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作者:放豬江湖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出差甘肅天水,距離下榻酒店大約2公裡的樣子,有一片儲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酒店服務員說值得去看看,于是抽出空擋,沿着街道步行便前去了。

這片明清古民居世人稱之為“胡氏民居”,分南北兩個院子,主人是明代山西按察司副使胡來缙,北院子是其子太常寺少卿胡忻告老還鄉後所建的宅第,數百年的光陰過去,這些建築依舊挺立,被人們譽為“隴上第一民居” “西北第一民居”。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南宅子為胡來缙的私宅,始建于明神宗萬曆17年(公元1589年),距今已有420餘年的曆史。據說這片建築明、清及民國期間,曾經過數次維修,有大、小12個院落、78座單體古建築。

進入大門,甬道小徑宛如迷宮,步道錯綜相連,建築房屋高低錯落,排列有序,是典型的明代古民居建築群。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門口有兩棵高大的槐樹,如今已被列為古樹名錄,據說樹是胡來缙祖上胡國用種植,當年胡國用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平定隴右,安徽鳳陽府人胡國用就此在秦州(今天水)生根。胡來缙就出生在這片宅子的某間屋裡,出身官宦世家,胡來缙從小就舞文弄墨,嘉靖戊午年,也就是公元1558年,參加考試成為舉人,從此走上仕途,任大興知縣(今陝西定邊)後來升任山西按察副使,相當于省一級的監察部副部長,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明王朝,這樣的官吏已是大官了,這也就不難了解,為何胡氏民居如此大的規模了。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南宅子的黑漆大門面開三間,懸山頂式。“副憲第”三個大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跨過大門來到天井。天井在古代建築學上有“通天設計”之義,它向上通天,迎風納氣,向下接地,除污散穢。天井使庭院氣流循環,氣韻貫通,流暢和諧,強化了對天地陰陽之氣的溝通功能。居民以天井之地吐故納新,仿佛借氣井之喉生存延誕,成為農業中國的一個文化符号。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進入南宅子東院。橫披楷書“桂馥”二字,上款題“康熙己酉仲春”(公元1669年2月),下款題“柏嚴”。 “桂馥”指桂花濃郁的香味。桂花枝葉四季常青,花香四溢,曆來被視為家庭團圓、官運亨通、文思長進的象征。“桂馥”兩字用在這裡寓意胡氏家族德澤流芳,曆久不衰。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院子裡有一株臘梅,标牌上顯示,這臘梅也有3百年曆史,是一株古樹。或許這臘梅當年開出第一朵花時,房子的主人還是一個少年吧。

随意遊覽,一些房屋柱子或者屋檐雕刻有很多瑞獸和祥雲,層次流暢,簡潔、粗犷而又圓潤,呈現出一種自然的漂浮感與上升感,脫俗與沉穩的氣蘊,與文人氣息濃厚的明式家具風格一脈相承。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院内地面以色澤深淺不同的卵石鋪成九宮格、太極圖、太陽等圖案。第二進四合院也是明代建築,南房三間前出廊,五架梁,東西廂房略同于前院。過廊西側有一小巧玲珑的三合院,東、北兩房皆為三間,南房為一過庭,穿越過庭又與一小院相通。與前院相較,小院房屋體量較小,但精巧有勝。西側廊上作出欄杆和拱形小門,起到了分割空間及阻斷視線的作用。門窗木雕極為精細,内容多為琴棋書畫、喜鵲梅花和博古紋。雖不似前院宏偉大氣,卻多了一些雅趣和地方特有風格。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小姐閨房值得一窺,是一個二層,裡面擺放有閨床、梳妝台、小姐椅、圈椅、燈挂椅等,不用說,這裡是主人家未出嫁的女兒坐卧起居、修煉女紅、研習詩書禮儀的居所。在明代,人們把“閨房”稱作“香閨”,把未出嫁女子喚作“待字閨中”,在家規較嚴的家庭裡,閨房就是女孩子沒有出嫁前的天地,女孩子基本不能外出,甚至不能下樓,在現在我們看來,這閨房簡直就是監牢,或許正因為如此,古代女子才能修煉出溫和、平靜、柔美的美好性情吧。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胡氏北宅子胡來缙之子胡忻的府邸,始建于明代萬曆四十三年(即公元1615年),胡忻在公元1589年中進士,在山西臨汾任知縣三年,史料說胡忻為官時簡政輕刑,“廷無積案,獄無系囚”,是個有智慧有擔當的清廉官員,被人們贊譽為“北海瑞”。

胡氏第北宅子呈正方形,門向正街,門外立石獅兩隻,内有照壁,整個宅院由6個大小不同的三合院、四合院組成。東二院正庭廳樓為主要建築。廳樓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重檐二層樓閣式硬山頂磚木結構,氣勢宏偉,雍容華麗。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現存建築為一進三院,由大門、倒座、過廳、主廳樓、東西廂房、後廳等部分組成。主廳樓一樓為書房,是胡忻研讀經史、以琴會友的地方。二樓為祭祀和供奉先祖的祠堂。主廳樓形制獨特、氣勢恢宏,是北宅子整體建築的核心,檐柱間鑲嵌有雕花闌幹,有荷花、牡丹、西番蓮等不同樣式,整體雕刻精工而不顯繁缛,原彩繪雖經數百年風雨侵蝕,其色澤仍依稀可見,面對這座樓閣,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它的雍容華貴。專家稱這充分展現了明代精湛的建築技藝、精美的建築藝術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天水胡氏大宅院為何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甬道小徑宛如迷宮

胡氏民居給人的感覺是靈秀而不失豪放,它之是以吸引當地人和外地地時常來這裡參觀,我想這片民居繼承了古秦州漢唐建築的的樸素與典雅,而土牆、古槐、木樓、竹影又顯示出這裡北方民居的莊重和嚴謹,以及南方民居的輕巧和靈動,如同天水這座城市所散發的魅力,粗狂中透着細膩,氤氲着無窮韻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