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活實錄:兒童病房裡的陪床媽媽

作者:齊魯壹點
生活實錄:兒童病房裡的陪床媽媽

<b>文|王秋女</b>

兒童醫院的病房,總是比其他病房要熱鬧許多,即便現在因為疫情,每位病人隻允許留一位家屬陪伴,但這間三人病房内還是喧鬧不已。病中的小孩愛哭愛鬧,吃藥要哭,抽血要哭,連做個霧化有時也要哭鬧一番……尤其是打點滴,那是肯定要哭的,這哭聲從護士小姐姐一推車進門就開始條件反射地響起來,而且恐懼是會傳染的,隻要一個哭了,病房裡其他兩個孩子想着大概下一個就要輪到自己打針了,癟了癟嘴,突然哇一聲也跟着哭起來了。

偏偏我們隔壁2床的媽媽電話還特别多,雖然她盡量到病房外接電話,但孩子才兩歲,又在病中,要随時照料,離不開人,是以還是經常會在病房裡接電話。隻見她邊接電話邊拿出放在口袋裡的紙筆,嘴裡重複着記下來:“雞精3包,白醋2瓶,玫瑰醋4瓶……”“豆瓣醬5盒,味極鮮醬油6瓶,醬油3瓶,醬油2瓶……”聽得出大概是做調料批發的生意。

我被她念叨得心煩,孩子生病,本就心急如焚,又是疫情期,一住院進來就出不去,一天24小時困在病房裡,還嫌病房不夠吵啊,電話接個沒完。剛想出聲阻止,但轉念一想,人家也許就是靠批發調料維持生活的,如今孩子生病,處處要花錢,這生意更是不能停。

生活實錄:兒童病房裡的陪床媽媽

一天24小時呆在一個房間裡,住了幾天,三個孩子很快熟悉起來,三個媽媽也聊起天來。2床媽媽說他們夫妻在下面縣城的食品批發市場裡開了間小店,做調料批發生意。她有兩個孩子,生病的這個是二寶,前段時間孩子老是喊頭疼,有時還嘔吐,去當地醫院看病,開始一直沒查出病因,後來說腦子裡長了個惡性良性腫瘤,良性惡性不好判斷,醫生建議來省城的兒童醫院看,夫妻倆就抱着孩子過來了。到了這裡後,在老家醫院做過的檢查這邊全都不認,每一項都要重新做過,現在這些檢查多貴啊!

“唉,你說進了醫院,這錢怎麼就不是錢了?而且住進來也小半個月了,檢查不知道做了多少,病因還是沒查清……”她絮絮地跟我們訴苦,我們也跟着歎氣,不知道該如何勸慰。她家孩子隻參加了最基礎的新農合,來省城三甲醫院看病住院,報帳的比例低,而且有些檢查和進口藥物都得自費,這顯然是很大一筆負擔。聽平時接聽電話的内容也聽得出,雖說是做調料批發生意,但不過都是些小飯館這家幾瓶那家幾瓶的小生意。

正聊着,醫生進來了,跟她商量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建議最好還是再做一次基因檢測,看能不能進一步明确病因,她忙不疊地答應着。基因檢測是要找外面的公司來做的,完全自費。醫生一走,她臉上的憂色更重了,給之前做過基因檢測的那家公司業務員打電話,讨價還價一番後,對方答應給她打個8折,但即便打8折,還是要4800元的檢測費。4800元,我在心裡計算着,這要賣多少瓶醬油醋才能賺回來啊。

生活實錄:兒童病房裡的陪床媽媽

我家孩子得的是肺炎,平時都是我媽和婆婆幫忙帶孩子,現在孩子住院隻能留一個人陪床,家裡人想着生病的孩子最需要的還是媽媽,是以讨論後一緻推舉我來陪床,我自然是責無旁貸。但我實在沒有帶孩子的經驗,加上病中的孩子又容易鬧脾氣,每天我都忙得焦頭爛額還顧此失彼,接近崩潰的邊緣。每次看我手忙腳亂時,2床的媽媽就會主動過來,幫着哄一下哭鬧的孩子,或幫着喂喂藥、打瓶開水……我既感激又佩服,實在無法想象自己如果也像她一樣,孩子腦裡長了惡性良性腫瘤,還能如此鎮靜地照顧孩子,處理生意上的事,甚至還熱心地幫助病友。

這天上午查房過後,醫生示意她出去一下。雖然是站在走廊上談話,但我家孩子的病床靠着門口,能很清晰地聽到外面的說話聲。醫生說基因檢測結果出來了,高度懷疑是惡性,很難通過藥物抑制或依靠自體吸收,建議做開顱手術。醫生說完後,她沉默了很久,接下來我聽到低低的抽泣聲。似乎又過了很久,才聽到她聲音幹澀地問醫生,能不能不做開顱手術,先保守治療?醫生大概是等得久了,壓着不耐,淡淡地回答:“我們沒法替你拿主意,要你們家屬自己商量。”于是又聽到她問醫生,能不能讓她丈夫趕過來商量。醫生說,現在是疫情期間,你丈夫即便是趕過來,也進不來,你們還是電話裡商量吧。說着,又安慰了幾句,走了。

走廊上又傳來抽泣聲,比剛才略大聲一些……但沒多久,一陣刺耳的手機鈴聲打斷了那哭聲。

然後,我聽見她接起電話,像往常一樣,平淡而機械地重複着:“牛油麻辣火鍋底料100包,清湯火鍋底料50包,花椒油20瓶,芝麻油40瓶……”

病房裡一片靜默,連一貫吵吵嚷嚷的三個小病人也很安靜。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生活實錄:兒童病房裡的陪床媽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