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衛立煌接任遠征軍司令,慷慨演講,龍雲贊歎:大将風度也!

1943年11月,中國遠征軍第二任司令長官陳誠因病回重慶修養,由誰來接任他的職位,讓蔣委員長頗費了一些腦筋。

當時在滇西的有杜聿明、關麟征、宋希濂、霍揆彰等集團軍總司令,他們一個個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且分别出自何應欽和陳誠的兩個派系。如若不是名望很高的人,根本不能駕馭他們。上一次緬甸戰場的失敗,羅卓英和杜聿明的不和,就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遠征軍得到美國的支援,裝備精良,也不能落到對蔣氏政權有野心的人手裡。

衛立煌接任遠征軍司令,慷慨演講,龍雲贊歎:大将風度也!

權衡再三,加上陳誠的大力推薦,老蔣最後決定重新啟用衛立煌。

衛立煌雖不是黃埔系,卻是老蔣的“五虎上将”之一。抗戰初期,衛立煌本在華北任戰區司令長官,但是涉嫌“親共”被廢黜。這兩年來,衛立煌深居簡出,極少與外界交往,再加上他沒有野心,不拉山頭,不結黨營私,老蔣覺得讓他任遠征軍司令長官,基本是可以放心的。

1943年11月下旬,衛立煌隻帶了少數随從,乘專機飛往昆明。

衛立煌接任遠征軍司令,慷慨演講,龍雲贊歎:大将風度也!

雲南省主席龍雲帶着省政府以及滇軍的官員、将領在機場等候,杜聿明、關麟征、宋希濂、霍揆彰等人帶着第五、第九、第十一、第二十等集團軍将領,也在機場恭候多時,這種歡迎規格,堪比蔣委員長。

衛立煌為何能得到如此多人的擁護?靠的是他高尚的品格。在滇西的将領,聽說衛立煌要來,幾乎沒有一個表示反對的。衛立煌與陳誠不同,大家對陳誠懷有三分敬仰,七分畏懼,對衛立煌卻純屬敬仰之心。

衛立煌接任遠征軍司令,慷慨演講,龍雲贊歎:大将風度也!

龍雲在花廳設盛大宴會為衛立煌洗塵。他雖為“雲南王”,但長期受到杜聿明、陳誠虎視眈眈的監視,感到十分壓抑。現在衛立煌來了,他希望情況有所改善,是以十分巴結,他和他的下屬輪番敬酒,把一切頌揚之詞抛擲過去,弄得衛立煌幾乎招架不住。

衛立煌表示:此番奉命前來,唯一的任務是率領遠征軍準備反攻,決無别的任務,雲南軍政事務,理應由龍主席執掌,他絕不敢染指。唯一的希望是得到龍主席和雲南百姓的支援。

衛立煌接任遠征軍司令,慷慨演講,龍雲贊歎:大将風度也!

接着,衛立煌從“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進行分析:反法西斯同盟力量不斷強大,日寇企圖與納粹德國會師的夢想已經破滅;日寇是侵略者,注定要失敗。而“人和”最重要,幾十萬大軍雲集滇西,将士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地方父老鄉親,将來反攻,還要地方運送糧彈。沒有“人和’絕無取勝可能。

龍雲頻頻點頭,等衛立煌說完,龍雲還親自為他夾菜。并當場表态竭力做好遠征軍的後勤保障工作。

衛立煌接任遠征軍司令,慷慨演講,龍雲贊歎:大将風度也!

衛立起身舉杯說:“如此、立煌代表遠征軍将士向龍主席緻謝——請幹一杯!”

龍雲趕緊起身舉杯,一飲而盡。

随即,衛立煌也向龍雲保證保證:第一,長官司令部絕不幹涉地方行政事務;第二、除屬遠征軍戰鬥序列的部隊以外,其他部隊他絕不過問;第三、地方對遠征軍的支援,完全随地方自願,他絕不強求;第四、他此來僅帶少數幾個随行人員,安排在長官司令部裡,絕不再向下面安插人員,也不過問任何一級的人事和經濟。

衛立煌接任遠征軍司令,慷慨演講,龍雲贊歎:大将風度也!

衛立煌言猶未了,龍雲便情不自禁地鼓起來,就連遠征軍将領,也聽出了衛立煌這番話的意思,無不歡迎,是以跟着鼓掌,贊歎不絕。

龍雲一手擎杯,一手撚須,頗為激動地說:“久聞衛長官光明磊落,肝膽照人,今日一見,名不虛傳!老朽若不盡心盡力支援遠征軍,天地不容!”

遠征軍将領也興奮起來,一個個舉杯敬酒,表示:“願在衛長官麾下效命!”一時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衛立煌接任遠征軍司令,慷慨演講,龍雲贊歎:大将風度也!

最後,衛立煌說:

”抗戰以來,在各大戰役中,關鍵時刻,因某一部隊為儲存實力,鬧個人意氣或是派系之争,以至贻誤戰機者,已經屢見不鮮。

現在我們的同盟國在軍火方面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援。遠征軍的裝備應該說要優于倭寇,如果我們再戰敗,将何以自圓其說呢?鑒于這種情況,立煌要求中國遠征軍必須結起來,一緻對敵。這就需要各位将軍,暫且棄小嫌、全大義,在戰場上以百分之百的力量去消滅倭寇,不能分出百分之一的精力去鬧個人意見。

衛立煌接任遠征軍司令,慷慨演講,龍雲贊歎:大将風度也!

剛才立煌對諸位将軍下了保證,立煌不幹預諸位内部任何事務,包括人事和經濟等方面。同時,立煌也要求各位将軍向我保證,服從指令,一緻對外。

為取得反攻勝利,徹底消滅不共戴天的倭寇,我不得不告誡諸位将軍,倘若在中國遠征軍内,有哪一位将軍因鬧意氣或某種不正當理由而贻誤戰機,當以誤國罪論處,絕不寬貸!”

龍雲在一旁聽了,不禁暗暗贊歎:衛立煌先恩後威——恩威并施,大将風度也!他下決心支援這位儒将。

(參考資料:《中國遠征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