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末明初的時候,在江西吉安有個村莊,村上有對年近六十的老夫妻,他們在村子的岔路口開了個豆腐店。夫妻倆平時省吃儉用,日子馬馬虎虎過得去,所缺的是身邊無兒無女。老夫妻倆生性好善,待人也誠懇,來往行人,遇到刮風下雨,行路不便,來到他屋裡,總能熱情相待。如果遇到乞讨的,他們甯願自己省下一點,也不讓來的人挨餓,後來這事感動了玉皇大帝。

老兩口在六十三歲時,生下一個男孩,取名貴兒。小孩三歲時,就已長得神采奕奕,眉清目秀,說話流利,呼爹喊娘不用人教。
老兩口自然高興萬分。貴兒五歲時就進私塾念書。他天資聰明,所念的書過目不忘,學業大有長進。沒有幾年,便能吟詩作畫。
一年三十夜晚,天下大雪。貴兒冒着寒氣,在自家大門上貼了副對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
但好巧不巧,貴兒家的對面是村裡首富曾十萬的府上,曾十萬家門後剛好種了一大片竹子。大年初一早上,曾十萬正要出門走親訪友,忽然看見貴兒家門上的那副對聯,先是感到驚訝,而後變成憤怒。心想:你這個賣豆腐的,怎敢拿我這個村首富家的竹枝打趣。
曾十萬拜訪完朋友回府,路過這裡,喝令随從叫豆腐店主出來。老夫妻倆聽到後急忙出來,一看,是不敢惹的曾十萬,顫顫巍巍說:“曾老爺,您來我家有何貴幹”
曾十萬憤怒地說:“你家這個門聯是什麼意思?此對聯為何人所寫?”老兩口不敢隐瞞,左道歉右賠禮,總算讓曾十萬順心離開了,他們又再三告誡貴兒,不要再亂寫對聯。
曾十萬回家後,想了想,這片竹林确實有點顯眼,就下令,将滿園竹子削去半截。誰知道,第二天,貴兒家的對聯上多了兩個字:“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曾十萬一看,脾氣瞬間上來了了,立即指令把竹子齊鋸掉。然而,過了一天,對聯上又各加了一個字:“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曾十萬被連番戲弄後,恨不得上門抓住貴兒教訓一頓,但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請出村裡德高望重的李老伯,裝出笑臉要老兩口送貴兒到府上會面。貴兒聽後,心不驚肉不跳,自信滿滿地說:“明天我一定去。”
第二天早飯後,貴兒稍微整理了一下,穿上竹布長衫,換了雙粗布白襪,由他父母陪同來到曾十萬府上,隻見那曾老爺穿得富貴逼人,親自接見,笑臉相迎,請到堂上坐。
曾十萬裝作客氣地說:“今天鄙人請你到此,想考你幾句,可否?”
貴兒點點頭。丞相便問:“何火無煙,何水無魚,何山無石,何女無夫?”貴兒聽罷,便脫口對答出來:“螢火無煙,井水無魚,土山無石,仙女無夫。”
曾十萬一聽十分驚奇,貴兒見他無話可說,便說:“我也有一事,請教老爺。天上多少星,地上多少人?”
曾十萬一聽啞口無言,應酬着說:“天地嘛,又不是眼前之物,何必去談天說地呢?”
貴兒又問:“好,那麼我就拿眼前的來讨教一下吧,請問眼毛有幾根?”
曾十萬被問得張口結舌,隻得支支吾吾地說:“佩服,佩服。”但不甘心,又出了一副對聯要貴兒對:“出水河蝦穿綠襖。”貴兒靈機一動,針鋒相對地說:“落湯死蟹着紅袍。”曾十萬一時羞得面紅耳赤,兩片面孔漲得比豬肝還難看。
而這個貴兒,就是永樂年間有名的才子解缙,關于他的有趣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下回咱們接着說。
注:本文系【漫談叢筆】公衆号原創内容,未經賬号授權,禁止随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