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8年12月,梵高在和高更居住了兩個月後,将自己的左耳割了下來,包在報紙裡送給了一個19歲的妓女。
割耳時間後,二人分道揚镳。他先是住在一間普通的醫院裡,弟弟提奧專門來到阿爾給與他護理和治療,漸漸的梵高的病情開始好轉,也開始畫畫了。
這位醫生,叫雷,是梵高的主治醫生。雷醫生在阿爾的醫院裡專門負責治療梵高的治療。他對梵高特别好,為了幫助梵高恢複,他鼓勵梵高繼續創作。但是,梵高每次回去黃房子,途中都受到孩子的攻擊和圍觀,他就和太太親自去黃房子,将梵高的畫框和畫家都拿回來了。他的特殊照顧和支援,讓梵高非常感動。
雷醫生1930年寫的一封信 信中畫出了梵高被割掉的耳朵
梵高每天象孩子依戀父親般的跟随着他,不肯離開。後來梵高為了報答他,執意要送他這幅畫像,他出于保護病人感情的原因接受下來,後來這幅畫居然被他放進了雞窩做擋闆。好在,梵高成名後,他的家人從雞窩裡找到了這張畫,盡管有了破損,但還是為他的家人帶來了意外的收益。
雷醫師畫像 1889 莫斯科普希金美術館
1889年3月,病情好轉的梵高,可以自由回去,但是在街上總是受到一些孩子的騷擾圍觀,他們甚至用石子打梵高,他表現出憤怒的情緒,阿爾的居民聯名向市長請願再次将文森特送進醫院。後來,警察查封了黃房子和所有的畫作,與此同時,傳來了弟弟提奧結婚的消息。在這樣的形勢下,梵高主動要求,住進精神病院。其實,這個時候,他完全可以和提奧一起住,但是,他為了不拖累新婚的弟弟,1889年5月毅然住進了這個聖雷米精神病院。
當時的精神病院,治療條件是很差的。很多病人要穿着沉重的緊身衣,被限制活動,醫院裡沒有廣播報紙、不能自由出入、不允許私自聊天。
因為愛他,弟弟提奧給梵高開了兩個房間,一個房間可以看到花園,另一個房間作為畫室。當時梵高就從這個窗子裡向外看風景,在這裡,梵高比較自由,可以畫畫,但仍然可以從他的畫作裡,感到寂寞和孤獨。
現在精神病醫院的後院,是一片薰衣草。而當時花園裡,有非常多的鸢尾花。
精神病院現在的庭院,鮮花盛開,五顔六色,但當時梵高看到的花園是怎樣的呢?
看得出來,梵高畫的花園,沒有五顔六色的花卉,樹枝上也空空蕩蕩,說明他在的季節是冬天,而他當時的心情也是比較灰暗。從梵高的畫和現在醫院花園的照片對比,我們驚訝的發現,已經過去100年了,醫院并沒有什麼變化。
這是梵高成名後的醫院照片。
此時,已經有梵高的雕像立在花園中了。
梵高 在聖保羅醫院的花園的石凳
這個庭院裡,有一些石凳和大樹,都還和梵高的畫,一模一樣。
修路者1889 私人收藏
梵高《聖保羅醫院裡花園的噴泉》
現在的病房裡,牆上都挂着梵高的畫,那一幅大的自畫像,并不是梵高的作品,應該是後人創作作品。
拐角處還有梵高的頭像雕塑。
樓道兩邊,都有梵高的畫,我自己瞎琢磨,看着他的畫的病人,是會治愈呢,還是會和梵高一樣,更加瘋呢?
這是當時梵高畫的精神病院内部,我們看見,這裡沒有隔牆的房間,都是一些簾子簡單的隔開病人,條件相當簡陋。
這裡不能看報紙,聽廣播,這些規定都是為了避免病人受到刺激,也是是以,這裡變得更加沉悶和壓抑。
這個拱門,是醫院建築的特色,梵高在醫院裡,仍然勤奮的創作,身為囚徒,隻能在這個很小的範圍内畫畫,是以,醫院周圍的景色,他畫了很多很多個角度和版本。
聖保羅醫院走廊 1889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這是梵高記錄的醫院門廳。
在這樣狹小的空間,和很多病人在一起,梵高越來越憂郁,也非常緊張。他畫的《聖-保羅醫院的病人》,看得出來,他在極度緊張和煩悶中,故意破壞了畫面,最後這張畫裡的面孔級顯得格外詭異和恐怖。
《悲痛的老人》也是他在這裡畫的,這是一個病友,老人的樣子很悲傷難過。
這是梵高的臨摹作品,臨摹的是古斯塔夫·多雷的《囚徒放風》。顯然,梵高的這種生活,就是囚徒的生活。
這個階段,梵高臨摹了很多和高更一起畫過的畫,她寫了很多信給高更,希望挽回這段絕望的感情。
自畫像 1889 巴黎奧賽美術館
漸漸的,梵高好轉了一些,梵高把這副自畫像看作自己神志正常的标志。在寫給提奧的信中他說:我希望你能看出我面孔比過去平靜得多了,盡管在我自己看來我的神色比以前茫然呆滞了些。我帶有另外一幅,那是我在病中試着畫的,不過我覺得你會更喜歡這一幅,我在創作這幅畫時有意畫得簡約質樸些。等你見到老畢沙羅時,把這幅畫給他看看。
花瓶裡的紫色鳶尾花 1890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梵高在聖雷米病院中最初畫了很多張花或植物,其中最出色的是鸢尾花。整個畫面構圖以相同形狀的花、相同形狀的葉子、相同的顔色反複出現來表現百花盛開的令人眼花缭亂的情景。
