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2月6日,志願軍39軍116師率先攻入平壤,美軍倉皇逃走時,将來不及運走的物資堆積在大同江南岸放火焚燒。346團2營戰士姜道雲聞到空氣中有一股燒焦的肉香味,他立即意識到火堆中可能有吃的罐頭。衆人一擁而上,冒着被燒傷的危險從火堆中搶救物資,事後一清點,僅2營就搶救出牛肉、豬肉、午餐肉罐頭300餘箱。整個116的收獲更是豐厚,之後的一周時間,整個116師幾乎一日三餐都有肉,以至于不少人都出現了蛋白質中毒。

【令美軍反胃的SPAM午餐肉,卻是志願軍難得的美食】
在志願軍繳獲的物資中,除了武器裝備外,最喜歡的就是各種食品罐頭了。老戰士們都回憶,美軍雖然打仗不怎麼樣,但後勤确實是一流的。在繳獲的各種能吃進嘴裡的物件中,除了罐頭這種早就熟知的外,還有一些以前隻聽說過而沒見過的東西,比如小包的白糖,雞蛋粉、咖啡、可樂、冰淇淋等。
相對于志願軍就着雪吃炒面而言,美軍吃得太奢侈了,第二次戰役正好趕上西方的感恩節,美軍陸戰一師在冰天雪地的長津湖還吃上了火雞,但大兵們卻抱怨火雞是冷的,午餐肉令人反胃,豆子口感太差,而志願軍為了在冰天雪地中埋伏,根本不能生火做飯,隻能啃凍得比石頭還硬的洋芋。
【吃着火雞的陸戰隊員】
是以,當116師繳獲了這麼多罐頭時,整個部隊都喜出望外,好好地改善了一下夥食。除了雞蛋粉這樣的營養品要留給病号和傷員外,肉罐頭在一段時間裡是管夠的,一日三餐都有肉吃。然而吃了好的之後,116師卻突然病号人數大增。具體表現為頭暈、出汗、腹痛、腹脹,全身乏力,甚至有昏迷者。
剛開始有人以為美軍在遺留的食物裡投了毒,但密封的罐頭沒有拆封,又沒有過保存期限,怎麼會有毒呢?軍醫在經過仔細檢查後發現,并非美軍投了毒,而是因為志願軍長期營養不良,以素食為主,猛然吃上過多肉食而引發了蛋白質中毒症狀。
【吃雪的志願軍戰士】
長期饑餓、素食的人腸胃的消化吸收以及代謝功能都比較弱,當大量蛋白質堆積在消化道中時,會在消化道中異常發酵而産生大量的氨,血氨的增高,就容易讓人産生頭暈、乏力的現象。無法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還會産生羟、酚、吲哚等毒素,這些毒素對人體危害更大了,重者甚至會引起人的昏迷。
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在前五次戰役中,志願軍的後勤運輸線遭到美軍的嚴重破壞,大量的物資運不上來,不得不因糧于敵,但沒想到吃得太好反應出現了身體不适。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令人心酸的故事。
【美軍在前線喝的可樂,被繳獲後也被當成藥品送到後方醫院】
在繳獲的罐頭裡,除了肉類之外,還有蔬菜和水果,來自北方的戰士就是通過罐頭第一次嘗到了鳳梨的味道。不少戰士也對此表示疑惑:除了肉類之外,蔬菜水果有什麼做成罐頭的價值嗎?在他們樸素的觀念中,罐頭是最高大上的食品了,能做成罐頭的食品是最貴重的食品,但蔬菜顯示不具備這個價值。
還有繳獲的咖啡,志願軍并不是不認識這個,隻是不了解它存在的意義。本來肚子裡就沒有油水,喝了之後感覺更餓了。而且為了防空,很多時候部隊都不敢生火做飯,哪有開水沖咖啡?有些人直接抓一把雪扔進罐子,雪化了之後咖啡變成了糊糊,抓一把吃下去胃裡像火燒一樣,倒是很提神,一口氣走上十幾裡都不犯困,隻有在要行軍的時候才有人這樣幹。大多數時候它的用處就是和雪一起混成黑泥放在路邊當路标。
【某國人津津樂道的“部隊鍋”,最早就是美軍不要的泔水】
在長津湖戰役中,戰士在繳獲的陸戰一師物品中,發現了一種塑膠袋做成的包,裡面有一個面包、一個罐頭、一包香煙、一把折疊開罐刀和一卷手紙,戰士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拉屎包”,9兵團的戰士們評價:美國兵倒是富,還有專門的“拉屎包”,不過一旦“拉屎包”沒了,就馬上失去了戰鬥力。
志願軍戰士就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仍保持着高昂的鬥志和樂觀的精神,他們還編出了一個順口溜:美國槍、美國炮、美國衣、美國帽,外加罐頭和面包,吃飽喝足再上陣,把美國佬打個七魄離身三魂出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