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作者:廣州地區旅遊景區協會

什麼是“我為野生動物代言”

生物多樣性教育項目

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美國和歐洲很多國家都紛紛把生物多樣性環境素養列為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未來公民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随着生物多樣性教育頻繁地走入我們的視野,除了能夠回答“什麼是生物多樣性”之外,我們的生活又和它有着怎樣的關系?我們該如何提升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責任意識和行動力?

2021年10月,廣州動物園和粟倉大耳兔聯合開設“我為野生動物代言”生物多樣性教育項目。該項目旨在鼓勵學生由簡單的傳統遊園參觀轉變為PBL項目式深度學習,從跟随熊貓老師探索認識動物的家、找動物的特點、了解動物的喜好等過程中發掘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最後,通過設計有趣的互動遊戲來倡導公衆保護野生動物,這些原創遊戲不僅能幫助來園的廣大遊客們從互動遊戲中擷取更多的野生動物科普知識,還讓自然教育以更生動、更形象、更直覺的方式被人們了解,進而提升公衆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願。

猿來有你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本期項目主題是“猿來有你——我為長臂猿代言”,熊貓老師邀請了十多位優秀宣講員傳回廣州動物園中重新學習,以問題引導行動的PBL項目式鼓勵孩子主動學習,讓我們看到孩子們在動物保護方面更積極的思考,由此展開倡導公衆一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項目式探索。

什麼是PBL?

和傳統式學習有何不同

沒有課堂、沒有教材、也沒有考試,本期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教學和學習都以一種叫做“項目式學習”(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方式進行。項目式學習法,簡單來說就是學生通過做一個項目來達到學習目的。和傳統式學習方法相比,更有效提高學生實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col>

類型

傳統項目課

基于項目學習

課程周期

一個課程單元結束,

大概兩小時

項目為一個課程單元,

為期一周更久

學生角色

全程按引導完成創作

自主探索、查閱資料、

請教老師、設計項目方案

結果呈現

大同小異的作品

富有創造性 &amp; 實用性

的個性作品

影響力

僅停留在課堂展示

可在公衆場合進行

反複分享應用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如何在疫情期間開展

生物多樣性教育PBL項目

在疫情期間為有效保障學生健康,前期學習選擇使用具備多媒體網絡功能的線上會議工具,安全有效地将多方連接配接起來。熊貓老師首先讓學生通過前期調研,查出有關長臂猿的資料,包括它們的栖息地、食物,行為特征,以及種類分析等,線上課結束後學生們将面臨着開放性的問題,在考察之前,并不能确切的知道答案。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下一步,孩子們還需要從各自的興趣、好奇和疑問出發,通過在動物園進行現場考察、通路動物園飼養員,發現現實生活中人們容易對長臂猿造成誤解或者不了解的各種原因。大家需要在此基礎上,通過探索讨論,最終确定每個人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如果說在以前,老師的主要工作是教學生知識。現在,項目式教學更多是教他們為什麼要擷取知識,如何擷取以及怎麼運用。整個項目持續時間近兩個多月,孩子們将通過不同組别、主題進行自主探索,期間不僅會涉及到多元綜合知識應用,引入科學辯證法,最終展示階段結合藝術設計作為互動遊戲形式呈現。

A組的同學們通過學習及觀察,發現來園參觀的遊客容易忽略長臂猿的種類,是以如何快速幫助大家進行區分廣州動物園裡長臂猿種類,成為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研究方向

1.諸子皓的PBL成果

研究方向

諸子皓同學發現園區裡“白眉長臂猿”和“白頰長臂猿” 毛發特征差異明顯,同時白眉和白頰的臉譜與名字一緻,是以他計劃利用這個特征進行研究。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1.0遊戲的設計

子皓同學希望遊戲不能太難而且有趣,通過觀察到平日裡小朋友的最愛做拼圖或者畫畫填色,在設計遊戲時他先畫出白頰和白眉的臉譜,希望可以讓遊戲參與者在了解兩種長臂猿的毛發特征, 通過黏貼棉花來填充白色毛發的部分來加強不同種類的印象。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2.0遊戲的改進

第一次遊戲後,子皓同學發現需要更直接地介紹長臂猿的種類,他決定把“白眉長臂猿”和“白頰長臂猿”照片進行整理, 還補充了雌雄的毛色差別資料,分别将照片和遊戲步驟粘貼在立闆上,放在2.0版本遊戲桌旁邊展示,除了能更容易吸引遊客外,還能起到提前閱讀了解長臂猿的相關資料的作用。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 諸子皓,10歲,國小四年級

來自家長的回報

@曹女士

孩子不但學習到了動物的知識,還在學習後把知識運用在遊戲設計和實踐中。能夠鍛煉學習知識以外,更多尋找相關知識點的能力。

在實踐過程中更加注重自己的思考和動手能力培養,在現場的遊戲活動中,勇敢地與遊客交流,提高表達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了與外界交流的能力。

