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砺行而不覺;處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譯文:身處逆境之中,好比是全身都紮着針、敷着藥,在坎坷中向前,也不知不覺的磨練了意志,培養了高尚的品行。處在順意的環境中,就好比被刀戈槍矛所包圍,不知不覺中就被摧殘了心靈,消磨了意志,使人堕落。
解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人生在世,真的是一場修行,無論周遭所遇怎樣的環境,内心應始終如一,正氣長存。
原文:掃地白雲來,才着工夫便起障;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譯文:悟道修行,就像是掃地的過程。看上去地面好像不是很髒,掃地時,借助陽光才看到原來有那麼多的灰塵,就像是萬裡晴空,一旦有風,白雲很快就出現。這也比喻悟道修行的時候,平日感覺不到自身的種種習氣秉性的所在,隻有靜下心來調息修煉的時候方才明白,原來有好多的習氣、妄念在心中,才伏住前面的妄念,後面又有新的念頭産生。在地上挖個水池且池中有水,明月當空時,就可以在水池中看到月亮。
感評:心如明鏡,常以拂之。一面明亮的鏡子,要常常的擦拭打掃才能保持幹淨;水池中有水,明月當空時,才可以在水中看到。心之境界像鏡子一樣需要常常清掃才能保持幹淨,内心的煩惱塵勞就像灰塵一樣,常常需要我們用聖賢經典的智慧去擦拭,才能保持心靈的明潔純淨。水池中有水,水面平靜,有月亮的夜晚才能看得到月亮,如果水中渾濁,水波蕩漾,即便能看到也是模糊的狀态;再者光有水池沒有水,我想怎樣也看不見明月。是以聖賢的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也是對後人的啟發。文至此處,心有所感:心如蓮花本無異,隻身紅塵似土泥。若像湖面無漣漪,本我真心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