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的邏輯在改變

90後小姐姐叫着去幫忙驗車,半價賣掉了她的凱迪拉克,換了一輛比亞迪宋。

讓銀河君感觸比較深的有兩點,一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再迷信進口品牌,二是他們對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非常高。

新能源的邏輯在改變

12月8日,乘聯會最新資料顯示,1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7.8萬輛,同比增長122.3%,環比增長19.8%。11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為20.8%,1-11月滲透率為13.9%。乘聯會判斷,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可突破20%。

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有幾個裡程碑,月度滲透率20%、年度滲透率20%、月度滲透率50%、年度滲透率50%。

按照現在推進的速度,2025年實作月度50%的滲透率基本上是囊中之物。

月度滲透率達到20%,意味着這個行業已經有了完整的生态。從政策推動型轉向市場推動型,這個結論很重要。

新能源的邏輯在改變

5%的時候是為了搖号友善而買電車,10%的時候是為了市區代步買電池,20%的時候,絕大多數是主動買電車。

需要關注幾個行業。

一、充電樁

之前介紹滲透率高達95%的挪威的時候,該國正在推動一位一充。所有停車位都有充電樁的時候,電車的便捷性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中國雖然全國範圍内的一位一充有難度,但大城市一位一充或者商業區停車場一位一充,是勢在必行的事,那麼對充電樁行業的需求量非常龐大。

新能源的邏輯在改變

按照工信部等多個部委的規劃,現在距離國家設想的充電樁數還有不小的距離。

2015年,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工信部、城鄉建設部四部委聯合釋出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了充電樁的建設目标: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100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事實上,一直到2021年,全國的充電樁數才剛剛達到200萬個。

可以說,充電樁是解決裡程焦慮的最佳良藥,根據最新的目标,充電樁要建設到600萬個甚至1000萬個。

二、動力電池回收

從某種意義上,石油是用之不盡的。之是以發展新能源,既不是石油不夠用了,也不是因為不環保。

而是因為産業更新和能源可控。

但是,動力電池的核心原材料是锂,中國的锂礦不是特别充裕,不得不跑到南美澳洲開礦,這樣安全嗎?

有兩個點,一是海外的锂礦山,大部分有中資參股甚至控股,遠比原油更安全;二是國内的鹽湖提锂已經迅速成長起來,青藏高原上的無數鹽湖能源源不斷的提供锂。

新能源的邏輯在改變

再者,和汽油柴油燒掉不同,锂電池的原理保證了锂元素不會流失,這樣,報廢的動力電池可以回收锂。

這個行業正在悄然做大。

新能源車汽修也開始成為熱門。

三、鹽湖提锂

鹽湖提锂幾乎是中國的獨創,中國有幾家掌握了核心技術的企業在南美的鹽湖,中國青藏高原的鹽湖,紛紛開展鹽湖提锂業務。

新能源的邏輯在改變

從最近上市公司公布的資料來看,鹽湖提锂的技術和産能遠超預期。

四、磷酸鐵锂

特斯拉一直在推廣三元锂電,從技術角度來說,三元锂電能量密度高,但自燃風險大,還有成本較高的缺點。

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用到了钴。全球一半以上的钴在剛果金,而這是一個戰亂的地方。中國很多企業在這裡開钴礦。

另一條路線,是磷酸鐵锂。

磷酸鐵锂便宜的很,但缺點也很明顯,能量密度低,而且冬天掉電快。

原來隻有比亞迪堅持走這條路線,随着技術不斷突破,尤其是刀片電池的推出,磷酸鐵锂電池的缺點不那麼明顯了。

新能源的邏輯在改變

特斯拉開始用磷酸鐵锂電池,導緻磷酸鐵锂市場暴漲。

光A股,宣布投産磷酸鐵锂的企業(包括一些磷肥企業),産能就是上年的十倍以上。

新能源的邏輯在改變

以至于銀河君一直擔心磷酸鐵锂會不會産能過剩。

關注這個行業時,也要謹慎,因為龍頭很可能會把價格壓到非常低,對後來者很不友好,投産就虧損。

五、換電站

換電站是很多投資者看不上的業務,總覺得一旦電池技術實作突破,換電就毫無存在的必要。

在研究換電業務的時候,一定要抛棄固有思維。

我們為什麼拼了命發展新能源車?

再說一遍,不是為了環保,而是為了産業更新和能源可控。

從這個視角再看換電,這其實是為了防止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培育多種産業模式。

新能源的邏輯在改變

尤其是計程車行業,換電模式非常好用,銀河君已經見過好多個藏在垃圾站旁邊的計程車換電站,無人值守,2分鐘自動換電。

六、氫能源

最近,銀河君寫了好幾篇氫能源的文章,也是在科普應該從哪個視角關注氫能源。

未來的新能源時代,必然是多措并舉,不會再出現一條路線(汽柴油)堵死其他發展路線的情況了。

新能源的邏輯在改變

氫能的優勢,它是目前技術手段中,唯一能替代柴油車的選擇。

除了氫能,天然氣、合成燃料等方式都有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