從監獄中出來。出獄之後,她刻不容緩地再次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1940年,賈春英生下了她與潘濤的第一個兒子。但是,兒子出生帶來的喜悅并沒能延續多長的時間,她就接到了關于丈夫的噩耗:在一次與日軍作戰中,潘濤壯烈犧牲了。

經曆喪夫之痛的賈春英,一邊獨自撫養他們的孩子,一邊繼續參與革命工作。從抗日戰争到解放戰争,賈春英始終活躍在革命工作的前線,為革命工作貢獻力量。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淡然隐居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賈春英辭去了黨組織安排的職位,帶着兒子回到了湖北黃石的老家。

在這裡,賈春英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以一個普通的農村婦人的身份生活和勞作。在與村民們的交談中,她也從不将自己曾經的英雄事迹作為談資。是以,她的兒孫後代們,也很少有人知道她曾經的革命經曆。

倘若不是因為孫子潘平在偶然間發現了奶奶遺留下來的物品,随着時間的流逝,賈春英的英勇事迹就會鮮有人知了。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革命英雄的事迹值得每個人銘記。是以,在賈春英去世了28年後的2012年,這也是她誕辰的100周年,湖北省黃石市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紀念賈春英、潘濤同志誕辰100周年”的座談會。

在座談會上,賈春英英勇的事迹得到了廣泛的宣傳。賈春英烈士的事迹更是被媒體們廣泛地報道。一些人更是用“巾帼芙蓉,淡然怒放”來高度評價和概括賈春英的一生。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賈春英曾經對戰友說過:我參加革命,不是為了獲得組織給予的優越待遇,而是為了國家的自由,為了讓窮人有飯吃。

在賈春英的身上,我們再次看到了革命先輩們身上那種不屈和為國為民的精神。是他們曾經無私無畏地付出,才給我們帶來了如今幸福安定的生活。革命先輩們和他們的英勇事迹,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緬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