在遊戲結束後,進行總結,了解到不足給予改進和加強。這種活動能提升孩子的創造力和實踐力,完成實踐活動也給予孩子滿滿的成就感,更有動力去學習了,收益良多。

2.梁曦月的PBL成果

梁曦月同學在做資料整理時發現不同種類的長臂猿在毛色上都有細微的差別,如果沒有老師特别指引的話,就無法分别出來,是以她使用圖表的方式對在動物園裡的三種長臂猿的面部特征進行詳細的分析歸納。遊戲設計時,曦月先畫出不同細節的特征,并設計成可以剪貼的方式,同時為了更容易區分雄雌毛色不同的知識點,提供不同顔色的畫筆進行塗色。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第一次遊戲成功吸引了許多人參加,通過粘貼長臂猿五官以及相貌特征,塗毛色的遊戲,讓小朋友分辨出長臂猿的種類。同時曦月也發現了遊戲的問題:

1,小朋友看不懂文字,需要對每個參與活動的小朋友進行講解,忙不過來。

2,用水彩筆塗毛色耗時較長而且比較浪費。

3,小朋友先貼後塗的順序容易導緻把白眉、白須等也塗上了顔色。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曦月針對之前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

1、制作了模闆,讓參加活動的小朋友看着模闆做,節省了講解時間;

2、用蠟筆代替水彩筆,加快了塗色速度;

3、先塗毛色再貼五官和相貌特征。

經過這樣的調整,解決了第一次存在的問題,但仍有新問題:參加活動的大多數幼稚園或低年級的小朋友,大一點的孩子和大人會覺得遊戲無聊。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來自學員的反思

@ 梁曦月

10歲,國小五年級

1、經過這次活動,不僅我個人對長臂猿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通過自己設計的小遊戲,還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長臂猿;

2、兩次活動中,通過總結經驗,調整方法,最後解決問題,使我個人的能力得到提升;

3、通過活動,認識到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更希望自己能帶動其他人一起加入到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

3.何佳樂的PBL成果

何佳樂同學在動物園裡發現參觀遊客的遊客不會仔細閱讀展館前面的介紹資料,是以她決定将整合動物園現有不同種類的科普資料來開展趣味問答遊戲。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佳樂把自己平日最喜歡的玩具:扭蛋機進行改裝,把動物園科普牌上關于物種分類的各個知識點改為選擇題,并逐一寫在紙條後放入扭蛋裡面。但不巧第一次試用便發生故障,于是她靈活地把扭蛋機從投币改為搖簽模式,順利完成突如其來的意外挑戰。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2.0遊戲的反思

第一次遊戲結束,佳樂發現扭蛋玩具機無法修複,于是把家裡廢棄的紙盒進行廢物再造為:新的抽屜式盲盒扭蛋機。并根據之前回報,新增三張簡潔海報進行說明遊戲步驟說明,同時還繼續增加互動問題數量,以達到快速傳遞更多的科普知識的想法。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 何佳樂

12歲,國小六年級

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白到無論是宣講員和代言人都需要自己了解的基礎上向遊客傳達關于保護野生動物的知識,不同的是宣講員運用演講形式的直接輸出,而代言人是通過遊戲的方式讓遊客了解并運用知識。

兩種形式都能很好地進行科普傳播,我很榮幸自己有機會能成為野生動物保護隊伍的一份子,今後還希望能繼續可以參加活動。

孩子們很好奇為啥長臂猿因長長的手臂而得名,是以B組同學的研究方向是圍繞着各種長臂猿的長手臂展開,例如臂猿的手腕關節有什麼特點呢,又或者長手臂對于高空跳躍有什麼好處,又或者長臂猿日常的動作特點有哪些?

4.唐傑禦的PBL成果

唐傑禦同學在做資料收集時留意到長臂猿在樹頂進行移動的方式是高空跳躍,通過上網和廣州動物園長臂猿館的實地考察後,他發現長臂猿在跳躍時通過擺臂增加跳躍的距離。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傑禦聯想到的遊戲是通過立定跳和擺臂跳遠的不同距離,來證明長臂猿在樹頂的跳躍是通過擺臂增加距離的。而且在活動前還考慮到可能出現遊客不願意配合立定跳遠,為提升參加遊戲熱情,他還決定設計了T恤和明信片作為獎品。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雖然遊戲提供的獎品豐富,仍然遇到最大的問題是遊客不太想來玩遊戲。針對這個問題,他的解決方法是通過努力介紹遊戲内容來提高大家的了解。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 唐傑禦

12歲,初一中學生

a、學習了長臂猿的知識

b、知道了如何向小朋友溝通

c、向小朋友宣傳保護長臂猿

5.黃晴岚的PBL成果

黃晴岚同學對長臂猿在行動時像空中超人一般輕松又高效樹間攀行的原理十分好奇。人類也可以通過訓練做杠上動作,其他動物也可以攀行,但為什麼長臂猿做得特别出色?

