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宮裡的古代皇家地暖

故宮裡的古代皇家地暖

(本文載于《科技日報》2021年12月10日第8版,有修改)

超過600歲的故宮又名紫禁城,不僅擁有輝煌壯麗的古代宮殿建築群,而且含包含了諸多的古代宮廷生活智慧,地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明朝太監劉若愚著《酌中志》卷十七《大内規制紀略》有:“右向東曰懋勤殿,先帝創造地炕于此,恒臨禦之”;卷二十《飲食好尚紀略》有:“十月……是時夜已漸長,内臣始燒地炕”;以上可說明紫禁城在明朝時期已有地暖。盡管冬天室外寒冷,居住在宮中的帝王們在則過得非常舒适溫暖。乾隆皇帝在《冬夜偶成》一詩中就寫道:“人苦冬日短,我愛冬夜長”。道光皇帝在《養正書屋全集》中寫有“花磚細布擅奇工,暗熱松枝地底烘”。在這裡,“鳥道”、“羊腸”即為地下供暖的通道。與現代人采用的水地暖(在地闆下埋設水管,以的熱水為熱媒,在水管内循環流動,加熱地闆)或電地暖(在地闆下埋設電纜或電熱膜,使之加熱地闆)方式不同,故宮裡的古代地暖為室外燒火、加熱室内地磚的供熱方式,俗稱“火地”或“暖地”。

火地由位于窗戶外面的地下操作口、窗戶裡面的地下爐腔、室内地面磚下面的火道(熱量傳輸的通道)、室外台基側面的出煙口組成(圖1-圖2)。其供熱基本原理為:服務人員站立于操作口内,将木炭置入地下爐腔内燃燒,加熱空氣;受熱後的空氣沿着火道路徑向四周擴散,其間加熱地面磚,利用地磚自身的蓄熱和熱量向上輻射的規律,使得熱量由下至上進行傳導,進而保持室内的溫暖;散熱後的空氣溫度降低,其夾雜炭火中的煙塵(少量)從出煙口排出火道。

故宮裡的古代皇家地暖

圖1 火地平面示意圖

(1-室外操作口;2-地下爐腔;3、4、5-火道,虛線箭頭為熱量在地下的傳遞方向;6-窗戶;7-出煙口;8-夯土示意圖)

故宮裡的古代皇家地暖

圖2 火地沿1-4方向剖視圖

服務人員的操作口位于窗戶外面的地面以下,尺寸一般為0.8×0.8×1m(長×寬×高)。在明代,紫禁城負責燒炭的人員由惜薪司安排,清代為内務府營造司人員。服務人員進入操作口,可往室内地下的爐腔燒炭火。操作口在不使用時會被厚木闆蓋上,可防止小動物鑽入,并有利于宮中人員在室外行走(圖3)。操作口在室外,且服務人員站在操作口内,可隔着窗戶看見室内,便于與室内使用人員交流,并及時增減炭火,以保證室内溫度的适宜。另操作口設在室外,還有利于避免室内火源産生的煙霧在室内蔓延或其它安全隐患。

故宮裡的古代皇家地暖

圖3 火地操作口與出煙口(虛線框部分)

服務人員燒炭後,熱量在地磚下面沿着建築寬度方向内擴散,該方向的火道稱為主煙道;主煙道兩側還有若幹寬度較小的煙道,方向與其垂直,稱為支煙道。上述主、支煙道的分布方式猶如蜈蚣,因而又被俗稱為“蜈蚣道”。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熱量是由下往上傳遞,因而火源位置位于室内最低點,而主煙道從火源位置向室内延伸時,其底部高度逐漸增加,煙道剖面呈斜坡上升狀。這樣一來,熱量就可以較為迅速的由窗底向室内擴散。一般而言,主煙道截面尺寸較大,其上部蓋闆由磚砌築而成;支煙道截面尺寸小,蓋闆為扣瓦(圖4)。另主、次煙道的蓋闆之上再架空鋪設地面磚,其架空方式為:在各煙道之間的夯土層之上立多個磚制支墩,地面磚搭在支墩上,面磚之間接縫用灰漿抹嚴實。這種做法的科學性在于:一方面地磚層可均勻受熱,且溫度不過高;另一方面如有煙塵滲出煙道時,其仍然會限制在地面以下傳遞,并從出煙口排出。

故宮裡的古代皇家地暖

圖4 主煙道和支煙道

地下熱量經過主、支煙道擴散,然後回轉,通過室外台基側壁的出煙口排向室外(圖3)。需要說明的是,出煙口相當于故宮古建築的“煙囪”,這種“煙囪”與普通建築立在屋頂之上的煙囪不同,它位于室内地面以下,既不影響建築整體外觀,又能起到良好的排煙效果。這種做法,可以解釋“紫禁城的冬天燒炭取暖、但不見一個煙囪”的說法。此外,為避免小動物從出煙口鑽入室内地下,出煙口往往會砌上銅錢紋樣的镂空磚雕,達到既實用又美觀的效果。火地用炭源于今河北易縣,由一種硬木燒成,被稱為“紅籮炭”。每根炭被加工成長約32厘米、直徑約10厘米的塊體。這種炭産生的熱量高、煙霧少。《酌中志》卷十六《内府衙門識掌》還記載了這種炭具有“氣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的優點。木炭燃盡産生的炭灰,還被收集起來,用于宮中馬桶、便盆中的襯墊物。

有觀點認為,“皇宮内的牆壁其實都是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熱力順着夾牆溫暖整個大殿”,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從工程實踐來看,目前尚未發現故宮的古建牆體存在用于傳遞熱量的“夾牆”。

故宮裡的古代皇家地暖,通過在室外操作口燒火,火源産生的熱量在室内地下擴散,并逐漸向室内空間擴散,達到了室内保溫的效果。這種科學、簡易的供暖方式,展現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作者資訊:周乾,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