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江池塘邊的“搓衣闆”,放了幾十年,後來發現它是聖旨!

引言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杜牧

文物對于不管是國家來講還是人民來講其意義都是很大的,是一個時代的印證,是傳統文化的繼承。時代在發展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回顧曆史,這樣我們才能夠永保中華民族的根,就像是修房子一樣,地基不穩固,那修再高的樓房也存在有隐患。

浙江池塘邊的“搓衣闆”,放了幾十年,後來發現它是聖旨!

而在我們的印象中,文物一般都是被放在博物館裡面,被後人們所欣賞和觀覽。但是也不一定全部都在裡面,畢竟隻有專家才能夠鑒别文物的存在,是以有些文物剛開始隻能流落在人間,等待着“伯樂”去發現,就像浙江池塘邊的一塊“搓衣闆”,它被放在池塘邊幾十年,後來人們才發現那是聖旨!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浙江池塘邊的“搓衣闆”,放了幾十年,後來發現它是聖旨!

那塊搓衣闆就在浙江台州的三房村裡面,村子裡有一片池塘,平常村子裡的人也會去池塘邊洗滌衣服。由于那時候的人們非常節約,而且洗衣服的時候也沒有洗衣機,隻能用水洗,是以在家就施展不開,而且那時候大多數東西都是共用的,是以人們就一起将衣服拿到了那條河邊去洗,這樣既節約用水,又能夠将衣服洗幹淨。那個石闆放在河邊的位置剛剛好,人們在上面洗衣服特别的順手,能将衣服洗的很幹淨,是以人們一時半會兒就沒去想弄清楚那個石頭的真正來曆。

浙江池塘邊的“搓衣闆”,放了幾十年,後來發現它是聖旨!

人們隻知道的是那塊石頭和普通的石頭不一樣,好像是被加工過的一樣,有一面寫有密密麻麻的字,另一面則畫有圖案,但是卻沒有人真正去了解過上面究竟寫的是什麼字。村裡面也隻有這塊石頭的一些傳說,說這塊石頭可能是在墓地裡面擡出來的,聽起來不覺讓人感覺有點不可思議,是以人們也不願去深究這塊石頭究竟是什麼身份,那塊石頭也就是以在河邊待了一年又一年。

浙江池塘邊的“搓衣闆”,放了幾十年,後來發現它是聖旨!

後來遇上村裡面去修路,需要将池塘給填平,是以這塊石頭就被别人用來當墊腳石,人們就在這塊石頭上來來回回地走,上面的字也被磨的不是很清楚。再到後來隔壁村發現了一個古代的石碑,人們不敢輕舉妄動,後來還找來了專家來鑒定,基于這種情況,三房村的村民也在想,何不也将這塊石頭也鑒定鑒定,說不定也是塊文物呢?

浙江池塘邊的“搓衣闆”,放了幾十年,後來發現它是聖旨!

這個石頭早已沒有了以前的面貌,先後被人們用來當搓衣闆和墊腳石,早已面目全非。專家到來的時候也是費了很大的勁才知道這個石頭的真面目,隻見這個石頭長80厘米,寬約70厘米,刻字的那一面有點模糊,唯一清晰可見的就是“奉天承運”四個字,上面的圖案是一隻獅子。再仔細一看内容,大緻是一個叫林修的禦廚,因為對其廚藝十分滿意,是以受到了光緒皇帝的賞識,也就是一封表揚信,上面全是贊美之詞,原來這是一道聖旨,知道結果的村民都驚呆了,這樣一道聖旨居然就這樣在河邊被用了這麼幾十年。

浙江池塘邊的“搓衣闆”,放了幾十年,後來發現它是聖旨!

人們也隻知道這是一道聖旨,但是也有很多的疑點,首先這個林修究竟是誰,知道的也隻有他的官位高低,他是當時的一個五品官員,雖說這個官位也挺高,但是也不至于在石闆後面雕刻“獅子口中銜劍”的圖案,這在當時是越矩的行為,他為何會有這個膽量?這也不得而知,而且村子比較偏遠,是以這些也就成了秘密。人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平時看着不起眼的搓衣闆竟然是一個100多年前的文物,還好有人能夠将其發現,不然還真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結語

雖然不知道石頭上面記載的林修後來如何,其後代子嗣在哪裡,但想必他也是當時台州的一個大人物。後來這塊不起眼的石闆也就被人們給供了起來,也算是提升了村子的知名度,目前三房村的那塊石頭依然還在,也算是對曆史的一種回顧吧。

圖檔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