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京大屠杀为何无人反抗、放弃挣扎?时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1937年12月份,因南京保卫战失利,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彻底沦丧日军之手,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凶残的侵华日军对我南京及周边地区展开了长达42天的大屠杀,无数家庭因此妻离子散支离破碎。

据统计,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总人数已经超过了整整30万,如此庞大的数字简直骇人听闻。

但也有人心存疑虑,国军被俘士兵虽然实力不够,但却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为何在大屠杀发生时不主动站出来反抗,救助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呢?

南京大屠杀为何无人反抗、放弃挣扎?时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起卢沟桥七七事变后,突然对中国展开全面侵略战争。

8月13日,上海淞沪会战正式打响,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淞沪战场局势急转直下。

11月8日,蒋介石下达从上海紧急撤兵的命令,四天后上海就此沦陷,中国军队奋死抵抗却毫无成果。

而且因为蒋介石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加之后方国防工事接连失误,导致从上海西撤的国军士兵遭到日军轰炸机的全面覆盖,撤退逐渐演变为一场大的溃败。

士兵们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防御攻势,竟然为北路日军大开方便之门,日军纷纷杀红了眼,一路西进,直逼中华民国首都南京。

南京大屠杀为何无人反抗、放弃挣扎?时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国防部和统帅部深感目前的事态和形势及其严重,就分别于11月17、18日连续三次扩大展开讨论南京城的防御问题,参加会议以李宗仁和白崇禧为首的大多数军事干部普遍认为:目前部队急需休整,无力再战,而且南京的军事防御不够,建议只做象征性抵抗后撤退到大西南后方,以观后效。

但却遭到了军委常务委员唐生智的严词反对,他表示:南京是国家的首都,国父孙中山陵寝所在地,怎能任由日军铁蹄践踏?并以有碍国际观瞻和掩护部队后撤等理由,主张死守南京,誓与南京共存亡。

南京大屠杀为何无人反抗、放弃挣扎?时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蒋介石此时对德国军事调停以及苏联军事介入抗战仍抱有很大期望,所以就委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军区上将司令长官,下达了“短期固守”南京一至两个月的命令,驻兵10万,正式拉开了南京保卫战的序幕。

可惜唐生智有心杀贼,但无力回天,空有将帅报国志,但却被麾下的军队严重拖了后腿。

一方面,蒋介石留给唐生智的部队大部分是从上海淞沪战场上撤下来的溃兵,刚刚经历苦战和大溃败,许多编制被直接打散,伤亡惨重,士气非常低落,根本没有继续上阵杀敌的能力和勇气。

另一方面,虽然蒋介石为唐生智补充了数万新兵,但这些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考验和磨砺,严重缺乏作战经验。

南京大屠杀为何无人反抗、放弃挣扎?时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但大敌当前,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唐生智为了鼓舞士气、稳定军心,只好高喊“誓与南京城共存亡、死战不退”的口号背水一战。

但这时,蒋介石政府却又做了一件事,让唐生智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部队士气,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11月20日,将介石下发文件《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正式将首都迁移到重庆,一石激起千层浪,本就人心惶惶的南京市民更加沸反盈天,疑心政府要舍弃南京,因此就开始成群结队纷纷逃离南京,原本高涨起来的军队士气,再一次低落下去。

南京大屠杀为何无人反抗、放弃挣扎?时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12月1日,日军集中优势兵力攻占江阴,正式下达攻打南京的命令,南京保卫战就此打响。

12月10日,日军对南京发起总攻。

12日,唐生智在万般无奈之下,被迫下达撤退突围命令,中国军队的抵抗就此土崩瓦解,短短十天时间南京城失守,是我国经济、文化和军事政治上的一个巨大损失。

一场战役的失败,最先遭受牵连、首当其冲的必然是战败的军队,以身殉国者尚且死得有尊严,受万民敬仰、后世歌颂,但那些尚未来得及撤退的国军士兵战俘,在俘虏营的日子却过得十分悲惨,日军对待中国军人向来无比冷血,随意打杀,毫无任何人道主义可言。

南京大屠杀为何无人反抗、放弃挣扎?时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年仅19岁的唐光谱正在国军内部担任教导纵队勤务员,虽然年纪尚轻,但曾先后参加了上海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是见惯了生死的百战老兵。

当时,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下达撤退命令后,军中人人自危,所有人都在想方设法逃命,唐光谱在混乱的人流中早已迷失方向,只能够跟着一个比自己年龄大的老兵,跌跌撞撞地盲目向前溃散和逃亡。

而在当时,逃亡的不仅只有部队士兵,还有南京城里的普通老百姓,日军暴行人尽皆知,现在南京沦陷,继续留下去肯定没有好的结局,所以逃亡路上的人很多。

但日军却在各个关键地区加设岗哨,以至于能逃离南京的关口少的可怜,因此在拥堵的路段上,踩踏事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南京大屠杀为何无人反抗、放弃挣扎?时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而如此庞大的逃亡人流中,也不乏志向高洁的爱国革命之士,不愿做一个丧失气节的亡国奴,就纷纷振臂高呼,喊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口号,想要带人冲出去,但却很快倒在了日军无情的枪口之下。

庞光谱和另一位老兵都是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战士,知道如何躲避日军的搜查,但因为日军突然展开地毯式搜索,二人就无可避免地被抓了起来成了战俘,被日军集中关押起来。

南京大屠杀为何无人反抗、放弃挣扎?时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一开始,日军只是给他们断水断粮,并没有其他举动,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些侵略者接下来要干嘛。

但这么饿着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有人暗中串通和组织被俘虏的士兵们企图集体逃亡,可是日军早已在外围布置下了天罗地网般的重型火力,每当有人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跑出来后,马上就会在密集的枪声中倒地身亡。

见到如此情景,后面的人也就不敢再继续冲了,而是默默蛰伏起来,等待下一次逃跑机会。

南京大屠杀为何无人反抗、放弃挣扎?时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连续关押五天之后,日军将唐光谱等一众俘虏全部押往老虎山,多日断水断粮,很多人这时已经连走路和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江边空地上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国军战俘已经惊恐地察觉到日军要集中展开大屠杀了,而之所以饿了他们这么久,就是为了让他们没有力气逃跑和反抗。

可以说,这次集中大屠杀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预谋和有组织的,但谁也不想跪着等死,所以很多人就开始用牙齿互相帮助,准备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咬断绳子,进行最后一搏。

只可惜还没等他们彻底脱困,日军就下达了大屠杀的命令,枪声四起,大量平民百姓和战俘们成片倒下,鲜血顿时染红大地。

南京大屠杀为何无人反抗、放弃挣扎?时隔多年一位幸存者道出真相

唐光镨深知到了这个时候,任何反抗都是徒劳无功,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当日军下达扫射命令前,他们就先一步趴在地上,不一会压在他们身上的尸体越来越多,日军的枪声也慢慢减弱,他们知道大屠杀即将结束了。

但没想到,日军竟然又冲上来对幸存者进行了第二轮补枪,与唐光谱同行的另一位老兵就牺牲在了第二轮屠杀之中,幸好唐光谱心理素质过硬,任凭鲜血染红了全身也一动不动,最终逃过一劫。

确定日军离开后,才小心翼翼地趁着浓浓夜色,逃出了尸横遍野的大屠杀集中点。

40年后,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的唐光谱,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时,依然会从噩梦中惊醒,也道出了国军被俘士兵不反抗的真相:“饿了整整五天五夜,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拿什么去反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