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為什麼總喜歡把漂亮的女人稱為“禍水”?

作者:曆史上的未解之謎

經常聽人說“自古紅顔多禍水”,特别是在古代,稍微能叫出姓名的大美女,都被人傳為“紅顔禍水”,紅顔的意思大家應該都知道,形容長得面色紅潤、膚白貌美,長得好看的女子,但為什麼要把漂亮的女人稱為“禍水”呢?

古代為什麼總喜歡把漂亮的女人稱為“禍水”?

這要從漢朝說起,漢朝著名的大美女趙飛燕,人如其名,有着纖細的腰,身輕如燕,能歌善舞,而她的妹妹趙合德也是位膚白貌美、巧笑嫣然的美人,這兩姐妹深得漢成帝的寵愛,兩人自入後宮,漢成帝成天癡迷美色,天天與她們姐妹倆“酒池肉林”,無心打理朝政,導緻漢朝日漸衰微,埋下了亡國的禍根。

在當時,古人信奉陰陽五行學說,他們認為漢朝與“火”相對應,而根據五行“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定律,導緻漢朝“火”滅亡的正是“水”,于是就有人怒斥趙飛燕姐妹倆:“此禍水也,滅火必矣!”

古代為什麼總喜歡把漂亮的女人稱為“禍水”?

此後,人們就用“禍水”一詞來形容長相漂亮的女人禍亂國政,甚至是迷惑男人、導緻亡國。

曆史上有許多這樣的“紅顔禍水”故事,比如,商朝的寵後妲己,大家可能會想到封神榜裡被狐妖奪舍的妲己,确實是禍亂朝政,但實際上,妲己是商纣王帝辛從蘇氏部落掠奪來的戰利品,當時妲己正是一位嬌滴滴的美少女,帝辛年過花甲,對着這麼位小美人,帝辛極為寵幸,重燃青春之火。兩人在一起不到十年的時間,商朝走向沒落,民生怨道,朝政敗壞,君臣離心,而這一切亡國的根源,人們推給了妲己,怒罵妲己為“紅顔禍水”。

古代為什麼總喜歡把漂亮的女人稱為“禍水”?

“烽火戲諸侯”的主角褒姒,褒姒西周王朝最後一任天子周幽王的寵妃,傳說褒姒長得極其國色天香,美得驚豔,周幽王對她十分寵愛,幾乎是她要什麼就給什麼,就有了“烽火戲諸侯”的傳說,導緻西周王朝滅亡,由此,後人不斷怒罵褒姒蠱惑帝王、敗國的“禍水”。

古代為什麼總喜歡把漂亮的女人稱為“禍水”?

曆史上最出名的“紅顔禍水”,當屬明朝的陳圓圓,陳圓圓身為一代名妓,幾經挫折,最後被人送給名将吳三桂,因其長相極美,吳三桂十分迷戀她。在她失陷京城,被掠奪之後,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顔”,引領清兵入關,導緻明朝滅亡,被滿清所占領。吳三桂成為“曆史的罪人”,而陳圓圓更是不好過,作為“紅顔禍水”的代表,背負罵名百年。

古代為什麼總喜歡把漂亮的女人稱為“禍水”?

為什麼古人總喜歡把漂亮的女人怒罵為“紅顔禍水”呢?我們都知道,古代是一個父權當道,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女人根本就沒有話語權,何來做到亂政、亡國呢?罵她們是“紅顔禍水”,迷惑君成,禍亂朝政,可我們如果仔細觀察曆史的話,會發現大多數朝代的滅亡,都是經過長期量積累走向質變的過程,鍋都讓“紅顔”來背,未免太過牽強?

(圖源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