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去世後,馮國璋答應不再續弦,為何又反悔了,而且還是老少配
“續弦”一詞最早來源于俞伯牙。他的妻子十分欣賞他的琴技,經常聽他彈琴。有一次病重時,俞伯牙彈琴時突然琴弦斷了,妻子同時也去世了。一年後,有人給俞伯牙說親,女方提出要聽俞伯牙彈琴的要求,而且被琴聲深深地打動,俞伯牙覺得遇到知己,也就同意了這門親事,從此以後,人們就把妻子死後再娶稱為“續弦”。
對于續弦這個問題,有很多的争論,有人認為再娶是對原來妻子的不忠,還有人覺得讓自己生活的幸福,也是一件好事。不過說回來,處理這個問題還是因人而異,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大軍閥馮國璋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

馮國璋一生共有三房正室、四位如夫人。其實他原本隻有二房正室,就是原配夫人吳鳳和繼配夫人周砥,後繼配夫人先馮國璋去世,大姨太彭氏被扶為繼室,就變成了三房正室。
馮國璋的原配吳夫人是他在河間毛公書院讀書時迎娶的。在毛公書院,吳國章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名叫吳震,此人主授經史,他特别喜歡知書達理、志向遠大的馮國璋,主動請人去馮家說媒,要把自己的親妹妹吳鳳許配給馮國璋。清光緒元年(1875年),16歲的馮國璋與吳鳳成婚,吳鳳即是馮國璋的原配吳夫人,成就了一段佳話。
吳夫人共生有三子一女,長子馮家遂、次子馮家迪、三子馮家遇、長女馮家遜為其所出。清宣統二年(1910年)六月,吳夫人在保定病逝,其時馮國璋正擔任陸軍部軍咨處正使。吳夫人與馮國璋共同度過了多年的患難生活。為感念原配夫人持家有方,馮國璋在馮氏家祠内特設吳氏祠堂,供兒孫祭祀用。
馮國璋的原配吳夫人于清宣統二年(1910年)去世後,他就沒有續弦,身邊隻有幾房姨太太陪侍。袁世凱見馮國璋缺人幫襯,便施展起他那一套籠絡人心的手段,想和馮國璋挂點親戚關系,正好府中有一個未出閣的家庭教師,名叫周砥,袁世凱從中穿針引線,很快就功德圓滿了。
周砥,字道如,江蘇宜興人。她的父親曾做過前清的内閣學士,膝下隻有一兒一女。由于周砥喜歡讀書,她父親便把生平的學問都傳授給她。後來周砥随父親進京,入讀天津女子師範學校,學識更加長進。經女校長傅增湘的介紹,進入袁世凱的家中當了家庭教師,袁府中的人對周砥都很敬畏。
周砥曾把自己的婚姻标準說給袁世凱的三夫人,原話是這樣的:吾終身事,若非執掌大權之高等軍官不嫁。三夫人把這話告訴了袁世凱,袁世凱就有心撮合周砥和馮國璋,并且巧妙地安排二人見面。馮國璋看過周砥的容貌後贊歎不已,袁世凱就道:“君欲膠續,當為作伐而撮合之。”馮國璋本無續弦之意,但因是袁世凱大總統作撮合,且周砥學問高,可以做自己的賢内助,于是就同意了。兩人結婚時,新娘年齡隻有三十多歲,而新郎已有五十五歲,老夫少妻,馮國璋好不得意。
原配吳夫人去世的時候,馮國璋曾對她有過不再續娶的諾言,那為什麼後來又反悔了呢?
有這樣幾個原因:一是吳夫人故去後改由大姨太太彭氏管家,但她當時隻有二十六七歲,比吳夫人所生的那幾個兒子年齡還小;二是馮國璋已為地方大員,内眷們的應酬往來也需要一位正室夫人 。是以馮國璋就娶了周砥為妻。
話說回來,這位周夫人着實不簡單,她特别熱心舉辦女子教育,不僅經常去女校參觀,還幫助一些女校解決經費短缺問題。在周夫人的影響下,1916年12月,馮國璋倡議成立全國教育會,率先在南京設立了籌備處,并逐漸普及到全國。有這樣一位賢内助,馮國璋是幸福的,而且還拉近了與袁世凱的距離。
不過,周砥和馮國璋生活不到四年就去世了,沒有生育子女。她去世時,馮國璋已經出任代理大總統,因而她的葬儀十分隆重,可以說周夫人是生逢其時,死亦其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