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書信·音頻丨英雄院長張定宇:我家境不好,她說相信愛情

作者: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淩文秀程琳:昨天晚上睡覺的時候聽法語錄音帶不知怎麼突然出現你和我在漢口火車站分離的情景你站在站台上孤零零地流淚我的夫妻我的心都碎了來到這遙遠的地方我真的有些不适應要是有你在一起或許會好很多很多1998年2月14日淩晨程琳:剛才看到法國電視二台的一個節目有一位55歲的歌手談到改變他生活的一次相遇是遇見他的妻子引起了我的共鳴改變我的生活的一次相遇又何嘗不是遇見我的妻子你寬容、善良,和你在一起是多麼幸福啊1997年,張定宇34歲,妻子程琳29歲。當時張定宇想開拓一下視野,選擇去阿爾及利亞援外,做無國界醫生。援外兩年,他們夫妻倆也兩年沒見過面。這兩封信就是張定宇援外期間寫給妻子程琳的。當時張定宇天天讀法文,兩套教材,包括課後題全部做完。哪怕别人覺得那是一件很苦的差事,張定宇卻覺得不應該把它當成一件很苦的差事來做,它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的機會,是對自己曆練的一個過程。但還是覺得離開夫妻,挺痛苦的。妻子程琳是一名護士。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張定宇一見鐘情。他回憶說,妻子當時看上去非常甜美,他特别喜歡。戀愛時,倆人聽完演唱會去散步。“當時可能走了七八公裡、上十公裡,但卻不覺得累。”張定宇家庭條件一般,大學剛畢業父親就去世了。戀愛時,程琳擔心家人反對,有過思想鬥争,但最終陳琳說“讓這些都見鬼去吧,我選擇相信愛情。”2018年,張定宇确診患上漸凍症。有時候,兩個人會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相對流淚。談到這段經曆時,張定宇回母校華中科大做報告時,曾說:“大家都會關心,你難不難受,實際上我一睜眼就會和這個疾病作鬥争,因為他會有肉跳,就是自主的神經抽搐。第二個,我晚上會抽筋,抽筋是非常痛的。”如今,張定宇罹患漸凍症4年,在央視《朗讀者》第三季節目中,聊起病情時,張定宇一副樂呵呵的樣子,他說,“我現在精神狀态很好,好像這一時半會兒死不了。”張定宇常開玩笑說:“以後肯定有音頻軟體,我打幾個字出來,它就會是我說話的聲音。”而妻子程琳也堅定地跟張定宇保證:“放心,我會照顧你。”結婚馬上三十年,張定宇說,“我從來沒覺得她老過,我總覺得她還像小女孩一樣,蠻可愛的。”他說,妻子程琳的笑聲每次都能打動他。而妻子陳琳幾十年來,也一直崇拜着他。很多人認識張定宇是在2019年年底武漢那場新冠疫情。當時,張定宇是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12月29日,首批患者轉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這家傳染病專科醫院一時成為“疫情的風暴之眼”和“離炮火最近”的戰場。當時,醫院門口排着長隊、醫院内醫療物資告急、連軸轉的醫護人員精疲力竭⋯⋯張定宇帶着醫院員工門迅速隔離病患、開辟專門病區、完成清潔消毒、緊急調配裝置物資人員⋯⋯那段時間,張定宇每天都要忙到淩晨,好幾個夜晚,淩晨兩點剛躺下,四五點又起來繼續工作。他曾經因為擔心影響醫護人員的工作和情緒而說是“膝關節不好”。疫情期間,因擔心在工作中失去禮節,他才自曝了跛行殘疾的原因——2018年他就被确診患上罕見絕症漸凍症。對此,張定宇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幫助到更多家庭。”武漢疫情期間,妻子程琳确診新冠肺炎,住在另一家醫院的重症監護病房治療。妻子住院期間,張定宇分身乏術,隻去看過妻子一次。出院後,程琳作為康複者自願捐捐血漿,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張定宇率領金銀潭醫院600多名醫護,在援鄂醫療隊的幫助下,救治2800餘名患者,其中不少是重症、危重症患者。張定宇回母校華中科大做報告時,張定宇說過一段令人動容的話,他說,“在大瘟疫肆虐的時刻,用自己這一副殘缺的身體燃燒出的微弱之光,療愈世間的傷痛。”今年7月份上映的國産電影《中國醫生》中,張涵予飾演的醫院院長,就是以張定宇為人物原型。2020年9月8日,張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号獎章。張定宇說,“這種高光時刻隻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我們心裡非常平靜,我們兩口子是放在人群裡都找不到的。”不管是榮譽加身,還是罹患病症,張定宇一直與妻子、與家人過着溫情的小日子。如今,他依然會跟妻子去看電影,一起出門散散步、喝喝茶。張定宇說,“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看看美景。挺好。”妻子程琳用席慕蓉一首詩《點着燈的家》回應張定宇:其實我們所求何其卑微人生一世輾轉天涯想保有的不過就是像這樣一小間的點着燈的房子一小間的點着燈的家主播/後期剪輯:朱若彤值班主編:王娟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百年書信·音頻丨英雄院長張定宇:我家境不好,她說相信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