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有心靈自我回歸,方可心生一樹繁花

作者:初峰
唯有心靈自我回歸,方可心生一樹繁花

作者:楚風

人因欲望而生,這一生又被欲望所牽引,人生本就是一段被欲望牽引的旅程。

可是,我們忙忙碌碌,披星戴月、追尋一生的意義又何在呢?

有時,夜深人靜的夜晚,我打開電腦想寫點啥的時候,也經自問“寫這些有什麼意義呢?”

敲下第一個字時,我想“我很會寫,有粉絲喜歡我的文字,我也能擷取内心的安甯,一舉兩得,是以必須繼續,這一小時的碼字時光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網際網路時代,如粘在手的智能手機,讓我們擷取資訊的管道擴充,生活變得更便捷有趣。

自媒體的大發展,确實讓我們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其實,寫作本身就是自我回歸,可以更好地審視自我,擷取内心的安足,在讀者的回報中産生共鳴。這種感覺,隻有過來人方可體味。

确實,人需要适時回歸一下自我,這樣方可心生繁花!

唯有心靈自我回歸,方可心生一樹繁花

1.回歸安靜,心如一朵蓮

有時候,我們走進深山老林,會感覺有一種來自心底的力量,不由自主想停下來,去聆聽水流、鳥鳴,或尋找空靈與寂靜。

确實,遠離喧嚣的城市生活,我們需要去清空心靈,放飛自我,還一個快樂清淨的自我。

很多次,我們拼死拼活追尋了一遭,到頭來卻隻落個“水中月”或“鏡中花”。

在人間,本沒有清靜之地,唯有心生一朵禅意之蓮,方可還給自我一個清淨之心。

其實,人活的就是心境,更需心靜,而歸于心淨。

電視劇《濟公遊記》插曲《心與蓮花随》的歌詞“昨天是你,今天是我, 明天又是誰?來來去去,起起落落, 妄心生煩惱。”

歌詞中蘊藏了佛法的内涵,看似平直,仔細讀來,卻涵蓋佛法"真實"之意。

佛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靜的蓮花。不管人間有多少苦難,多少坎坷,蓮花盛開的地方,總是雲淡風輕,歲月染香。

隻有心若蓮花,具沉靜之眼,平靜之心,我們的人生才可一路芬芳。

要想回歸平靜,就要心似蓮花開。

蓮花,讓人萬慮全消,平息内心的浮躁,使人歸于安甯、平靜。

唯有心靈自我回歸,方可心生一樹繁花

2.回歸善雅,心若有芝蘭

人間紛繁,世事複雜。總想執守己心,活得淡雅從容。

可有時候,很難逃脫世俗的熏染,心底原住的善良和高雅,會受到沖刷。

其實,當惡意淹沒了人性情感,看着餘存的善良泯于塵埃,成為加害者或受害者時。

心中就會升起莫名的悲哀,我能做什麼呢?我所能做的隻能是歎息。

誠然,我們都需要一次徹底的回歸,更需要用蘭花的高雅品性來慰藉、熨燙心靈。

逐褪殘陽,就陪着堅強度夜;遭遇挫折,便笑對悲傷彷徨,啥都不能阻止我們逐夢的腳步,也不能抹去人性的善良。

有詩為證““芝蘭生于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

蘭花與草木為伍,不與群芳争豔,不畏霜雪欺淩,堅韌不拔的剛毅氣質給人以啟迪。

蘭花于我,就是自我志趣與本真的堅守。把自己活成自己,做到與世無争,也是一種境界。

要想回歸善雅,那就讓芝蘭入心扉吧!

唯有心靈自我回歸,方可心生一樹繁花

3.回歸高潔,胸藏傲梅花

有時候,日子過得很疲憊,仿佛眼前都是荊棘和黑洞,被磨去了棱角和铠甲,變成了一個俗人。

原來,那些彈琴、寫詩,自命不凡,還有點假清高的影子再也不見。

也知道,沒有人不辛苦,隻是有人不喊疼,疼痛可以淹沒一切的高雅和清高。

但是,還是期盼一次高潔品性的回歸,而藏一朵胸中之梅,這何其重要!

總想洗去歲月淤積的塵迹,用一個清澈純淨的靈魂示人。

面對眼前的峭壁凹凸,隻能趁着冬雪去慰藉靈魂,那一朵寒梅成為自我的回歸,更想成為一羽箭簇,射向那與生俱來的高傲。

憤慨于自己的才情淺薄,更難過于自己文峰骨架的單薄,多想讓這稚嫩的文字化作朵朵梅花,去暈染朋友們的聖潔、高雅。

惟願心中之梅給困苦以阻擊,給生命以色澤,給靈魂以牽引。

在私欲翻滾的當下,隻有那傲雪寒梅可以成為一盞明燈,彰顯出生命的砺韌和铿锵,成為歲月深處最美的回聲。

我們需要梅的高傲回歸,來把生活的每個細節打磨成聖潔,用平常心去看待挫折與感傷,并讀懂生命的真谛。

我想借用梅花的霓裳,來呈現人類靈魂的回歸和清影。

願我的文字能像一朵寒梅,給予你一次不遺餘力的诠釋和回歸。

唯有心靈自我回歸,方可心生一樹繁花

醉看人間沉浮事,燈火閑坐悟回歸。何須更問人間事,隻此一文論回歸。

晴冬蘊暖,人間燈火闌珊。願我的詩情别句,能讓你安然無恙,許你一樹繁花。

您的點贊、收藏、評論是對老楚最大的支援!喜歡老楚拽文就關注我吧!

楚風寫于2021年12月6日晚22:00酒後微醺。

繼續閱讀