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名小記者在湖北地質博物館探索宇宙奧秘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見習記者 康旭陽 記者 劉喆

通訊員 謝瓊

地球是如何誕生的?美麗的流星雨是什麼?湖北有哪些地質寶藏?12月12日上午,楚天都市報小記者團的50名小記者,來到位于江漢區利濟北路的湖北地質博物館探索宇宙奧秘。

“大約50億年前,一個稱為‘原始太陽星雲’的星際塵雲開始重力潰縮,随着體積變小、溫度升高、密度增大,發生了氫元素向氮元素的核聚變反應,進而形成了我們的太陽......而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個具有生命的藍色星球。”小記者們首先來到地球演化廳,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坐上“時光機”,從幾十億年前開始,見證地球誕生的曆程。

50名小記者在湖北地質博物館探索宇宙奧秘

地球模型

廳内的巨型橫切地球模型吸引了小記者們駐足。“老師,地球中間一圈一圈的是什麼呀?”有小記者提出疑問。“中間紅色的是地核,向外依次是地幔、地殼。”講解員介紹,地球的内部由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組成,地面以上的圈層稱為地球的外部圈層,地球的最外一層是大氣圈,在它之内是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正是這些不同圈層之間的互相作用,才使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存在和延續。

50名小記者在湖北地質博物館探索宇宙奧秘

光化鐵隕石

“小朋友們有沒有在流星雨劃過夜空時許過願呢?你們知道流星雨到底是什麼嗎?”講解員介紹,原來流星雨是太空中很多流星體進入大氣層時發生的燒蝕發光現象,這些流星體大多來源于同一個輻射點。當它們在燒蝕完畢之後,有的就會落到地面上變成天外來客——隕石。館内陳列的衆多大小不一的隕石引起了小記者們的圍觀。其中,最大的一塊是重達276多千克的光化鐵隕石。這塊隕石來自于1976年湖北老河口市(原光化縣)的一場隕石雨,不僅是湖北地質博物館最大的隕石,也是目前全國地質博物館中較大的鐵隕石之一。

50名小記者在湖北地質博物館探索宇宙奧秘

恐龍魔法翻書互動體驗

“我是顧氏小盜龍,有四個翅膀,是會飛的恐龍。”在生命演化廳,小記者們通過“恐龍魔法翻書”與不同種類的恐龍進行互動。恐龍化石、大象化石、長在石頭裡的樹葉和小鳥......從陸地到海洋、從生物到植物、從實體到遺迹,豐富的化石館藏讓小記者們驚歎“太酷了!”

50名小記者在湖北地質博物館探索宇宙奧秘

“‘化石’是埋藏在岩層中地史時期的動物、植物的遺體、遺迹的總稱。”講解員介紹,湖北省是我國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産地和地層古生物研究的經典地區,目前已發現30多個門類數千種無脊椎、脊椎動物和古植物化石。其中無脊椎動物化石類型豐富,極具代表性的有對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廟河宏觀藻類化石群、西陵峽海生宏體生物化石群和清江生物群。

50名小記者在湖北地質博物館探索宇宙奧秘

動植物化石

最後,小記者們來到資源環境廳,了解荊楚富礦、非金屬礦産及應用、礦物的分類、湖北地質公園與地質遺迹。

“原來浩瀚的宇宙在最開始隻是一個小小的點,經過大爆炸後才逐漸出現了太陽系以及我們現在賴以生存的地球。講解員老師說,風雲雪雨、河海山川組成了我們的美麗家園,在浩渺的宇宙空間,這隻是一個小機率事件。是以我們應該努力愛護和珍惜地球,保護好我們的家園。”7歲的小記者張一墨感歎道。

小記者王澤越說,湖北地質博物館内藏着許多自己之前沒有見過的寶藏。“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把今天看到的寶藏告訴同學們,下次想約同學們一起來這裡探秘。”

據悉,全新改造的湖北地質博物館将于本月底對外開放,屆時廣大市民可預約參觀。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