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蔚華服毒自盡數十年後,金日成找到其後人,饋贈二十捆人民币

1985年4月中旬,此時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平壤的街道上,正聚集着大片大片的人群,他們之中有衣着得體的精英人士,也有年過半百的白發老人,還有手捧鮮花的少女兒童......

他們的年齡、身份各不相同,但此時的他們口中卻都在呼喊着一句同樣的話:“歡迎,張蔚華!”

張蔚華服毒自盡數十年後,金日成找到其後人,饋贈二十捆人民币

剛剛下火車的張金泉、張金祿、張琪三人見此陣仗也是驚訝不已,随後襲來的卻是陣陣感動——不為其他,衆人口中喊的張蔚華正是他們早已逝世的父親!

三人此次趕赴北韓的目的便是探訪父親在世前的摯友,也是當時的北韓的最高上司人——金日成。

當金日成終于見到老友的後人之時,他顯得激動萬分。此時的他仿佛從幾人身上看到了摯友多年前的影子,再不猶豫,他三兩步走上前去,将幾人抱在懷中,用久違的東北話大聲說着:“歡迎你們!”

張蔚華服毒自盡數十年後,金日成找到其後人,饋贈二十捆人民币

此後數日,金日成對待老友的幾位後人仿若親子,皆是精心招待,讓他們享受到了國家元首級别的待遇,幾人的關系也愈加親善。

直至張金泉幾人要離開北韓之時,金日成還特地派人拿來了一隻小皮箱,将它交給了他們三人。

待到幾人打開皮箱,裡面正靜靜地躺着二十捆放得整整齊齊的人民币,足有兩萬之多!

這張蔚華究竟是何人,為何會讓全北韓人民都如此推崇?他和金日成之間又有着怎樣的往事,竟讓他在多年後還不忘惠及其後人?

張蔚華服毒自盡數十年後,金日成找到其後人,饋贈二十捆人民币

年少初相識

張蔚華,出生于1913年的吉林撫松。當時的張家是一戶以經商為業的鄉紳家庭,張蔚華自小的生活就是極為優渥的,而金日成則與他恰恰相反。

金日成原名金成柱,1912年4月15日,他在北韓平壤市萬景台區的一戶農家出生了。

金家本就不是什麼富饒之家,加之當時的北韓正遭受着日本人的侵略,國家本也是動蕩不安的,金日成的日子也不十分好過。

1917年,随着日本對北韓地進一步侵虐,北韓也出現了諸多反日派人士,而金日成的父親就是其中一位。但日本人又怎會容忍他們這樣的人存在呢?故而在不久後,日本人就對北韓國内的反日人士進行清理。無奈之下,金父隻好帶着年幼的金日成踏上了逃亡之路,而他們的目的地就是中國。

張蔚華服毒自盡數十年後,金日成找到其後人,饋贈二十捆人民币

輾轉之下,金日成随着父親第一次來到了吉林省撫松縣。由于他們是逃亡之人,身份資訊并不明确,當地官方根本不容許他們落戶。此時,金父從别人那裡打聽到當地張家的張萬程(張蔚華之父)頗有威望,就企圖去求他幫忙。沒想到張萬程與金父一番交談之後,竟真就設法讓他在撫松安了家,金日成與張蔚華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相識了。

骨肉何必親

張蔚華與金日成兩人幾乎等同于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說一句兩小無猜肯定是不為過的,兩人雖不是親兄弟,卻也勝似親兄弟。

當時的中國和北韓都是被日本侵略着的國家,國家境内都很是不太平。兩位少年郎也是從小就看着自己國家受難的,時不時兩人也會談及國家現在和未來,思考究竟要如何才能救自己的國家。

張蔚華服毒自盡數十年後,金日成找到其後人,饋贈二十捆人民币

後來,金日成給張蔚華帶來了《共産黨宣言》、《社會主義大義》、《俄國革命史和列甯》等有關共産黨的書籍。張蔚華見之大喜,頓感這就是中國未來的希望所在。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這些革命思想,張蔚華和金日成兩人開辦了一本叫《新日》的報刊,借此對他們的理念進行宣傳。但也正是因為這一報刊讓兩人被敵人盯上了,金日成也是以锒铛入獄。

張蔚華眼見摯友受困,傾盡了一切可用資源,終于是将金日成保釋了出來,但金日成也開始了四處躲藏的生活。與此同時,得知兒子在做如此危險之事的張家人将張蔚華軟禁在了家中,希望以此保全他的性命,可張蔚華又怎會就此放棄?在一次趁人不備時,張蔚華就從家中逃了出來。

張蔚華服毒自盡數十年後,金日成找到其後人,饋贈二十捆人民币

1930年,張蔚華偶然間上了一列火車,好巧不巧當時的金日成因躲避敵人監視也藏在這節車廂中,兩人就此重逢。在張蔚華的幫助下,金日成很快就逃離了敵人的視線。

在之後的日子裡,當張蔚華問起金日成缺什麼時,金日成沒有絲毫猶豫:“我需要槍,有了槍才能和日本人對抗。”

得知此事的張蔚華便開始在東北各處黑市内暗自購買槍支武器,可以說金日成初期的軍火幾乎都是由張蔚華提供的。

張蔚華服毒自盡數十年後,金日成找到其後人,饋贈二十捆人民币

慷慨赴死

可是好景不長,1937年,一位名叫鄭學海的人在臨江被捕後變節了,他将有歇業蔚華的情報洩露給了日本人,并協助日本人誘捕了張蔚華。日本人這才知道,表面上吊兒郎當的張家少爺背地裡居然一直在為北韓的抗日軍隊以及東北抗聯提供援助。

這下算是徹底惹惱了日本人,他們将張蔚華關押了起來,對他進行嚴刑拷問,可張蔚華卻始終未曾透露半分情報。或許是日本人認為繼續審問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突破,他們便又另尋一計——他們決定以張蔚華為誘餌,将隐藏的敵人一網打盡。

可張蔚華如此聰慧之人又怎會看不出敵人這點小心思呢?

他左右思量之下得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死。

隻要他一死,敵人的誘餌就沒了,金日成他們也會放棄救援計劃,而他的家人也不會因為他的逃脫,受到過多的牽連。

張蔚華服毒自盡數十年後,金日成找到其後人,饋贈二十捆人民币

思考完畢後,張蔚華并未露出絲毫異常。他先是想辦法将鄭學海叛變這一情報遞出,再是趁着去照相館的機會,吞下了照相用的升汞藥劑,以此終結了自己的生命,他離世之時也才25歲。

當金日成得知張蔚華離世之時,頓感天塌地陷。一連幾日,他都茶飯不思,深陷在悲傷的情緒之中不可自拔。

在抗日戰争勝利之後,金日成成功當選了北韓的國家主席。他一直在國内大肆宣傳張蔚華的事迹,将他的事情寫進教科書裡,拍進電視劇裡,将他的畫像挂進博物館裡,他想要所有人都牢記張蔚華這一為了他而犧牲性命的英雄,也是他難以忘懷的摯友。

張蔚華服毒自盡數十年後,金日成找到其後人,饋贈二十捆人民币

除此之外,金日成也一直企圖聯系上張蔚華的後人。可當時的時局還不算穩定,想要在中國境内找人也極其不易。金日成也是費了一番功夫才與之聯系上,并邀請他們前往北韓相見,這也才有了文章開篇一幕。

之後數年,張家曾多次到訪北韓,兩家關系也一直十分親密,真如同是一家的親戚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