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4年,從未忘記!

84年,從未忘記!

今天,

是第八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以國之名,

祭奠遇難同胞。

銘記曆史,

隻為警醒:吾輩自強!

84年,從未忘記!

不能忘!不敢忘!

1937年12月13日,

侵華日軍攻陷南京。

在之後持續一個多月的人間浩劫中,

30多萬同胞失去了生命。

84年,從未忘記!

日軍将中國軍民送到下關江邊以機槍掃射,屍體堆滿了江邊。

侵略者的暴行難以言盡,

他們背離了人類最基本的良知和道德,

狀态近乎瘋狂,

槍殺、刀劈、活埋,

“百人斬”“集體屠殺”

……

84年,從未忘記!

日軍将大批南京青壯年捆綁後,押往郊外集體屠殺。

在這黑暗摧殘下,

古都三分之一以上的建築被毀,

市内發生兩萬多起強奸、輪奸暴行,

财産損失不計其數……

84年,從未忘記!

南京市民被日軍捆綁刺殺。

時至今日,

每當我們讀到這血腥的一頁,

當年同胞們絕望的哭喊、無力的掙紮,

仿佛就在眼前。

侵略者輕蔑的笑容、沾滿鮮血的屠刀,

仍會深深地刺痛我們的心。

84年,從未忘記!

日軍将中國群眾當活靶練習刺殺。

這是人類現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也是億萬中國人民無法抹去的創傷。

這段曆史,

含淚送别,深切緬懷

每一位南京大屠殺的遇難者,

都是國家之傷、民族之痛。

每一位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

都是這段曆史的活證人。

84年,從未忘記!

然而随着時間的流逝,

在世的幸存者越來越少。

今年,

又有多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辭世。

馬秀英

84年,從未忘記!

“我三哥被日本人拖上了汽車,屍體也沒能找到……”

傅兆增

84年,從未忘記!

“日本人殘酷,他不問小孩、老人,一進來就燒殺,見了老百姓就打。”

黃劉氏

84年,從未忘記!

“那時候我們跑反,我打扮得不像個人樣,戴個草帽,臉上抹着黑灰。我們還親眼目睹一個撐船的女船家被日軍打死了。”

徐家慶

84年,從未忘記!

“走到新街口的時候,炮聲和槍聲就在我們身邊響。當時死了很多人……”

馬繼武

84年,從未忘記!

“我看見幾個日本兵叫老百姓扛東西,其中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因年老體弱扛不動桌子,被日本兵用刀砍在頭上,頓時鮮血直淌……”

金同和

84年,從未忘記!

“那時候我才8歲,我的父親被日軍抓走殺害了,你說我們這一家怎麼生活啊!”

戚振安

84年,從未忘記!

“日本馬隊追上了我們,有個日本兵要強奸我家大姐……後來馬受驚拖着日本兵跑遠了,得救的我們跪下來感謝老天爺。”

陳文英

84年,從未忘記!

“三姐死的時候被日軍把衣裳一起扒光了,身上都是刀印子,好好一個人,就搞沒有了。”

李如富

84年,從未忘記!

“三舅在路上碰到巡邏的日本兵,日本兵遠遠地對着我三舅開槍,我三舅被打傷,在床上躺了四五天後去世了。”

蔡麗華

84年,從未忘記!

“我親眼看着日軍将我父親雙手綁起來吊在木梯上,用刺刀殘忍地将他的雙眼刺瞎,眼睛處弄出雞蛋大的窟窿,然後連開幾槍将他殺死。”

楊翠英

84年,從未忘記!

“媽媽在難民營裡生下弟弟,這時日本兵來了,因為弟弟哭鬧,日本兵竟然把弟弟活活踩死。”

那段黑暗的歲月,

給他們留下終身難以撫平的傷痛。

他們是曆史的證人,

這段曆史容不得任何人歪曲、亵渎。

2018年12月13日,

《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

正式施行,

禁止任何機關和個人

歪曲、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

禁止侮辱、诽謗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幸存者。

對違反規定的,

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構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以法律名義,

捍衛民族尊嚴、曆史真相。

銘記曆史,吾輩自強

時間可以帶走見證者,

但時間本身就是永恒的見證者。

84年的時光,

曾經的劫難已化為

恒久的堅持、巨大的勇氣

和沉甸甸的責任。

84年,從未忘記!

每一次對曆史的回望,

都如同點亮一支精神的火炬。

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抵抗

外來侵略的悲壯史詩,

深刻揭示了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的曆史真理。

當秦淮兩岸再現昔日繁華,

當笑聲與歌聲再次回蕩山川,

當一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中國

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我們知道,

任人宰割、飽受欺淩的血淚悲劇,

再也不能重演。

中華民族從沉痛中走來,

向光明的未來大步前進。

84年,從未忘記!

今日之祭奠,

不隻是民族的悲怆,

還有曆史的訓誡,

告訴每個中華兒女

銘記曆史,吾輩自強。

今日之銘記,

不是為了延續仇恨,

而是要以史為鑒,

喚起每個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

以尊崇之心珍視和平,

以民族之力矢志複興。

這是對曆史最好的尊重,

也是對遇難同胞最好的告慰。

84年,從未忘記!

來源|法治日報(素材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等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