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念叨老工廠一一回憶往事

作者:癡人說夢雜文選

(念叨老工廠一回憶往事)大凡舊時代的東西,都愛冠之以“老”,老歌、老戲、老街、老建築、自然也有舊工業時代的身影一老工廠。老工廠養活了幾代人,幾代人的青春熱血鑄就了老工廠。老工廠是個家,千萬人認同,賴以生存的家。那時候,工廠裡總是熱氣氤氲的,花不多,樹不少,綠色長廊把廠區隔成井字形方格。中午吃飯時,一群群人從工廠中的房間岀來,腋窩夾着碗匙,有的拿在手裡敲打,笑鬧着朝食堂走去。電杆上的大喇叭響起,旋律昂揚,我記得其中一句歌詞:“為了遠大理想像燕子似的飛向遠方……"老工廠的人很知足,食堂飯萊便宜,5分錢一碗小萊,l角錢有豆腐炒肉,l角5分錢可以買一碗紅焼肉或粉蒸肉,或滑魚片,不是平底盤,凹底,萊要堆得略略冒尖;住房是公家的,一門一窗十來個平方,舊房,不用裝修,把四壁沾滿塵灰的舊報紙扯下,再貼上新的就能住人;看病不掏錢一打白條(聯單),上面戳着廠子裡通紅的大印,比真金白銀還管用,豪氣地往醫院結賬視窗一遞,打針、吃藥、住院、走人。老工廠年終評獎,評上者得一張獎狀,沒有一分錢,偏很多人在乎。當年人的期望值不高,一年辛苦換一張花紙似乎很值,這是獎賞,也是來年倍加努力的動力。有的老先進把曆年的花紙貼滿牆,迎門,牆下是老式的八仙桌,坐在桌旁抽煙、喝茶、“吱兒喳"吃酒,心滿意足。客人進門,第一眼就與花牆打照面,肅然起敬。就是錢拿得少,但每家都一樣,不生不平之氣。當年的錢值錢,結婚隨禮,一律送兩元錢,上桌吃婚宴,七大碗八大碟,臨走還帶上一包喜糖。那時候勞工穿灰藍布工作服,腳蹬翻毛皮鞋,走在大街上“嘎吱嘎吱"響,路人都要高看一眼。老工廠的日用産品都是搶手貨。當年的“三轉一響"是家庭的核心家當。内地人崇尚上海老産品,稱心、耐用。蜜蜂牌縫紉機,永久、鳳凰牌自行車,上海牌手表,紅燈牌收音機,家裡擺上一兩個大件,滿屋生輝。有人從上海出差回來,那一定要當一回駱駝的,受人之托,大包小包,肩馱手提,帶回面料、服裝、玩具、中華牙膏,按紙條上姓名一一傳遞清楚,末了還有一袋老城隍廟的五香蠶豆,算是請客,嚼得衆人滿口香。這些,如今自然不稀罕了,筒直不值一提,提了惹人笑話。真的,當年老工廠的人還是活得蠻安逸的,沒有圧力,沒有競争,沒有後顧之憂,飄飄然地有“主人翁"之感一一有無這種感覺,心境大不同。雖然老工廠的人經常沒有任何補償地加班加點,工餘也沒有多少娛樂,但他們真誠地相信世界上大多數人的生活還不如我們一一我們是為理想而奮鬥。一位外國記者采訪了日本和中國,說日本勞工的眼睛是黯談的,中國勞工的眼睛總是亮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