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乘機敗逃台地區,葉劍英申請将其擊落,為何組織上沒有準許

1945年抗戰結束後,國共方面因利益問題沖突不斷更新,當時國軍接受美國的大量軍事援助,占領了國内大部分疆土,也蒙受國軍前領袖孫中山先生的餘蔭,占據了當時國内的黨政優勢,于是蔣介石一方面假意與我方談判,一方面積極部署戰略計劃,準備和我軍開戰。

同年8月,蔣介石迫于國内群眾日趨高漲要求和平的呼聲中,于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前後三次邀請我方到重慶商談國内外重要問題,并于同年10月10日簽訂雙十協定,國共雙方同意避免内戰,但未能就延安方面權政以及軍隊的合理、合法性存在達成共識。

蔣介石乘機敗逃台地區,葉劍英申請将其擊落,為何組織上沒有準許

1946年1月,蔣介石方面對日軍撤出東北後的土地歸屬問題産生激烈沖突,國共兩黨的軍事沖突不斷的在東北更新。

因為當時蔣介石上司的國軍是美國在亞洲區域的重要盟友,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特使的馬歇爾出面,要求國共雙方在6月初停止内戰。

而停戰期間,國共雙方因江蘇北部的政權沖突進行談判未果,遂又在關内中原地區展開激烈的軍事沖突。

接下來的時間裡,雙方且談且戰,開戰的原因各式各樣,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0月,馬歇爾與第三方面不斷斡旋,幹預國共雙方之間的鬥争,但始終無法解決兩者沖突。

蔣介石乘機敗逃台地區,葉劍英申請将其擊落,為何組織上沒有準許

1946年11月,在美國多次幹預無效之下,蔣介石決定單方面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制定中華民國憲法。

1947年10月,我方展開戰略反擊,延安方面發表宣言,提出“打倒國軍,解放全國”的口号。

1948年,國軍在制憲國民大會上,将蔣介石推舉為中華民國總統,并為與延安方面内戰做鋪墊,廢除法币、實行金圓券,造成國内嚴重的通貨膨脹,導緻國内經濟循環徹底崩潰,此舉正可謂是倒行逆施,至此國共方面關系全面破裂。

此後,延安方面以“農村包圍城市”為戰略方針,配合蜂擁而起的民憤學潮,同時接受蘇聯援助與日軍遺留在東北的先進制式武器,開展了與國軍的全面鬥争。

蔣介石乘機敗逃台地區,葉劍英申請将其擊落,為何組織上沒有準許

直到1949年初,國共雙方在經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之後,國軍的軍力已徹底崩潰,此時面臨我軍無可匹敵之勢,國軍内部桂系代表白崇禧與李宗仁要求蔣介石下野與我軍和談。

由于蔣介石在國軍内部實行了一系列高壓政策,以及當時國軍内部高官的大面積的變節,蔣介石已面臨無人可用、無人敢用的境地。

蔣介石見此情形已無心再戰,同時他的内心也明白,目前的頹勢已經接近無法挽回的局面,于是便開始謀求退路。

他采取了張其昀的提議,決定将自己與國軍的退路部署在台地區,作為自己兵敗以後的一條退路,随即他派遣自己的親信陳誠入駐台地區,任台地區警備區副司令。

蔣介石乘機敗逃台地區,葉劍英申請将其擊落,為何組織上沒有準許

3月,再次任命陳誠為台地區一把手,總攬台地區軍政大權,幫助蔣介石在台地區經營,而陳誠也沒有辜負蔣介石的厚望,一到台地區之後便實行土地改革,盡全力推動海外的經濟發展,為蔣介石撤往台地區做鋪墊。

此後,蔣介石帶領被擊潰的國軍殘部一路退守到重慶,但人還沒坐穩,四川、雲南兩省宣布脫離國軍統治,此時我軍已逼近成都,蔣介石無奈隻能繼續帶領國軍殘部繼續撤退,但此時已退無可退。

最終在1949年12月13日,蔣介石帶領自己的殘部和親眷逃至台地區,當他踏上從成都鳳凰山機場飛往台地區的飛機時,他逃離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時任我軍15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的葉劍英那裡。

蔣介石乘機敗逃台地區,葉劍英申請将其擊落,為何組織上沒有準許

那麼,這個消息葉劍英是如何得知的呢?

