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找老鄉借一千一百萬,40年後還8萬元,老鄉覺得賺大了!

1986年,陝西商洛一位名叫郭建英的老人找到當地政府,拿出一張借條,是40年前八路軍向他借款1100萬元法币的憑據。這張借條交到當地人民銀行後又上交到财政部,經過測算後,還給了郭建英老人一筆巨款。老人激動得熱淚盈眶,連說“沒想到哇,沒想到哇。”

八路軍找老鄉借一千一百萬,40年後還8萬元,老鄉覺得賺大了!

抗戰剛剛勝利的1946年,八路軍的條件還極其艱苦,随着許多農村青年踴躍參軍,部隊甚至連軍裝和軍鞋都裝備不齊。在這種情況下,八路軍隻能向當地群衆借款。

自從三灣改編之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成為我軍的鐵律,正是這條鐵律,讓軍民之間建立起深度互信,并一直沿襲下來。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時期,我軍也隻是采取借的辦法,從老鄉家裡借來錢和物,并打下借條,約定将來歸還。

八路軍找老鄉借一千一百萬,40年後還8萬元,老鄉覺得賺大了!

賀龍打給老鄉的借條

如1945年3月,賀龍元帥就親自打了借條,從老鄉周蓮池家借到大米64鬥、肥豬1頭、銀洋420塊、銅闆500個等等,這些錢在建國後都得到了償還。而陝西商洛的愛國商人郭建英,則在1946年借給鄂豫皖邊區八路軍1100萬元法币。

法币是舊中國在1935年發現的貨币,發行時和美元挂鈎,每100元法币可兌換30美元。但由于抗戰期間,當局濫發法币,導緻法币急劇貶值。1937年時法币發行總額不過15億元,到1945年就達到5500億元,1947年達到16萬億元,到1948年達到660萬億元。

八路軍找老鄉借一千一百萬,40年後還8萬元,老鄉覺得賺大了!

八路軍在戰鬥前

濫發法币導緻其購買力急劇縮水。1937年時,100元法币還能買到兩頭大水牛,到1946就隻能買1個煤球,1947年買四分之一根油條,1948年可以買4粒大米。郭建英在1946年借給八路軍1100萬法币,按當時的購買力,隻能買11萬個煤球。

借完錢之後,郭建英因害怕敵人迫害,将借條藏在家中的夾牆裡,直到建國後,郭建英漸漸忘記了此事。再之後,世事變遷,郭建英也家道中落了,也動過找政府還款的念頭,但他卻想不起借條放哪裡了,直到1986年,家中拆除老宅,藏在夾牆中的借條才重見天日。

八路軍找老鄉借一千一百萬,40年後還8萬元,老鄉覺得賺大了!

1946年的邊區軍民

見到借條的當地政府高度重視,但時間過去這麼久了,該還多少錢呢?他們将借條交到了當地人民銀行,請他們仔細計算應還金額。人民銀行也不敢大意,又将借條上交到财政部,财政部結合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因素,最終認為,應該還給郭建英老人人民币8萬元。

聽到這個消息老人驚呆了。1946年10月,上海黃金交易所抛售大金條(312.5克)每根售價400萬法币,兩個月漲到980萬法币。按這個價格的算,1100萬法币購買的黃金數量為859克-351克左右。

八路軍找老鄉借一千一百萬,40年後還8萬元,老鄉覺得賺大了!

成堆的法币換來一根金條

而1986年黃金(24K)價格為48.9元,8萬元可以買到1635克。如果購買其他生活用品,可以用不計其數來形容。在一個月均工資隻有30多元,1萬元就是巨款的年代,8萬元真的稱得上一夜暴富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