梵高 鸢尾花
1988年,這幅畫拍賣時賣出了5300萬美元的高價,這事為現代美術家的成功定下了新的标準。公衆又一次面對着一幅不可捉摸的繪畫作品,其價值的高低竟然靠拍賣時的竟價大戰來決定,其利潤的獲得者竟然是跟這件作品的創作毫不相幹的人。
土黃瓶鳶尾花 1890 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美術館
這個階段,梵高畫了很多美麗的鸢尾花。
1889年6月,他繪制了很多絲柏樹,7月,在通路阿爾回來後梵高外出作畫時又發病了。有段時間他不省人事,這次發病使他的記憶受到了損失。
天空下的柏樹 1890 荷蘭國立沃特羅庫勒慕勒美術館
這個時期,柏樹似乎取代了他心愛的主題——向日葵。在給提奧的信中,凡·高這樣寫道:“這些柏樹總萦繞在我的腦子裡,我真想像畫向日葵那樣把它們畫出來。因為我奇怪,至今竟沒有一件作品,表現出我心目中的柏樹。它們宛若黑色的音符,跳躍在陽光明媚的風景中。這些黑色音符既富于神韻,卻又極其難以演奏好……。”
星夜 1889 紐約現代美術館
《星光燦爛的夜空》也許是梵高最有名的畫作。獨特的風格讓人一眼就可以認出是凡·高的作品,這幅作品并不是虛構的,照片上就是這個片區的房子。
照片上正中間的尖頂教堂,就是梵高畫面中的教堂。
一個美國的歌手,唐·麥克林深情的為梵高創作了《文森特》這首歌。歌曲就取材于梵高的名畫《The Starry Night》(星夜),當然在唐·麥克林那輕柔的歌聲中你也許已經無法将它聯想到聖雷米精神病院,在幾近透明的木吉它和不加修飾的歌聲裡,你所能想到的也許隻有一片點綴着瑩瑩星光的夜空,而絕對不會回想起在那幅畫作問世13個月之後的那一聲槍響,而是否每當一種甯靜純粹到絕對的程度時,也往往意味着另一種驚天動地的燥動也将随之而來,就如同梵高的悲劇一樣。
午睡 1889-1890 巴黎奧賽美術館
8-10月,他又恢複作畫。開始臨摹米勒、倫勃朗和居斯塔夫·多雷的作品。這就是他臨摹米勒的《午歇》,米勒是梵高的精神偶像,在臨摹他的作品過程中,梵高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是以畫面比原作更燦爛。這個過程他也為了消除在醫院裡的壓抑情緒。此時,他在給提奧的信中說自己想回到北方去,也許,他在這裡太難過了。12月,再次發病,吞下顔料想毒死自己。
溝壑 1889 美國麻州波士頓美術館
梵高作品《峽谷》下面隐藏的另外一幅描繪野生植物的油畫。梵高美術館就梵高畫中有畫的經過推測認為,由于在巴黎的提奧沒有及時向療養院裡的哥哥梵高寄送繪畫材料,梵高手頭沒有畫布,是以才不得已在已經完成的畫作上創作另外一幅油畫。
這幅畫的X光透視圖,右面的畫,就是藏在畫面裡的畫。可以想象,當時梵高在醫院裡的創作激情多麼強烈,沒有畫布,在另外一張畫上重新再畫一層,他不願意在醫院裡沉淪和耗費時光。而此事也讓我們發現了一個未來即将發生的事情的信号,就是提奧的經濟,開始出現問題。這也是導緻梵高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
阿爾的紅色葡萄園 1888 莫斯科普希金美術館
1890年1月,在布魯塞爾的“二十人展覽會”上,梵高的《紅色的葡萄園》被烏傑努·保休所購買,這是他在世時得以出售的唯一的一幅作品,據說是450法郎。3月,巴黎的獨立派畫展上,梵高也有畫參展,很多畫家對他的作品做出極高的評價。提奧第一次感受到,社會對哥哥的認可,他非常高興。
畢紗羅說:梵高在藝術家之間獲得了真正的成功。
莫奈說:梵高的畫是整個畫展中最出色的作品。
高更說:梵高的畫在這次畫展中最受歡迎,我願意用我的畫來跟你交換。
也正是這幅畫,讓梵高脫離了精神病醫院的夢魇,他拿着450法郎跑到醫生那裡,告訴他,我有收入了,我也好了,我要用這個錢離開這裡,找一個更好的地方休養。醫生在征求了提奧的意見後,同意了。梵高此時興奮得像個孩子,他終于可以離開這個地獄般的地方,可以自由的呼吸空氣,自由的畫畫了。
其實,梵高并不是死于精神病院,反而是在奧維爾休養的時候自殺的。他的病情在逐漸好轉,他也在奧維爾找到了一個了解他并支援繪畫的醫生,加歇醫生。但是,這個階段也是梵高最需要支援的階段,但不巧,此時弟弟陷入了經濟危機,是以,可以說,梵高最後并不是死于精神病,而是死于絕望和親情。換句話說,他不想在做弟弟的累贅了。
梵高在精神病院裡創作出曠世名作《星光燦爛的夜空》《鸢尾花》,我們能夠看見,他作品中的激情和希望,即使在那麼壓抑的環境下,梵高依舊保持着旺盛的創作激情,這也是大師超常的生命力和愛的展現。
這是一個奇迹,梵高是一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