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遼甯省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展示:錦州皮影“大影窗”“大嗓門”

作者:北鬥融媒

與淩源皮影戲、岫岩皮影戲的藝術風格有所不同,錦州皮影戲有其獨特的絕活,比如“布景絕”“雕刻絕”“武打絕”。在影人制作以及表演方面呈現出“大影窗”“大影人”“大嗓門”以及“多機關”“多材料”“多面手”的特點。錦州皮影戲的演唱風格與皮影雕刻工藝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遼甯省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展示:錦州皮影“大影窗”“大嗓門”

錦州皮影戲演出。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日前公布,我省有9個項目入選,其中包括錦州皮影戲。

錦州皮影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皮影戲由關内傳入,将唐山影調戲與當地影調戲相融合,外地皮影戲藝人在此傳藝收徒,以此為業,凡農閑、慶豐、廟會、節日,均有皮影戲表演活動。清末,錦州地區成立了多家皮影戲社團,皮影戲演出活動頻繁,搭班唱戲藝人不斷增多,逐漸形成具有遼西風格的錦州皮影戲。新中國成立後,皮影藝術在錦州遍地開花,比較有影響力的皮影戲班大約有十多個,唱皮影戲的藝人百餘名。2021年,錦州皮影戲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經過長期的演出實踐,錦州皮影戲逐漸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區皮影戲的藝術風格,其特征可以概括為“三大”“三多”“三絕”。所謂“三大”是指“大影窗”“大影人”“大嗓門”。較之其他地區的皮影戲班,錦州皮影戲班所使用的影窗、影人尺寸要比其他地區皮影戲大許多,影窗高四尺,長一丈二,影人長約一尺八寸。“大嗓門”是指錦州皮影戲的唱腔别具一格,皮影戲藝人演唱時不用小嗓,而是用本嗓真聲,高亢嘹亮,字正腔圓,大方自然,聽起來有酣暢淋漓之感。錦州皮影戲的唱詞、道白朗朗上口,曲調動人,故事情節生動,具有易于傳唱的特點。錦州皮影戲唱腔包括硬轍、七字句、十字句、三趕七、五字錦以及快闆、慢闆、流水闆、大悲調等。在表演程式上講究唱、念、做、打,在演出分工上,分為拿、貼、打、拉、唱五種。錦州皮影戲行當分為生、小、大、淨、醜。

錦州皮影戲的“三多”是指“多面手”“多機關”“多材料”。錦州皮影戲藝人有以一當十的本領,一個人既唱皮影戲,又能操縱影人進行表演,還能手持樂器打鼓伴奏。“多機關”是指錦州皮影戲的影人設計精妙,一身多頭,設有巧妙的機關,影人可以變臉表演。錦州皮影藝人制作皮影也是不拘一格,除了用驢皮,鋼紙、照相底闆等皆可信手拈來,自如地運用綜合材料。雕刻刀法細膩精湛,色彩活潑典雅,各行當臉譜分明,具有濃重的地域文化特色。

錦州皮影戲的“三絕”是指“武打絕”“布景絕”“雕刻絕”。錦州皮影藝人表演的“飛刀耍槍”“金雞獨立”等武打動作在業内堪稱一絕。“水流魚遊”“荷花綻放”等布景設計則突破了靜态的布景局限,讓皮影表演有了動态感。錦州皮影戲所使用的皮影造型靈動,在皮影雕刻中借鑒剪紙、木刻、版畫等藝術形式,镂雕玲珑,刀功細緻,連影人頭飾上的“絨球”都刻得絲毫畢現,被稱為“镌花絨球”。錦州皮影戲的影卷多為曆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楊家将》《嶽飛傳》《雪蓮與筆架山》《寶塔鎮孽龍》等。是以,具有一定的曆史文化價值。

錦州曆史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豐富。根植這方水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世代相承。為推介非遺項目,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展現傳承保護的成果,錦州市群衆藝術館(錦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通過微信公衆号平台“錦州群衆文化”推出了“錦州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賞析”欄目,以項目介紹、作品展示等方式進行線上推送,友善群衆了解錦州非遺項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