晴岚決定用圍繞三個因素來設計遊戲。長度與力量的遊戲工作比較容易找到,而長臂猿如萬向輪一般的肘關節卻不太好呈現。最後,她找到了宜家木頭人來配合盡心簡單的講解關節旋轉度,并通過讓小朋友用跳繩套木頭人,通過可調節長度的跳繩與甩動力量的大小來解釋了三個擺動原理。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晴岚發現雖然知識内容講清楚了,但因缺少娛樂性導緻遊戲吸引力不足。在第二次增設了”跳格子”互動,并把講解提煉出來的知識點與跳格子配對的方式來增加趣味性。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 黃晴岚

11歲,國小五年級

1、來動物園的基本都是孩子,他們對學習的需求與大人不一樣,不能隻是說教。應該用形式去吸引孩子過來,寓教于玩,不僅學得快樂,也記得牢固;

2、代言人很考驗人的情商,遇到很小很小的小朋友,除了設計遊戲外,還要想更多有趣的語言來配合他們的學習特點;有些大孩子雖然了解能力強,卻又特别沒耐心,不僅不聽指揮還各種搗亂,這種情況,就需要要極高的耐心和引導力,去應付他們。

6.馬茂陽的PBL成果

馬茂陽同學在前期通過百度搜集長臂猿的各種習性,如長臂猿怎樣社交,後來發現長臂猿日常動作十分有趣,于是聯想邀請遊客進行模仿動作的遊戲。

在第一次遊戲時,茂陽發現了幾個問題:

1、獎品多,用抽獎容易不公平,導緻兌換時間太長;

2、采用視訊講解容易産生依賴,無法讓小朋友了解;

3、多人競争時十分擁擠,隻有一套道具現場混亂;

4、布置場地花費時間過長,影響了實踐程序的分析。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根據第一次的總結,茂陽想出了解決方案:

1、提供價值相近的獎品,便于遊客按喜好選擇;

2、提前背熟講解詞,同時準備好知識小卡片;

3、将棋盤的格子适當畫大一點,優化流程;

4、準備兩套以上遊戲道具,采取單人問答的方式;

5、在活動正式開始前提前布置好場地。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 馬茂陽

從這次活動中,我學會了關于長臂猿的各種知識,明白了如何保護長臂猿,還學會了怎麼和小朋友溝通,加入到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

7.林菀欣的PBL成果

林菀欣同學最初想讓遊客了解有關長臂猿個體(小黑)背後的感人故事 ,在設計遊戲時發現缺乏互動性,最終修改方向為介紹長臂猿的“腕關節”。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菀欣設計了一個很簡單的遊戲,就是将用麻繩綁兩條雪糕棒,使雪糕棒可以轉動,讓遊客感受270度的角度來描述球窩關節的特别之處。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第一次遊戲中菀欣認為簡單的遊戲以及陳述卻遇到聽不懂的情況,加上海報裡面的專業術語也難向遊客進行解釋。遊戲結束後,她發現在設計時因忽略了主要遊客群體的調查,于是對原有設計進行了改進,增加互動的對比直覺展示,更容易讓小孩子輕松地了解遊戲目的,如擺動角度等數學概念。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 林菀欣

與宣講員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宣講員隻需要收集材料,變成自己的語言,将科普類的資訊傳達給遊客,而代言人更多的是加入自己的思考,怎麼樣的遊戲設計能讓遊客,特别是小遊客更容易接受,體驗的感覺更好。

和宣講員相比,這一次代言人活動,更鍛煉了我和人交流的能力,兩次活動來看,我要面對的不僅是小遊客,也有家長,有些家長會提出一些問題,其中也有我前期沒有收集到的知識,我想我以後還要繼續提高學習的能力,應變的能力。

來自熊貓老師的點評

此次生物多樣性教育的主題學習不僅使學生真正地學到了知識、提升各種技能,還能更好地開拓學生的視野,鍛煉操作能力、交際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真正地使學生适應了社會發展的需求。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不再局限于課堂和書本,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通過小小宣講員再度回歸,以問題引導行動的模式鼓勵其主動學習,讓我們看到孩子們在動物保護方面更積極的思考,以自身行動向公衆展示更多本土動物的生存環境、關注生物多樣性話題。

孩子的觀點

世界的起點

回顧 | 生物多樣性教育,從遊戲設計開始(上)

無論外界情況如何,我們永遠可以選擇用最小行動,讓自己、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從以往的公開宣講,到現在的創新思維項目,我們一直努力幫助孩子們進行獨立思考。

課程不斷疊代,不斷成長,收獲大于付出。在課程中,我們見識到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孩子,你們的創意,你們的成長,你們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