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濟南戰役,聶鳳智影響了戰役程序,第一次受到許世友表揚

聶鳳智是開國中将裡面戰功最突出的一個。

聶将軍個子不高,相貌平平,解放戰争中,他帶着9縱,打了許多著名的戰役。他指揮的許多戰役,都被寫入文學電影作品,如《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戰上海》、《長空比翼》。

濟南戰役,主要指揮者是許世友,但聶鳳智的作用至關重要,甚至影響了戰役的程序。

濟南戰役,聶鳳智影響了戰役程式,第一次受到許世友表揚

1948年中旬,在全國各個戰場上,解放軍已由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此時,山東全境大部分在我軍手中,隻有省府濟南城被國軍占領。守城兵力約11萬餘人。守城将領是赫赫有名的王耀武。

王耀武在國民黨将領中絕非等閑之輩,他曾是國民黨74軍(整編74師)軍長。抗戰初期,王耀武是74軍51師師長,曾率部參加了上海保衛戰,接着又參加了武漢保衛戰,在江西德安狙擊日軍,重創日寇,時稱“德安大捷”。

在上高會戰中,74軍軍長王耀武率部在上高縣,北下陂橋頂住了日寇的攻勢,其中由張靈甫指揮的74軍58師官兵傷亡慘重,王耀武曾下令“堅守最後一人”。并親自趕到最前沿指揮戰鬥。會戰結束後,第74軍獲“飛虎旗”,王耀武、張靈甫受到嘉獎。

濟南戰役,聶鳳智影響了戰役程式,第一次受到許世友表揚

當時在山東的著名抗戰将領有“三李一王”之說,三李是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一王就是王耀武。有個說法是“三李不如一王”,可見王耀武的軍事才能。

1948年9月,華野決定拿下濟南府,解放全山東。集中18萬兵力打援,以3縱、10縱等部隊組成四集團。以9縱、13縱等部隊組成五集團,共14萬兵力打濟南,統一在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政委譚震林、副司令王建安的指揮下。

真是名将對名将,一場惡戰在即。

此時,聶鳳智升任9縱司令員剛好一年。

9月16日午夜12時,攻城部隊接到了許世友的總攻指令。

在攻打濟南前夕,幾乎所有的将領都認為,要攻取這樣堅固,有11萬之衆,又是王耀武占領的戰略要地,非兩三個月不可。

濟南戰役,聶鳳智影響了戰役程式,第一次受到許世友表揚

聶鳳智卻不以為不然,他說,用15到20天,即可打下濟南。

衆将軍哈哈大笑,說他不知天高地厚。6縱副司令郭化若,這位後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的軍事理論專家,倒了杯開水,送到聶風智面前,笑道:“聶兄,高見,敬你一杯茶。”

戰鬥打響了,此時,上級下給聶鳳智9縱的任務是“助攻”。可聶鳳智大筆一揮,即把任務改為“主攻”。

在東線,9縱一部先由東門南側突破,一個連登上城頭,因後續部隊未曾趕上,登城的這一個連隻好孤軍奮戰,與敵白刃。然終因寡不敵衆,同時國民黨守軍也極為頑強,這個連全部犧牲。9縱25師74團冒着敵人的彈雨,連續突擊三次,均告失利。

濟南戰役,聶鳳智影響了戰役程式,第一次受到許世友表揚

西線,周志堅的13縱37師先後有兩個營攻上城頭,遭到敵人瘋狂反撲,大部分傷亡,突破口被敵重新占領。

其餘縱隊在進攻時,都遇到敵人的頑強抵抗,沒能打開突破。

此時,國軍利用其空中優勢,晝夜不停地對我軍陣地進行狂轟濫炸,我攻擊部隊完全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

我參戰部隊已鏖戰七天七夜,未得休整和補充,且各縱傷亡都很大。有的上司認為應暫時休整一下,重新調整部署,再打。

許世友堅決不同意休整意見,力主毫不停止地繼續攻。他認為:我軍困難大,敵人困難更大,就看誰的決心硬過誰,勝利往往是最後五分鐘取得的!

許世友的意見也得到了政委譚震林的有力支援。

濟南戰役,聶鳳智影響了戰役程式,第一次受到許世友表揚

但是,關鍵還得看攻城部隊。許世友分别打電話給9縱的聶鳳智和13縱的周志堅詢問他們的意見。

聶鳳智和周志堅看到自己的部隊傷亡慘重,心痛得很,本來都想撤。兩人商定,争取許司令主動叫撤,周志堅推聶鳳智出面。正在這時,許世友來電征求意見,聶鳳智聽得出:許司令的征求意見實際是叫下面“堅決打”,是以隻好硬着頭皮說:我們正組織力量,準備再次攻城,決心在天亮前攻進去!

聶風智的果斷回答,讓許世友終于作出了最後的決定,也決定了濟南戰役的程序。

濟南戰役,聶鳳智影響了戰役程式,第一次受到許世友表揚

23日,9縱、13縱等部隊再次發起沖鋒。9縱25師第73團經三次突擊失利,仍不氣餒,終于在24日淩晨首先突上濟南城頭,此團後來榮獲“濟南第一團”稱号。

24日17時,濟南宣告解放。是役斃傷俘敵8萬4千餘人,王耀武及下屬34名将級軍官也被俘獲。

攻克濟南那天,許世友打電話給聶鳳智說:“這次打濟南,你們幹得不錯!”許世友治軍一向很嚴,輕易不表揚人,聶鳳智跟他打仗18年,這是第一次得到他的表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