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大屠殺為何無人反抗、放棄掙紮?時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1937年12月份,因南京保衛戰失利,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徹底淪喪日軍之手,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的指揮下,兇殘的侵華日軍對我南京及周邊地區展開了長達42天的大屠殺,無數家庭是以妻離子散支離破碎。

據統計,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總人數已經超過了整整30萬,如此龐大的數字簡直駭人聽聞。

但也有人心存疑慮,國軍被俘士兵雖然實力不夠,但卻有豐富的作戰經驗,為何在大屠殺發生時不主動站出來反抗,救助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呢?

南京大屠殺為何無人反抗、放棄掙紮?時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起盧溝橋七七事變後,突然對中國展開全面侵略戰争。

8月13日,上海淞滬會戰正式打響,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淞滬戰場局勢急轉直下。

11月8日,蔣介石下達從上海緊急撤兵的指令,四天後上海就此淪陷,中國軍隊奮死抵抗卻毫無成果。

而且因為蔣介石下達撤退指令過于倉促,加之後方國防工事接連失誤,導緻從上海西撤的國軍士兵遭到日軍轟炸機的全面覆寫,撤退逐漸演變為一場大的潰敗。

士兵們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防禦攻勢,竟然為北路日軍大開友善之門,日軍紛紛殺紅了眼,一路西進,直逼中華民國首都南京。

南京大屠殺為何無人反抗、放棄掙紮?時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國防部和統帥部深感目前的事态和形勢及其嚴重,就分别于11月17、18日連續三次擴大展開讨論南京城的防禦問題,參加會議以李宗仁和白崇禧為首的大多數軍事幹部普遍認為:目前部隊急需休整,無力再戰,而且南京的軍事防禦不夠,建議隻做象征性抵抗後撤退到大西南後方,以觀後效。

但卻遭到了軍委常務委員唐生智的嚴詞反對,他表示:南京是國家的首都,國父孫中山陵寝所在地,怎能任由日軍鐵蹄踐踏?并以有礙國際觀瞻和掩護部隊後撤等理由,主張死守南京,誓與南京共存亡。

南京大屠殺為何無人反抗、放棄掙紮?時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蔣介石此時對德國軍事調停以及蘇聯軍事介入抗戰仍抱有很大期望,是以就委任唐生智為南京衛戍軍區上将司令長官,下達了“短期固守”南京一至兩個月的指令,駐兵10萬,正式拉開了南京保衛戰的序幕。

可惜唐生智有心殺賊,但無力回天,空有将帥報國志,但卻被麾下的軍隊嚴重拖了後腿。

一方面,蔣介石留給唐生智的部隊大部分是從上海淞滬戰場上撤下來的潰兵,剛剛經曆苦戰和大潰敗,許多編制被直接打散,傷亡慘重,士氣非常低落,根本沒有繼續上陣殺敵的能力和勇氣。

另一方面,雖然蔣介石為唐生智補充了數萬新兵,但這些人沒有經曆過戰争的考驗和磨砺,嚴重缺乏作戰經驗。

南京大屠殺為何無人反抗、放棄掙紮?時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但大敵目前,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唐生智為了鼓舞士氣、穩定軍心,隻好高喊“誓與南京城共存亡、死戰不退”的口号背水一戰。

但這時,蔣介石政府卻又做了一件事,讓唐生智好不容易提升起來的部隊士氣,在頃刻之間化為烏有。

11月20日,将介石下發檔案《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正式将首都遷移到重慶,一石激起千層浪,本就人心惶惶的南京市民更加沸反盈天,疑心政府要舍棄南京,是以就開始成群結隊紛紛逃離南京,原本高漲起來的軍隊士氣,再一次低落下去。

南京大屠殺為何無人反抗、放棄掙紮?時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12月1日,日軍集中優勢兵力攻占江陰,正式下達攻打南京的指令,南京保衛戰就此打響。

