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地久攻不下,師長向王耀武請教,王耀武隻寫了一個字

1945年4月,中國人民抗日戰争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湘西會戰打響。會戰由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指揮。

位于龍潭司東北的鷹形山标高僅1450米,山勢平緩,表面看沒有什麼險要,但卻是個戰略要點,對此,國軍和日軍雙方都志在必得。

高地久攻不下,師長向王耀武請教,王耀武隻寫了一個字

先炮擊,再機槍掃射,接着就是第一次沖擊波,51師153團在團長王夢庚帶領下向日軍發起猛烈攻擊。

這時,老天卻卻淅淅瀝瀝地下起小雨來。日軍利用複雜地形,連夜組織敢死隊構築兩側機槍陣地,形成交叉火力,對付中國軍隊的進攻。

王夢庚組織了幾次沖鋒,傷亡頗重,但仍未拿下高地。鷹形山仍被日軍死死控制着。

高地久攻不下,師長向王耀武請教,王耀武隻寫了一個字

51師師長周志道等不及了,他離開位于水磨坊的指揮所,冒雨來到153團前沿。不用望遠鏡,周志道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古木參天的山頭上,有日軍士兵正在砍伐樹木,構築防空掩體。周志道暗暗佩服日軍指揮的精明,回頭與王夢庚等商議對策。

商議了很久,正苦無良策之時,參謀長報告說方面軍司令長官王耀武已抵達張家塘簡易飛機場。等周志道急急忙忙趕回師指揮所時,王耀武已滿面笑容地坐在水磨坊等他了。

“靖方兄,辛苦了!”王耀武雖官至方面軍司令,但對部屬卻十分謙和,平時稱兄道弟,不擺架子。

高地久攻不下,師長向王耀武請教,王耀武隻寫了一個字

“司令官在這種天氣飛來前線,先不打個招呼?”周志道嗔怪道。

“兵貴神速,兵貴神速!”王耀武敷衍兩句便言歸正傳。

對日軍主力推進得最遠也是最深入的龍潭地區,王耀武一直予以特别的關注。龍潭若被攻下,日軍便可直落安江,進逼芷江了。這也是日寇的野心所在。

接下來王耀武單刀直入,詢問鷹形山的戰況。

高地久攻不下,師長向王耀武請教,王耀武隻寫了一個字

“敵軍的工事隐蔽且堅固,炮火打擊似無濟于事。”153團團長王夢庚向王耀武彙報難處。

“如果加強兵力,這麼小一片山地,部隊也擺不開呀!”一看王耀武沉默不語,周志道便請教道:“司令長官有何高見?”

王耀武拾起一根草棍,在泥地上寫了個“火”字。

“火攻!”大家若有所悟,但即刻又搖起頭來。近日春雨連綿,看起來沒有要停的意思,山草青青,又有雨水,如何“火攻”?

王耀武微笑着勾起手指,搬出了他的“五行”哲學。“古人總結出一套‘五相生相勝’的原理,今天,我們不妨也來個木生火——火克金”

高地久攻不下,師長向王耀武請教,王耀武隻寫了一個字

王耀武請求空軍投擲凝固汽油彈的電報轉到飛虎隊陳納德将軍那裡。

P—40戰鬥機載滿凝固汽油彈,飛臨龍潭上空。為了使空軍能夠準确地找到敵人的目标,空軍地勤部隊成立1個對空聯絡台。對空聯絡台潛伏到離敵人陣地2000米左右的頂上,訓示P—40飛機向日軍實施俯沖投彈。

盡管雨霧濛濛,但鷹形山日軍陣地依然升騰起沖天的火焰,那些修掩體用的樹筒子,被凝固汽油彈點燃之後,熊熊燃燒起來。

日軍趕快轉移陣地,但許多掩體裡的土兵來不及逃走,就被燒成焦炭一般了。

高地久攻不下,師長向王耀武請教,王耀武隻寫了一個字

P—40飛機按對空聯絡台指出的偏差進行糾正,還俯沖轟炸其它日軍陣地。這一天,空軍出動飛機16架,分作4批,每批3-5架,輪番接連轟炸。這種疲勞轟炸,迫使日軍龜縮在沙石工事裡不敢擡頭。

周志道見王耀武的“火攻”之計得逞,使下令進攻。

王夢庚153團2營在營長姜期永帶領下,一馬當先,沖上鷹山的主陣地。“火攻”之後,剩下的戰鬥就毫不費力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