原來,成都機場在蔣介石的飛機起飛前就曾經跟廣州機場聯系過,因為當時蔣介石的飛機要經過廣州,需要聯系廣州機場确認當地天氣情況,而當時的廣州已經被我軍解放,但機場依舊存有一些國軍人員。

由于曾經在一起工作過,廣州機場方面很快就知道了蔣介石準備逃往海外的消息,這一消息很快就被彙報了上去,當時機場接管負責人提議:采用戰鬥機将蔣介石的飛機攔截,或者幹脆把蔣介石的飛機打下來。

而葉劍英面臨屬下的這些提議,表示需要請示上級從長計議,不可擅自采取措施,但向黨組織的請示卻遲遲沒有得到回複,屬下人建議先斬後奏,先把蔣介石打下來再說。

但葉劍英深信組織上沒有回複一定有其思慮所在,于是壓制了屬下們蠢蠢欲動的心态,是以蔣介石最終才得以安全逃往台地區。

蔣介石乘機敗逃台地區,葉劍英申請将其擊落,為何組織上沒有準許

但是,組織上為什麼選擇放過蔣介石呢?

首先一點,台地區問題屬于我國自身内部的事情,早在1949年之前,美國就通過不斷地對國軍進行軍事援助來幹預我國内政,美國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我軍在國内的聲勢不斷擴大,但當時美國在國際上還有一個硬對頭,那就是蘇聯。

蘇聯和我軍一樣秉持着社會主義發展,且蘇聯當時跟我國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外交關系,在抗戰時也曾對我國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援助。

美國與蘇聯在二戰之後就開始争奪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國方面自然不希望在國際上看到另外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崛起,動搖美國的霸主地位。

蔣介石乘機敗逃台地區,葉劍英申請将其擊落,為何組織上沒有準許

另一方面,由于台地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美國擔心蘇聯操縱台地區,威脅到美國方面在太平洋地區的戰略部署,美國希望能夠通過操控台地區來達到通過封鎖我國與蘇聯在海上的戰略部署。

而當時美國選中的理想人選就是蔣介石,但是蔣介石不顧美國方面的想法,單方面撕毀雙十協定的做法讓美國方面對他非常失望。

但是此時美國已經沒有選擇,為了防止我軍幹擾美國插手亞洲的計劃,隻能不斷地對國軍進行援助,然而蔣介石野心雖大,但是深知美國人的目的所在,頻頻對美國人的指令陽奉陰違。

美國面對國軍大面積潰敗,以及蔣介石的不作為,便決定放棄蔣介石,因事先得知蔣介石已經派遣自己的親信陳誠提前去往台地區做戰略部署,于是他們便把目光投向了陳誠。

蔣介石乘機敗逃台地區,葉劍英申請将其擊落,為何組織上沒有準許

陳誠是黃埔軍校出身,一直都是蔣介石最信任的心腹之一,但正是由于陳誠在台地區推行的一系列推動經濟改革的措施,使其在這裡收獲了極大的威望,美國人對陳誠的所作所為十分滿意,認為他是可以取代蔣介石的人選之一,便派遣當時在駐華大使館的參贊莫成德秘密遊說陳誠。

陳誠對美國人開出的價碼頗為心動,但由于其本人一直對蔣介石忠心耿耿,對美國方面的遊說雖說動心,但遲遲拿不定主意。

美國方面見狀,也判斷出陳誠的舉棋不定是因為蔣介石的存在,若是蔣介石死去,陳誠大機率會變節投靠。

正逢蔣介石兵敗逃亡台地區之際,美國迫切希望蔣介石的專機被我軍擊毀,好讓美國扶持陳誠上台,使其陰謀得逞。

蔣介石乘機敗逃台地區,葉劍英申請将其擊落,為何組織上沒有準許

而美國此番意圖已被我軍上司人洞悉,是以當時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将蔣介石的專機截停或者擊落,因為蔣介石是何等的枭雄人物,又怎會甘心做美國人的扯線傀儡。

并且,蔣介石深知民族大義,自始至終都保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萬萬不會讓美國人将台地區改造成其自身戰略要地的,也隻有蔣介石這等人物才能抵抗美國源源不斷地滲透,若是換一個人怕是美國還沒動手,便已經先對美國俯首稱臣了。

而事實證明,蔣介石到了台地區的一系列措施,印證了當時我軍上司人的決策之英明、深謀遠慮。

蔣介石乘機敗逃台地區,葉劍英申請将其擊落,為何組織上沒有準許

1954年,鑒于我國政府的直接敵對關系,美國人賊心不死,開始找到蔣介石當局就共同防禦條約實行商談,不遺餘力推動分割領土的政策發展,企圖将台地區從我國領土上分割出去,進一步操控台地區。

蔣介石雖然敗走台地區,但依然能夠堅持自己心中的大義,多次對美國人表示台地區自古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質疑美國人此舉分明是别有用心。

也正是在蔣介石的作用下,美國分裂台地區的陰謀一直沒有得逞,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争取了幾十年的時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