12月10日,日軍對南京發起總攻。

12日,唐生智在萬般無奈之下,被迫下達撤退突圍指令,中國軍隊的抵抗就此土崩瓦解,短短十天時間南京城失守,是我國經濟、文化和軍事政治上的一個巨大損失。

一場戰役的失敗,最先遭受牽連、首當其沖的必然是戰敗的軍隊,以身殉國者尚且死得有尊嚴,受萬民敬仰、後世歌頌,但那些尚未來得及撤退的國軍士兵戰俘,在俘虜營的日子卻過得十分悲慘,日軍對待中國軍人向來無比冷血,随意打殺,毫無任何人道主義可言。

南京大屠殺為何無人反抗、放棄掙紮?時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年僅19歲的唐光譜正在國軍内部擔任教導縱隊勤務員,雖然年紀尚輕,但曾先後參加了上海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是見慣了生死的百戰老兵。

當時,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下達撤退指令後,軍中人人自危,所有人都在想方設法逃命,唐光譜在混亂的人流中早已迷失方向,隻能夠跟着一個比自己年齡大的老兵,跌跌撞撞地盲目向前潰散和逃亡。

而在當時,逃亡的不僅隻有部隊士兵,還有南京城裡的普通老百姓,日軍暴行人盡皆知,現在南京淪陷,繼續留下去肯定沒有好的結局,是以逃亡路上的人很多。

但日軍卻在各個關鍵地區加設崗哨,以至于能逃離南京的關口少的可憐,是以在擁堵的路段上,踩踏事件時時刻刻都在發生。

南京大屠殺為何無人反抗、放棄掙紮?時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而如此龐大的逃亡人流中,也不乏志向高潔的愛國革命之士,不願做一個喪失氣節的亡國奴,就紛紛振臂高呼,喊着“誓死不做亡國奴”的口号,想要帶人沖出去,但卻很快倒在了日軍無情的槍口之下。

龐光譜和另一位老兵都是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的戰士,知道如何躲避日軍的搜查,但因為日軍突然展開地毯式搜尋,二人就無可避免地被抓了起來成了戰俘,被日軍集中關押起來。

南京大屠殺為何無人反抗、放棄掙紮?時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一開始,日軍隻是給他們斷水斷糧,并沒有其他舉動,是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些侵略者接下來要幹嘛。

但這麼餓着也不是辦法,是以就有人暗中串通群組織被俘虜的士兵們企圖集體逃亡,可是日軍早已在外圍布置下了天羅地網般的重型火力,每當有人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跑出來後,馬上就會在密集的槍聲中倒地身亡。

見到如此情景,後面的人也就不敢再繼續沖了,而是默默蟄伏起來,等待下一次逃跑機會。

南京大屠殺為何無人反抗、放棄掙紮?時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連續關押五天之後,日軍将唐光譜等一衆俘虜全部押往老虎山,多日斷水斷糧,很多人這時已經連走路和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江邊空地上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國軍戰俘已經驚恐地察覺到日軍要集中展開大屠殺了,而之是以餓了他們這麼久,就是為了讓他們沒有力氣逃跑和反抗。

可以說,這次集中大屠殺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預謀和有組織的,但誰也不想跪着等死,是以很多人就開始用牙齒互相幫助,準備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咬斷繩子,進行最後一搏。

隻可惜還沒等他們徹底脫困,日軍就下達了大屠殺的指令,槍聲四起,大量平民百姓和戰俘們成片倒下,鮮血頓時染紅大地。

南京大屠殺為何無人反抗、放棄掙紮?時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唐光镨深知到了這個時候,任何反抗都是徒勞無功,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是以當日軍下達掃射指令前,他們就先一步趴在地上,不一會壓在他們身上的屍體越來越多,日軍的槍聲也慢慢減弱,他們知道大屠殺即将結束了。

但沒想到,日軍竟然又沖上來對幸存者進行了第二輪補槍,與唐光譜同行的另一位老兵就犧牲在了第二輪屠殺之中,幸好唐光譜心理素質過硬,任憑鮮血染紅了全身也一動不動,最終逃過一劫。

确定日軍離開後,才小心翼翼地趁着濃濃夜色,逃出了屍橫遍野的大屠殺集中點。

40年後,在南京大屠殺中幸存的唐光譜,回憶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時,依然會從噩夢中驚醒,也道出了國軍被俘士兵不反抗的真相:“餓了整整五天五夜,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拿什麼去反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