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松齡已經打到奉天城下,眼看就要扳倒張作霖,為何還是失敗了

說起近代史的東北來,就不得不提張作霖。最初的張作霖隻是一個土匪頭子,被清廷招安之後,就成為了東北的一個軍閥頭子。張作霖的政治頭腦是非常靈活的,他對内對外用了許多雷霆手段,最終成為了東三省的實際當家人。

在他執政東三省的時候,奉軍出現了兩種勢力,一種則是以張作霖為首的老派勢力,另外一種就是張學良、郭松齡的新派勢力。雖然這兩種勢力在政治方面有所對立,但都還是忠誠于張作霖的,畢竟這張學良可是張作霖的大兒子。

郭松齡已經打到奉天城下,眼看就要扳倒張作霖,為何還是失敗了

随着政治時局的影響,新中國、新文化的思維在郭松齡的腦海之中徘徊起來。終于在1925年的11月23日,郭松齡帶領着他一手訓練出來的七萬奉系精銳發動了反奉戰争。這場戰役雖然看似是内戰,但其實是多年以來新派和老派之間的沖突爆發。因為政治主張的不同,才有了這場戰役。

郭松齡的部隊一舉攻破了當時的錦州城池,并且準備向當時的東三省政治中心奉天進軍,準備一舉擊敗當時張作霖的老窩,徹徹底底的改變政權。眼看着郭松齡馬上就要成功了,卻僅僅用了不長的時間,這場戰争就以郭松齡失敗而告終。他也是以被執行了槍決。

郭松齡已經打到奉天城下,眼看就要扳倒張作霖,為何還是失敗了

說起郭松齡的成與亡,都與張學良有着莫大的關系。這郭松齡原本是愛國人士,想要投身于清政府和革命部隊,以此來為國家出一份力。但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滅亡了,并且革命軍的護法也失敗了,沒有辦法的郭松齡也隻能回到自己的老家奉天。

當時的張作霖正在辦東三省陸軍講武堂,打算培養出一批新的骁勇善戰的猛将。此時的郭松齡通過了朋友的介紹,成為了講武堂的一名教官,并且是以遇到了他一生的貴人張學良。在當時的情境下,由于張學良的身份特殊,所有的教官都對他比較寬容,唯有郭松齡對張學良管理嚴苛,這也是張學良能在後來成為一代少帥的原因之一。

郭松齡已經打到奉天城下,眼看就要扳倒張作霖,為何還是失敗了

郭松齡曾經在國外待過幾年,深知目前的國家正是千瘡百孔,腐敗不堪的局面,他也将這種的思想傳遞給了張學良。張學良也正是受到郭松齡的這種啟發,才會在後來選擇和蔣介石的國民軍政府選擇易幟,進而實作國家的統一。

最初的郭松齡風頭正盛,他不僅将非常“土匪氣質”的軍隊訓練的井然有序,還使其成為了當時奉軍當中戰力強大的勁旅。郭松齡的表現都讓當時的張作霖盡收眼底,于是讓他做了張學良的“輔政大臣”,以此來幫助張學良一步步成長。

郭松齡已經打到奉天城下,眼看就要扳倒張作霖,為何還是失敗了

再後來,因為直奉戰争的爆發,張作霖的部隊除了張學良和郭松齡的部隊堅持了下來,除此之外的所有部隊全部潰敗。這也讓張作霖對于東北奉軍的形勢非常着急,是以就下了一步大棋,将張學良和郭松齡扶到了高位之上,新派和舊派之間的隔閡也從此展開了序幕。

這郭松齡雖然軍事才華非常卓著,但是他有一個非常緻命的缺陷,那就是恃才傲物。在當時的東北軍進階将領之中,除了張學良以外,他跟誰都聊不下去,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都欠他錢一樣。是以這郭松齡有一個外号,叫做“郭鬼子”。

郭松齡已經打到奉天城下,眼看就要扳倒張作霖,為何還是失敗了

當時的郭松齡叛變之後,張作霖就派張學良前往前線去勸說郭松齡罷兵言和,誰知這郭松齡壓根就不願再見到張學良。被迫之下,張學良玩了一個狠招,他用空軍在郭松齡所在部隊的上空投撒了許多傳單,内容是揭露郭松齡的狼子野心。

而就在此時,郭松齡的盟友李景林在張作霖和張學良的調解之下,最終選擇了倒向張學良這邊,他直接停運了郭松齡和糧草器械和裝備,還拒絕出兵援助郭松齡。在當時的天氣已經非常寒冷,六萬多的士兵紛紛被扣下了冬季的軍裝以及糧草,這就讓郭松齡的局面非常被動。

郭松齡已經打到奉天城下,眼看就要扳倒張作霖,為何還是失敗了

結語:不僅如此,因為郭松齡的部隊此時已經沒有了糧草和器械的供應,其次就是之前張學良的傳單已經對這支部隊的士氣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他們心裡都已經開始犯嘀咕了,雖然這隊伍是張作霖帶領的,但是最高統治權是張學良的,而不是他郭鬼子的。

最終的結局就是,郭松齡以失敗而告終,并被槍決處死。郭松齡雖有軍事方面的才能,卻沒有能度人的心胸,甚至還把他一手扶持起來的張學良陷入了一個不仁不義、兩面為難的處境當中。郭松齡雖然是一位愛國人士,但是他的失敗也早已經從他起義開始就注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